国内首个抗肿瘤新药MDM2-p53抑制剂进入临床
7月18日,江苏亚盛医药宣布旗下抗肿瘤1类新药MDM2-p53抑制剂APG-115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批准进入中国临床。据悉,这是APG-115继2016年6月获得美国FDA临床批准之后取得的又一重大进展,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国内首个进入临床的MDM2-p53抑制剂。
据悉,APG-115为口服有效、高度选择性靶向MDM2-p53蛋白相互作用的小分子抑制剂。p53基因是最广泛研究的肿瘤抑制基因,p53基因的失活对肿瘤形成起重要作用,而MDM2是p53的一个最重要的抑制因子,当两者结合的时候,会使p53蛋白降解,活性降低,抑癌作用减弱。以MDM2-p53为靶点设计开发全新机制的抗肿瘤药物,是当下全球肿瘤药物研发领域热点与重点之一。然而由于MDM2-p53蛋白相互作用的特殊性给小分子抑制剂的开发带来相当大的困难,导致全球该领域的在研药物屈指可数。全球针对该靶点尚未有上市药物,而国内在该领域的在研药物除APG-115外尚未见有其它报道。
亚盛医药首席科学官王少萌教授介绍,目前靶向作用于MDM2靶点的药物均处于研发阶段,进度较快的有罗氏公司的idasanutlin(RG-7388)、安进公司的AMG-232及诺华的HDM201等。与以上药物相比,APG-115具有显著的活性和给药优势。
临床前研究数据表明,APG-115对肉瘤、原发肝癌、原发胃癌等肿瘤可形成高效抑制,动物试验给药可让肿瘤组织完全消失。此外,MDM2-p53抑制剂与Bcl-2选择性抑制剂的联用可增强对肿瘤的抑制作用。已有研究2表明,联合使用MDM2-p53抑制剂及Bcl-2抑制剂相比单用两者任一药物,可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体外及体内模型中产生强效协同抗肿瘤效果。
由于MDM2-p53抑制剂为细胞周期依赖型,只有当细胞经历至少两个周期后其对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才渐显著,而Bcl-2抑制剂可去除这种依赖性,使得细胞死亡程序的动力加快。目前,罗氏公司正在开展其MDM2-p53抑制剂(idasanutlin/RG-7388)与Bcl-2抑制剂(venetoclax/ABT-199)联合用于复发或难治性AML的临床I期研究。
摘自健康时报网
同类文章排行
- EGFR 阳性 III 期不可切除肺癌治疗进展
- 阿替利珠单抗在中国获批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三周年
- 中国肺癌靶向治疗新药重要研究进展
- dostarlimab-gxly获批用于治疗dMMR复发或晚期子宫内膜癌
- retifanlimab获批用于转移性或复发性局部晚期默克尔细胞癌
- 晚期前列腺癌PSMA诊疗一体化治疗新格局
- 达拉非尼联合曲美替尼获批!BRAF V600E突变型低级别神经胶质瘤患儿迎来首个全身治疗方案
- 莫博赛替尼为EGFR ex20ins突变NSCLC患者带来生存突破
- 从T-DM1纳入医保,看HER2+乳腺癌规范化诊疗
- 腹膜转移癌拥有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