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药究竟有没有效果?
发表时间:2018-04-24 18:37:00
靶向治疗是通过药物干扰参与肿瘤细胞增殖分化所需要的分子,阻止肿瘤的生长和扩散。因为科学家们通常把这类分子称为“靶点”,所以针对这些靶点的药物也就被称为“分子靶向药物”。尤其是当治疗靶点存在于某种特殊类型的肿瘤细胞内时,靶向治疗相比化疗和放疗更能够针对肿瘤细胞发起攻击,而少影响甚至不影响正常细胞,在减少对正常组织破坏、减轻副作用的前提下,达到更好的疗效,改善生存质量。通过靶向治疗,医生实现对肿瘤治疗的量体裁衣。
一、靶向治疗的作用机理
靶向治疗能通过多种方式干扰肿瘤细胞的分裂和转移。某些靶向疗法作用于细胞内的信号转导途径,这些转导途径是细胞内的复杂的通信系统,传递着控制细胞基本功能和活动的信号,例如细胞分裂、细胞运动、细胞对外部特定刺激的反应、细胞死亡等,其中某些信号能刺激肿瘤细胞不停地分裂。而通过阻断这些信号通路,就可以延缓和阻断肿瘤生长路径,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另外,肿瘤生长超过几毫米大小时,需要形成血管以获得足够的血液供应来运送氧和营养物质。但是血管生成需要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信号分子发挥作用,而针对血管生成的靶向治疗药物可作为血管生成抑制剂干扰这类信号分子,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达到阻止肿瘤的生长、延长患者的寿命的目的。
有的靶向治疗药物可以直接导致肿瘤细胞凋亡,或间接刺激免疫系统识别和杀灭肿瘤细胞。靶向治疗的第一步是要找到治疗的靶点,也就是那些在肿瘤细胞增殖、分化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基因位点。例如,大多数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由于BCR-ABL基因导致的,简单来说,ABL基因位于人体细胞第9号染色体,表达的蛋白质是某种控制着细胞增殖的信号分子,BCR基因位于第22号染色体,当某种原因导致这两个位置的基因结合在一起形成融合基因后,刺激细胞增殖的信号分子就开始持续表达,促进白细胞过分的增殖,导致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因此,找到能控制BCR-ABL基因这个靶点的药物,就可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然而,靶向治疗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最主要的是细胞可能产生耐药性。在部分使用伊马替尼进行治疗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中,医生已经发现了BCR-ABL基因的突变,基因所表达的蛋白质无法与药物结合,从而出现耐药。因此,为了获得更好的疗效,临床经常选用靶向药物治疗联合放化疗。
三、临床常用的靶向药物
信号转导抑制剂:阻断肿瘤细胞增殖所需的酶和生长因子受体。甲磺酸伊马替尼(格列卫?)常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胃肠道间质肿瘤等,曲妥珠单抗(赫赛汀)常用于治疗乳腺癌等,吉非替尼(易瑞沙?)、厄洛替尼(特罗凯?)用于肺癌等治疗,西妥昔单抗(爱必妥)用于治疗结直肠癌等。
2. 诱导细胞凋亡的靶向药物:硼替佐米(万珂?)、Carfilzomib(Kyprolis?)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Pralatrexate(FOLOTYN?)用于治疗淋巴瘤等。
3. 血管生成抑制剂:贝伐单抗是第一个显示能让肿瘤生长变慢的血管生成抑制剂,常用于治疗结直肠癌;索拉非尼治疗肝细胞癌和肾肿瘤等;舒尼替尼和依维莫司用于肾肿瘤和神经内分泌肿瘤等。
4. 免疫系统类药物:通过协助免疫系统来杀伤肿瘤细胞。利妥昔单抗(Rituxan?)治疗淋巴瘤;阿仑单抗(坎帕斯?)、Ofatumumab (Arzerra?)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
5. 单克隆抗体:能够将有毒分子带到肿瘤细胞发挥作用。替伊莫单抗(Zevalin ?)治疗淋巴瘤,地尼白介素(?ONTAK)治疗皮肤T细胞淋巴瘤等,Brentuximab vedotin(Adcetris?)治疗淋巴瘤等。
6. 其他靶向药物通过改变某些蛋白的功能发挥作用,这些蛋白可以调控基因表达和其他细胞的功能。伏立诺他(ZOLINZA?)、蓓萨罗丁(Targretin?)治疗淋巴瘤等,维甲酸(Vesanoid?)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等。
文章摘自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