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新辅助免疫单药治疗创新成果
食管癌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90%以上的食管癌都是食管鳞状细胞癌。目前,基于CROSS和NEOCRTEC5010试验的结果,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是局部晚期可切除ESCC的标准治疗方案,然而根据CROSS研究的十年随访结果,经过新辅助放化疗治疗的患者仍有30%左右出现远处转移,新辅助放化疗对远处转移的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晚期食管癌一线、二线治疗取得的巨大成效让众多外科学者及临床工作者的目光转向新辅助免疫治疗,探索PD-L1单克隆抗体阿得贝利单抗新辅助单药治疗可切除ESCC的安全性和初步疗效,并深入研究敏感/耐药机制、疗效预测的生物标志物、治疗期间肿瘤微环境的变化,为选择适合免疫治疗人群的个性化治疗提供坚实证据。
该研究使用的阿得贝利单抗是恒瑞医药自主研发的一款全新一代PD-L1抑制剂,采用IgG4单克隆抗体,Fc段采用了234A/235A定点突变改造,消除了CDC/ADCC/ADCP作用,安全性进一步得到优化。
结果显示,在入组的30名患者中,25人完成了2周期阿得贝利单抗新辅助治疗并进行手术切除。其中24%患者出现了MPR,pCR率为8%。中位随访27个月时,2年的RFS率和OS率都比较高;且反应良好人群2年OS率略长于反应差人群。将本研究的OS、RFS与新辅助化疗/放化疗(nCT/nCRT)历史对照研究(CMISG1701研究)进行事后比较分析,2年的RFS率与OS率对比nCRT组有统计学显著改善。在安全性方面,治疗安全性较高,未出现新的安全性信号,未发生3级以上不良反应,不会引起手术延迟。
即使与CMISG1701试验中的nCT或nCRT标准治疗相比,单独免疫治疗后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也明显轻微。另一方面,本研究探索了疗效预测的生物标志物、治疗期间肿瘤微环境的变化与病理退缩的相关性。发现治疗反应良好的人群在基线时呈现免疫富集的肿瘤微环境表型,而治疗反应差的人群多呈现成纤维细胞富集型;且肿瘤内T细胞克隆动态变化可用于识别治疗反应良好的人群。
总体而言,针对新辅助放化疗或新辅助化疗存在疗效有限、毒副反应大的特点,NATION-1907研究采用新辅助免疫单药治疗一方面提高了患者耐受性,另一方面探讨了免疫治疗的优势人群。本研究证实了新辅助免疫单药治疗在局部晚期可切除ESCC中的广泛应用前景,并揭示了对于免疫治疗敏感人群的生物学特征,为精准免疫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食管癌是我国的主要健康问题之一,该研究为我国食管癌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惠及了广大食管癌患者并改善其生活质量。
文章摘自网络,侵删
同类文章排行
- 血液科联合发布PVD方案在治疗新诊断伴肾功能损害的多发性骨髓瘤的探索
- NALIRIFOX方案:转移性胰腺导管癌患者的新希望
- JCP:基于CRISPR-Cas9的选择性指数扩增检测晚期胰腺癌患者血浆中KRAS突变的性能评估
- 黑科技T细胞疗法突破性案例:存活超25年,病灶消失,持续缓解
- 新辅助、辅助还是两者兼而有之?NSCLC的争论愈演愈烈
- 孙学军教授团队揭示结直肠癌细胞化疗耐药新机制
- 肿瘤骨转移,唑来膦酸给药间隔或能大幅延长
- 《国际癌症期刊》:癌症发病率增加3倍,艾滋患者如何自我保护?
- 120万一针抗癌?河南接受CAR-T疗法的癌症患者,如今咋样了?
- 一发现就是晚期 生存率极低!胰腺癌为什么这么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