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术期ctNDA在分子水平重新定义NSCLC寡转移
NSCLC是一种异质性肿瘤,局部治疗对NSCLC预后结局的影响也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已有研究发现,局部治疗可以延长NSCLC全身治疗后的PFS,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无法从局部治疗中获益。ctDNA已被证实可作为分子级别的肿瘤残留证据,提示患者体内的肿瘤状态。广东省肺癌研究所吴一龙、钟文昭教授团队的研究发现,ctDNA可在分子水平重新定义NSCLC寡转移,并筛选可能从手术切除中获益的患者。相关成果已于2024年ELCC大会上公布,本文对此进行简要解读和分享,希望能为医务工作者提供新的科研和临床参考,造福更多肺癌患者。
研究背景
学界早已认识到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一种异质性肿瘤,除了驱动基因本身之外,局部治疗对NSCLC预后结局的影响也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近期有研究证实,在包括靶向治疗在内的全身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局部治疗可以延长NSCLC无进展生存期(PFS),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无法从局部治疗中获益。
循环肿瘤DNA(ctDNA)已证实其在NSCLC治疗指导和预后中的价值,并可作为分子级别的肿瘤残留证据,提示患者体内的肿瘤状态。在此,本研究发现,ctDNA可在分子水平重新定义NSCLC寡转移,并筛选可能从手术切除中获益的患者。
研究方法
在这项前瞻性观察性研究中,研究者招募了在全身治疗后通过18F-FDG-PET/CT鉴定为寡转移性NSCLC的患者。患者接受了针对残余病灶的切除术。入组患者在围术期进行了全面的ctDNA监测。根据IASLC多学科新辅助治疗评估建议对肿瘤组织进行病理评估,并进行多区域取样和全外显子组测序(WES)。
研究结果
本研究共招募了68例诱导性全身治疗后的寡转移性NSCLC患者,入组患者组织学类型以腺癌为主(n=63,92.6%)、携带EGFR突变(n=44,64.7%),并且寡转移灶对全身治疗存在耐药性(n=58,85.3%)。
与未达到主要病理反应(MPR)的患者相比,达到MPR的患者术后PFS更长(HR=4.57,95%CI2.16-9.65,p<0.05)。术前ctDNA阴性患者术后PFS显著优于阳性患者(HR=3.42,95%CI1.19-9.87,p=0.001)。术后1个月ctDNA维持阴性或转变为阴性的患者比维持阳性或转变成阳性的患者术后PFS更长(维持阴性vs转变为阳性:HR=3.22,p=0.041;转变为阴性vs维持阳性HR=4.57,p=0.03;图2)。因此,ctDNA维持阴性或转变为阴性状态的患者可能代表了一种分子水平寡转移的亚组,这些患者手术根治性切除了寡转移灶,更有可能从手术切除中获益。
此外,肿瘤的WES检测发现部分患者存在对全身治疗耐药的肿瘤细胞克隆,凸显了手术切除的重要性。总的来说,在肿瘤组织中未检测到获得性耐药突变的患者预后优于检测到耐药突变的患者(HR=3.67,95%CI0.92-14.7,p=0.006)。
研究结论
本研究在分子水平上重新定义了寡转移性NSCLC,证实寡转移灶中耐药性克隆的存在,并通过ctDNA在术前确定了一个更有可能从手术切除中获益的NSCLC亚组。
文章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同类文章排行
- 围术期ctNDA在分子水平重新定义NSCLC寡转移
- 转移性结直肠癌治疗新篇章:精准靶向治疗与免疫疗法引领未来
- 肿瘤医生的真心话:你要允许癌症病人有坏情绪
- 真的有用!晚期肺癌治疗方案中,联合治疗的「占有率」越来越高
- 胰腺癌免疫治疗的未来:基于树突状细胞的免疫疗法MesoPher具潜力
- 早发性癌症危机来袭,科学家呼吁新策略
- 乐普生物EGFR ADC药物获受理上市申请,鼻咽癌患者的新希望
- 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能为T细胞充电以实现长期癌症缓解的蛋白质
- Relacorilant与纳巴昔单抗联用改善卵巢癌预后
- 前列腺癌强化治疗显著提升生存率,但需警惕心血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