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患者靶向耐药后,有哪些治疗可选择?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常见的突变之一,约占NSCLC患者的1/3。对于这部分患者,靶向药物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往往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虽然EGFR-TKI类药物对EGFR敏感突变的NSCLC患者的治疗效果良好,但是绝大多数患者会在用药1年内发生获得性耐药。
▍为什么会耐药?
根据EGFR-TKI在人体内产生耐药的机制,可将人体耐药性分为原发性耐药和获得性耐药。
原发性耐药是指NSCLC患者在接受临床治疗前,已经对靶向治疗药物存在高度耐药性,并经检测证实患者体内存在固有抗药性分子。
获得性耐药与原发性耐药不同。简单来说,获得性耐药的患者,在治疗初期是可以从靶向治疗中获益的,但随着治疗时间的持续,治疗效果会逐渐降低,在一段时间后疾病会发生进展,也就是发生了耐药。除上述外,也有一部分NSCLC患者的耐药机制尚不明确。
NSCLC患者获得性耐药的常见原因是EGFR基因二次突变(简单来说就是在EGFR基因上出现了另外的突变)。这一基因变化会导致原有的药物治疗效应被抵消,从而发生耐药。在服用第一代(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埃克替尼)或第二代EGFR-TKI(阿法替尼、达克替尼)的EGFR突变NSCLC患者中,约30%-60%的人发生耐药的主要原因是T790M突变。
以奥希替尼为代表的的第三代EGFR-TKI可以抑制T790M耐药突变,临床疗效显著,但仍无法避免出现耐药的问题。其主要的耐药机制是EGFR-C797S突变。
除上述外,NSCLC患者EGFR-TKI耐药机制还包括MET扩增、HER2扩增、MAPK通路激活等。
▍靶向耐药会有哪些表现?
不同靶向药出现耐药的时间可能不同。而且事实上,肺癌患者很难仅凭症状来发现出现了靶向耐药,但如果频繁的出现头晕、头痛、胸闷、气促等症状,那么就应该提高警惕了,应及时就医。此外,想要及时发现耐药,更重要的是遵医嘱定期复查。
▍发生耐药,怎么办?
发生耐药的NSCLC患者,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考虑再进行一次活检,以指导下一步治疗。
耐药后应如何治疗呢?不同患者耐药机制可能不同,耐药后的治疗方案也就不同。比如:
对第一代或第二代EGFR-TKI耐药的T790M阳性NSCLC患者,可考虑使用第三代EGFR-TKI。有研究表明,在第一代或第二代EGFR-TKI治疗后进展的T790M阳性NSCLC患者中,与铂联合培美曲塞化疗相比,奥希替尼可显著改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和客观缓解率。
对第三代EGFR-TKI耐药的NSCLC患者,可根据不同的耐药机制,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举例来说,由于耐药机制的不同,部分患者对第三代EGFR - TKI耐药,但可能会对第一代和第三代EGFR -TKI联合治疗敏感。
如果情况允许,部分耐药的患者也可以选择化疗,尤其是发生SCLC转化耐药的患者。有研究显示,发生SCLC转化后的患者,经依托泊苷、顺铂和紫杉醇治疗后均获得了较高的临床缓解率。
《原发性肺癌诊疗指南(2022)》中推荐:
一线EGFR-TKIs治疗后耐药并且EGFR T790M突变阳性的患者,二线治疗时应优先使用三代 EGFR-TKI,如奥希替尼、阿美替尼或伏美替尼。
一线分子靶向治疗耐药后若为寡进展或中枢神经系统进展,可继续靶向治疗基础上联合局部治疗,如放疗或手术等。
对于一线接受EGFR-TKI出现耐药,二线治疗亦可根据患者的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行为状态评分(ECOG PS)选择含铂两药或者单药化疗方案,若为非鳞癌,可在此基础上联合抗血管药物,如贝伐珠单抗。
肺癌靶向治疗耐药是一个很常见,也非常复杂的问题,但耐药也并不意味了就“没救了”。所以当出现耐药时不要慌,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以及医生的建议,合理的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
文章摘自网络,侵删
推荐阅读:
同类文章排行
- 肺癌患者靶向耐药后,有哪些治疗可选择?
- 手机放床头会增加脑肿瘤风险吗
- 细胞减灭手术联合胸腔内热灌注化疗治疗胸膜扩散或复发胸腺上皮恶性肿瘤效果显著
- 注射用左亚叶酸/5-FU同时输注姑息治疗助力改善晚期CRC患者生存
- ADAURA研究MRD分析结果公布,助力优化奥希替尼辅助治疗策略
- 海曲泊帕为降低妇科肿瘤CTIT复发筑起安全屏障
- 癌用帕博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无进展怎么办?
- FDA批准lisocabtagene maraleucel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套细胞淋巴瘤
- 急变期慢性髓系白血病预后评分系统的开发
- 帕博利珠单抗75Kg体重应用150mg,能否一支水剂一支粉剂混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