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原研双靶ADC亮相ASCO,EGFR靶向耐药患者迎新治疗选择
2023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大会于6月2日-6月6日(美国东部时间)于芝加哥盛大召开,进行前沿的临床肿瘤研究成果分享。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力教授在会上分享了关于双靶特异性抗体偶联药物(ADC)用于实体瘤患者I期的试验结果。为传递中国学者的声音,医学界肿瘤频道特邀张力教授针对研究进行专业解读分享。
双靶ADC进入临床研究:
更安全、更有效、更耐受、作用范围更广
近年来,人们对ADC药物的关注度较高,基于其将药物精准带到肿瘤细胞才进行释放的特点,又被称之为“魔法子弹”,在乳腺癌、肺癌等领域已经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研究进展。本次ASCO大会上,张力教授所公布的双靶特异性ADC药物——BL-B01D1的作用靶点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3(HER3),而EGFR和HER3作为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或ERBB)家族的一种类型,在广泛肿瘤中均可表达,和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和侵袭存在紧密联系。
不同于已上市的单靶点药物,双靶药物BL-B01D1的优势在于,通过双靶点作用机制可以更加特异性地靶向肿瘤细胞,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杀伤从而增大药物的安全性。其次,它可提高毒素进入肿瘤细胞的浓度,进一步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再者,由于其靶点的广泛性,BL-B01D1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均具有活性,很大地扩展临床治疗肿瘤的人群,并能够克服单靶点长期治疗导致的耐药性,为各种癌症类型患者带来获益。
BL-B01D1毒性小,患者耐受性良好
BL-B01D1的I期临床试验中,总共入组195例患者,主要包含非小细胞肺癌(NSCLC)、鼻咽癌(NPC)、小细胞肺癌(SCLC)和头颈部肿瘤一线标准治疗失败后的患者,其中50%的患者已超过三线治疗。此试验设计采用传统“3+3”剂量爬坡,同时进行剂量扩展和剂量优化。主要终点是评估药物在人体的初始安全性和耐受性,为后续临床试验探索推荐剂量和给药方案,次要终点是评估药物对患者的有效性和药代动力学(PK)。
研究结果表明,患者总体客观缓解率(ORR)达到45.3%,部分缓解(PR)率为45.3%,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暂未达到。
研究随访时间为4.1个月,在随访过程中观察药物的血液学毒性和消化道毒性,结果显示严重不良事件(SAE)发生率为29%,与同类单靶点ADC药物基本一致。更值得注意的是,研究纳入的170例患者中并无发现因药物引起的间质性肺炎,总体来说患者可耐受毒性。
基于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评估,II期临床试验推荐剂量为2.5mg/kg(每三周一次)。
挽救三代EGFR-TKI耐药,
解决免疫治疗进展难题,ADC新药初露锋芒
EGFR作为NSCLC的常见突变靶点,在亚裔人群中的发生率高达40%~60%,虽靶向治疗作为EGFR突变肺癌的一线标准治疗,显著改善这部分患者的预后,但EGFR-TKI治疗耐药后,患者依旧面临着治疗瓶颈。
该试验中入组的38例EGFR突变肺癌患者中,其中80%接受三代EGFR-TKI后产生耐药。结果显示,患者接受BL-B01D1治疗后,ORR高达到63.2%。此外,入组的49例经标准治疗失败的EGFR野生型NSCLC患者,结果显示ORR达44.9%。除此之外,研究还纳入28例经免疫治疗和化疗治疗失败的鼻咽癌患者,结果显示ORR达到53.6%。
张力教授表示:“对于国内临床上EGFR突变肺癌、野生型NSCLC和鼻咽癌一线标准治疗失败后的三大肿瘤人群,上述一系列的数据表明,双靶药物BL-B01D1用于患者有效性方面得到很好的验证。当然大家所关注的头颈部肿瘤和SCLC,目前因为入组人数较少,ORR相对低一些,但是将来希望有机会扩大病例数,进一步获得肯定的客观疗效。”
有望获得突破性疗法,加速III期试验开展
获批用于实体瘤的ADC上市以来不到十年,目前ADC新药研发正历经着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技术的进步赋予双靶ADC更高的有效性和特异性,从而扩大可靶向实体瘤的范围。ADC药物作为近几年抗癌的“超级明星”药物,它在临床治疗中有着优异表现,同时也是国内药物研发的热点。
张力教授表示:“正如大家所知,一个药品的疗效如果远远优于标准治疗方案,那么国家药监局(NMPA)会赋予其突破性疗法的优先待遇,所以我们目前已经递交申请,等待结果。如果获得突破性疗法就意味着能够计划开展III期临床实践,双靶ADC药物才能尽快上市,BL-B01D1才能造福更多广大患者。”
张力教授最后还补充到:“实际上这项试验是‘first-in-class’双抗ADC进入人体的临床试验,同时也是作为国内原创的I期临床试验被纳入ASCO大会进行口头报告。”
总的来说,这项研究结果不仅体现出中国制药企业在原始创新领域里的突破,更是从临床实际问题考量,有望解决多类晚期实体瘤患者的耐药难题。目前,研究使用的双靶药物BL-B01D1表现出令人惊叹的疗效,期待进一步的研究探索,也希望今后会有更多中国企业和研究者携手本土创新药登上ASCO年会舞台。
文章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同类文章排行
- 中国原研双靶ADC亮相ASCO,EGFR靶向耐药患者迎新治疗选择
- A+T术后辅助治疗不会增加患者负担,STRIDE方案不良免疫反应安全可控
- 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35%!国产免疫药物破三阴乳腺癌「禁区」
- 重磅LBA研究系列盘点
- HIMALAYA研究夯实STRIDE方案安全性,带来HCC一线治疗新选择
- EGFR四代药BLU-945的SYMPHONY研究进展
- ASCO2023预览:EGFR新药临床研究进展
- ASCO第一天,EGFR专场公布耐药、新辅助和联合治疗三大热点研究结果
- KRAS领域重磅研究都有哪些?
- 化敌为友——且看溶瘤病毒疗法如何制服卵巢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