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十年追踪揭示:这种常用“保胎药” 可能使后代患癌风险翻倍
补充天然孕激素或人工合成孕激素,是预防自发性早产的一种常用治疗策略。17-OHPC(己酸17-羟黄体酮)是一种人工合成孕激素,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常用,直到今天仍被用于早产预防。
然而,一项近期发表在学术期刊《美国妇产科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上的新研究指出,在子宫内接触17-OHPC的后代,可能增加患癌风险。
为了调查17-OHPC对后代健康的长期效果,研究人员分析了1959年~1966年美国加州数万对母婴的产前护理记录,并通过加州癌症登记处(California Cancer Registry)跟踪了出生的孩子到2019年时的癌症发生情况。
在18751名出生的孩子中,有1008人在其0~58岁期间被诊断出癌症。而在这些确诊癌症的后代中,有234人的母亲在怀他们时注射过17-OHPC。
研究人员通过数据模型分析得出,在妊娠早期(即怀孕前三个月)暴露于17-OHPC的胎儿,日后检测到癌症的可能性增高,包括结直肠癌、前列腺癌和儿童脑瘤。而且,妊娠早期注射17-OHPC的次数越多,癌症风险越高。此外,在妊娠中期或晚期使用17-OHPC,男性胎儿日后的患癌风险升高,女性胎儿未受影响。
研究机构提到,美国FDA于2020年10月提议将该药物撤出市场。一直以来,有关孕激素补充疗法的争议长期存在,包括对于预防早产的有效性,以及对于后代的更多长期结局。
同类文章排行
- 30岁戒烟成功,因肺癌死亡的概率不到2%:有5种症状的人,快戒烟
- 国家癌症中心首次公布各省癌症高发地图
- 乳腺癌的治疗模式与发展
- 跨国药企牵手本土医药融合加速,礼来本土化创新之路行深致远
- 肿瘤患者如何降低感染风险?
- 肺癌放疗进展盘点
- PE-cfDNA检测EGFR敏感突变适用于临床实践
- 食管癌全程优化管理迎接免疫2.0时代!
- PSMA PET成像让前列腺癌无处遁形
- KEYNOTE-394:让最大限度延长中晚期肝癌的OS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