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药物网
专一的癌症药物网

全国服务热线:400-700-0899

新闻中心分类

癌痛用药6大误区,看看自己是否中招!

发表时间:2018-11-16 17:39:00

  我们知道疼痛的评估标志是患者的睡眠,镇痛治疗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癌痛患者的生命质量,因此镇痛药物的使用疗效最低要求是达到无痛睡眠。而真正意义上生命质量的提高还包括无痛休息以及无痛活动。


  误区2:长期服用麻醉镇痛药物会产生成瘾性


  成瘾性的特征是持续的、不择手段地渴求使用阿片类药物,其目的不是为了镇痛,而是达到欣快感,这种对药物的渴求行为导致药物的滥用。经过国内外的大量临床研究表明癌痛药物治疗普遍开展使得阿片类镇痛药用量出现明显增加的趋势,但是其滥用人数反而呈现下降趋势,医疗用药并未增加阿片类药物滥用的危害。


  误区3:注射用镇痛药物(如哌替啶)比口服药物效果更好


  临床研究显示阿片类药物口服途径比注射给药更少产生依赖性。其中哌替啶的镇痛强度仅为吗啡的1/10,它的代谢产物去甲哌替啶清除半衰期长,而且具有潜在的神经毒性和肾毒性。口服生物利用度差,多采取肌肉注射给药,肌注本身也会引起疼痛。WHO已将哌替啶列为癌痛治疗不推荐药物。


  误区4:服用大剂量吗啡会引起中毒


  WHO“三阶梯止痛”的基本原则强调个体化给药,阿片类药物应根据患者的个体需要给予正确的剂量,否则会导致镇痛效果不能达到预期。还有,阿片类药物没有天花板效应,恰当的用药剂量是指在作用时间内既能充分镇痛又没有难以耐受的副作用剂量。


  误区5:疼痛的时候给药,不疼的时候不给药


  癌痛按时给药是达到预期镇痛效果的一条非常重要的原则,例如美施康定片每12小时给药一次,无论给药当时患者疼痛是否发作,而不是按需给药,这样可以保证疼痛持续缓解。


  误区6:应用非阿片类药物更安全


  阿片类的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便秘,而呕吐、镇静等不良反应大多是暂时的或者可耐受的,长期服用没有肝、肾等器官毒性作用。然而长期应用非甾体抗炎药的病人,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会出现胃肠、肝、肾等毒性反应危险性会随之增加,而且该类药物只能缓解轻度疼痛。


  文章源自肺癌康复圈,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资讯400-700-0899
网友热评400-700-0899
我要评论
相关产品400-700-0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