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疗的并发症或副作用
介入治疗是介于外科、内科治疗之间的新兴治疗方法,它有非常多的优点,如简便、安全、效果好等,但是由于患者身体素质的不同以及药物反应,介入质量同样存在并发症和副作用。
1、发热:介入术后的发热主要是由于肿瘤组织的缺血性坏死吸收或者继发性感染所造成的。体温一般不会很高,多数患者维持在38℃左右,一般可以没有任何的不适反应,也不需要给予特殊的处理,嘱咐患者多饮用热水即可以得到缓解。对于患者的提问超过39℃以上的时候,即可以选择使用冰袋物理降温、酒精檫浴,并使用药物进行物理降温,临床上一般选择使用吲哚美辛栓0.05-0.1,肛门塞入。
2、胃肠道反应:主要是由于抗肿瘤药物所引发的药物性毒副反应,此外还包括栓塞剂栓塞作用以及栓塞剂返流进入到胃和十二指肠的供血动脉所造成的。主要表现为术后立即出现的恶心、呕吐、腹部疼痛等反应,迟发性反应包括弥漫性胃炎、应激性溃疡和消化道出血。对于急性期反应,治疗前,即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性止吐药物使用,并且注意不同类型的患者需要针对不同原因进行药物选择。对于部分可以预计具有迟发性反应的患者,可以在治疗的前后应用奥美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或者法莫替丁、雷尼替丁H2受体拮抗剂等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3、腹胀、腹痛:介入治疗术后的腹胀、腹痛主要是由于肿瘤组织栓塞坏死,周围出现水肿,肝脏的体积增大,牵拉肝脏包膜所引起的。这种疼痛反应持续时间不长,一般持续3-10天左右,随着肿瘤组织的缺血坏死,体积减小,肿瘤组织周围水肿带消失,这种疼痛会逐渐减轻。治疗上可以根据患者对于疼痛的主诉,进行疼痛评估,并给予相对应的止痛药物对症治疗即可。
4、器官功能的损害:栓塞治疗术后对于正常的人体功能组织、细胞具有一定的破坏作用,其功能酶系可以出现一过性的升高,一般在治疗结束后的1-5天内可以达到高峰,1-3周的时间内可以恢复到治疗前水平或者达到正常。因此,多数学者主张在进行介入治疗的肿瘤患者中,常规的给予部分促进细胞代谢、维持细胞膜稳定的药物治疗,并依据情况给予补充白蛋白。
参考文献
https://www.ca39.com/2012/0528/59909.html
文章摘自网络,侵删
同类文章排行
- 30岁戒烟成功,因肺癌死亡的概率不到2%:有5种症状的人,快戒烟
- 国家癌症中心首次公布各省癌症高发地图
- 乳腺癌的治疗模式与发展
- 跨国药企牵手本土医药融合加速,礼来本土化创新之路行深致远
- 肿瘤患者如何降低感染风险?
- 肺癌放疗进展盘点
- PE-cfDNA检测EGFR敏感突变适用于临床实践
- 食管癌全程优化管理迎接免疫2.0时代!
- PSMA PET成像让前列腺癌无处遁形
- KEYNOTE-394:让最大限度延长中晚期肝癌的OS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