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为什么致命?科学家从果蝇身上找出延长患者生命的方法
说到癌症,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致命。然而在很多情况下,癌症致死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其实还没有明确的答案。比如,皮肤之类的非重要器官出现癌症,为什么会置人于死地?
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的生物学家David Bilder教授看来,尽管癌症转移常被医生们列为癌症致死的一个主要原因,但这并没有回答根本性的问题。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假如肿瘤转移到肺部,那么患者是死于肺衰竭,还是死于其他问题?”
研究人员们用“肿瘤伴随综合征”(paraneoplastic syndromes)来概括那些与肿瘤没有直接关系却会引起全身性表现的症状。恶病质(cachexia)就是一种典型的全身性耗竭状态,导致癌症患者越来越消瘦,即便通过静脉输注营养物质也无济于事。
Bilder教授的研究团队曾发现了一个导致恶病质的可能原因,癌细胞释放的化学物质会阻碍胰岛素的功能。除此之外,其他一些研究指出,癌细胞产生的其他物质,也可能造成其他全身性的问题,最终导致患者死亡。
在近期发表于学术期刊Developmental Cell的一项新研究中,Bilder教授团队有了新的发现:恶性肿瘤产生的一种细胞因子,会引起血脑屏障渗漏,加速死亡。
研究人员由此指出了一种新的抗癌策略——处理肿瘤的影响,而不是杀死肿瘤本身。这一策略在动物实验中获得了初步验证:阻断细胞因子对血脑屏障的破坏,可以改善患癌动物的健康,延长其生命。
值得一提的是,Bilder教授团队的发现来自于果蝇,一种听起来和人类关系相距甚远的昆虫。
利用果蝇癌症模型,研究人员发现,恶性肿瘤释放出的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会广泛激活宿主细胞的JAK-STAT信号传导,加速果蝇死亡。而STAT活性在构成血脑屏障的细胞中特别高,并引起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异常增加。
基于果蝇中发现的线索,研究人员继续在小鼠模型中进行了验证。而实验结果同样表明,肿瘤释放的IL-6也会破坏小鼠的血脑屏障。
研究人员使用IL-6受体阻滞剂阻断IL-6在血脑屏障上的活性,发现可以使患癌果蝇的寿命延长45%。
小鼠实验中也观察到了类似的结果。接受IL-6受体阻滞剂治疗后3周,75%的癌症小鼠还活着,相比之下,未治疗的癌症小鼠中只有25%存活。
但是,杀死动物的不仅仅是血脑屏障的破坏。研究人员注意到,没有肿瘤的果蝇在血脑屏障渗漏的情况下可以存活三四个星期,但当它们长有肿瘤时,血脑屏障受损后几乎立即死亡。
Bilder教授团队已经通过果蝇癌症模型找到了一些由恶性肿瘤释放的其他化学物质,可能与水肿或凝血过多等肿瘤伴随综合征症状有关。这些线索还需要后续更多的研究工作来验证。
注:原文有删减
参考资料:
[1] Jung Kim et al., (2021) Tumor-induced disruption of the blood-brain barrier promotes host death. Developmental Cell. Doi: https://doi.org/10.1016/j.devcel.2021.08.010
[2] Can fruit fly research help improve survival. Retrieved Sep. 17, 2021 from https://vcresearch.berkeley.edu/news/can-fruit-fly-research-help-improve-survival-cancer-patients
文章摘自网络,侵删
同类文章排行
- 30岁戒烟成功,因肺癌死亡的概率不到2%:有5种症状的人,快戒烟
- 国家癌症中心首次公布各省癌症高发地图
- 乳腺癌的治疗模式与发展
- 跨国药企牵手本土医药融合加速,礼来本土化创新之路行深致远
- 肿瘤患者如何降低感染风险?
- 肺癌放疗进展盘点
- PE-cfDNA检测EGFR敏感突变适用于临床实践
- 食管癌全程优化管理迎接免疫2.0时代!
- PSMA PET成像让前列腺癌无处遁形
- KEYNOTE-394:让最大限度延长中晚期肝癌的OS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