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药物网
专一的癌症药物网

全国服务热线:400-700-0899

新闻中心分类

肝细胞癌伴发门静脉癌栓延伸至下腔静脉的个案治疗分享!

发表时间:2018-12-07 17:07:00

  大血管侵犯已被公认为晚期肝癌(HCC)患者最重要的预后参数之一,HCC患者门静脉癌栓一直延伸至下腔静脉时,预后往往很差。下面就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案例,希望能给这类的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一、肝癌患者入院检查


  一名77岁肝癌患者既往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病史,体重指数为25kg/m2。开始入院治疗,实验室检查结果为,谷丙转氨酶(ALT)68IU/L(正常范围7-37I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104IU/L(正常范围13-34IU/L);血清白蛋白4.3g/dL;PT/INR:0.99;总胆红素0.8mg/dL;吲哚青绿15min滞留率为14.5%;Child-Pugh肝功能评分为5分;血清肌酐为1.25mg/dL,肾小球滤过率为43.7mL/min/1.73m2;AFP为46,300ng/mL(正常值<10ng/mL);维生素K缺乏诱导蛋白(PIVKA-II)为28,555mAU/mL(正常值<28mAU/mL).


  腹部CT显示大肝癌伴发肝内转移,门静脉癌栓由肝右静脉延伸到下腔静脉。


  二、HAIC治疗


  顺铂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每4-6周经肝右动脉给药一次,剂量为65mg/m2。为了防止肾毒性,给药前和给药后通过静脉输注1000-1500ml输注液进行充分的水化治疗。患者完成11个疗程的HAIC后,血肌酐升高至1.8mg/dL,肾小球滤过率降至29.2mL/min/1.73m2。因此,在第12、13个疗程时,顺铂的剂量减少了50%。13个疗程后,主要靶病灶明显缩小,肝内未见明显转移。


  除此之外,门静脉癌栓延伸到下腔静脉根部,AFP和PIVKA-II水平分别下降到13ng/mL和15mAU/mL。然而,在最后一次HAIC的2个月后,血清肌酐上升到1.93mg/dL,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到27.1mL/min/1.73m2,并出现肾功能不全。因此选择肝切除术作为根治性治疗。


  三、肝切除术


  肝切除术前,肝功能检查结果为,ALT14IU/L;AST,19IU/L;血清白蛋白4.5g/dL;PT/INR,1.11;血清总胆红素0.6mg/dL;吲哚青绿15min滞留率为9.7%,Child-Pugh评分为5分;通过三维CT容量分析,预测全肝体积为1082ml,余肝体积为785ml,切除率为27.4%。


  经胸腹切口剖腹后,切除肝动脉和右门静脉,通过绕肝提拉法进行右侧肝实质切除术。为避免肾功能不全的进一步恶化,在下腔静脉夹闭过程中,为防止肾静脉充血和低血压,进行了静脉旁路移植术。


  由于怀疑门静脉癌栓牢固黏附在肝右静脉根部,将与肝右静脉根部连接的下腔静脉壁切开,发现癌栓已经黏附在下腔静脉壁上,向颅侧发展,因此将其下腔静脉壁手术切除,手术缺口大小为4.5cm×3.0cm,因此采用牛心包组织修复下腔静脉壁。下腔静脉夹持时间为31min,静脉旁路持续时间为42min。下腔静脉夹持期间收缩压维持在90-110mmHg左右。


  病理标本证实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延伸肝右静脉根部,病理检查表明中度分化的病灶广泛纤维化和坏死的肝细胞癌。


  肝右静脉癌栓大量坏死,患者术后病程平稳,残肝功能良好。血清肌酐和肾小球滤过率分别为1.52mg/dL和35.1mL/min/1.73m2,提示肾功能正常,术后15个月无复发迹象


  四、总结


  肝细胞癌伴发门静脉癌栓下腔静脉延伸患者的预后情况往往很差,单独的手术切除只能延长部分患者的生存时间,肝切除术联合化疗(包括HAIC)的临床试验数据已经证实可提高肝细胞癌大血管浸润患者的生存率。在本案例中,HAIC联合肝切除术和静脉旁路移植术提供了患者良好的长期疗效,并且没有肝癌的复发。在下腔静脉夹闭过程中,通过静脉旁路避免肾功能衰竭的恶化。


  参考文献:


  Advancedhepatocellularcarcinomawithhepaticveintumorthrombosisandrenaldysfunctionafterhepaticarterialinfusionchemotherapyeffectivelytreatedbyliverresectionwithactiveveno-venousbypass:reportofacase


  文章源自找药宝典,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资讯400-700-0899
网友热评400-700-0899
我要评论
相关产品400-700-0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