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药物网
专一的癌症药物网

全国服务热线:400-700-0899

新闻中心分类

吃不起的天价抗癌药,它凭什么那么昂贵?

发表时间:2019-03-08 22:00:00

  很多人对抗癌药价为何总是居高不下存在疑惑,抗癌药为什么这么贵?我们选编了这篇文章,希望能帮助大家去理解这种市场现象。同时,也希望并呼吁有更多的措施能帮助抗癌药进一步降价。


  抗癌药便宜的上千,贵的上万,说是药比黄金一点也不夸张,尤其是原研药。


  原研药,即指原创性的新药,经过对成千上万种化合物层层筛选和严格的临床试验才得以获准上市。原研药的研发成本高、风险大、周期长(一般需要10年以上),需要投入足够的人力、财力和设备。


  数十亿美元的花费,一般的药企根本承担不起。所以,原研药的贵不在原料和生产上,而是在上市前的研发上。


  从“无”到“有”


  抗癌药物的研发过程不只是拿到个药片搞清楚成分就好,而是好比盲人摸象,不仅要能够完整地画出大象的轮廓和细节,还要搞明白怎么找到这头象,抓住他,喂它吃什么东西,怎么吃,消化过程怎么样,能否健康成长,如何友好相处,对身体有无毒、副作用等等。


  等到彻底研究明白怎么养成一头大象,才能带大象出来,这时候与大家见面的大象就不是简单的用几百斤大象的肉能衡量的价格了。


  药企科研团队需要极大人力支持,从浩如烟海的物质中寻找、筛选,研究药物成分、作用机理、效果是否显著、对人体的毒、副作用等等。


  一群盲人去摸象,而且还要至少摸个10年以上,这耗费的大把时间、精力和耐力,可想而知成本有多高。还有一点,为此需要投入其中的,都是高学历、高收入的精英人才,团队人员数年的成本也是很高的。


  失败率高


  关键点在于,这么长的时间、这么多的人力物力投入进去,到头来的研发失败率还非常高,顺利地研发出新药这件事远没有说着听听那么简单。但是,药企还得付钱给“摸象”团队,而且一付就那么多年,即使最后啥也没摸出来。还要考虑机会成本。


  大药企再有钱,金额也不是没有上限的。所以,有限的金钱投资在了摸这一头象上,就得考虑舍弃其他的象群,也失去了另外一种原研药成功的可能性。


  专利保护期


  那么,即使要付出这么多的时间、财力、物力、人力,也很难成功的事情,为什么还有药企愿意去搞原研药呢?因为存在专利保护期,也就是说能够在一定年限里垄断市场,给药品定高价,这样才能回收开发药物的成本。


  从人情角度讲,药物作为特殊的商品,与金钱划上等号总让人觉得不近人情。但药企毕竟不是公益单位,也是商业公司,所以为了可持续发展和公司存在的意义,必须要达到盈利的目的,就造成了不可避免的抗癌药物高价的现象。


  专利保护期一般为20年,但并不是从药物上市开始计算,而是从早期进入临床试验时就已开始。所以等到药物真正上市,专利保护期基本上已经过了大半时间,在剩余的保护期内,药企更加会珍惜这段有限的“大好春光”,用于回收成本以及盈利。因为一旦过了专利期,各种仿制药将会层出不穷,断崖式地压低了原研药的价格。


  所谓仿制药,指的是不用药厂自己研发,直接仿照原研药而制造出来的,平均价格只有原研药的约10%~15%。美国FDA规定,仿制药必须和它仿的专利药在“有效成分、剂量、安全性、效力、作用(包括副作用)以及针对的疾病上都完全相同”。


  利益驱动创新


  某种角度上讲,甚至可以说原研药必须得贵一点,才能维持大药企创新研发的动力。比如说埃博拉病毒早期只在非洲猖獗的时候,没有药、也没有疫苗,很大程度是由于大药企觉得没钱可赚。


  等到2014年最为集中的病毒大爆发时,传入了欧洲和美洲大陆,这才引起了大药企们的重视,短短一年时间,好几个公司都研究出埃博拉疫苗和药物,能够治愈猴子模型,甚至临床效果也非常不错。


  所以,创新新药的推出,必须有经济利益推动。这对患者来讲,也是好事情。


  研发成功后


  批量生产、环境保护、政府税收,以及运输,储存,损耗等等,还要考虑上市后的推广普及,比如给医生宣讲,这些都是增加成本、价格高昂的原因。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多个政策促进进口抗癌药降价,包括对已纳入医保的抗癌药实施政府集中议价、采购,对未纳入医保的抗癌药实行医保准入谈判等。


  癌症并不可怕,需要患者和亲属齐心协力共同面对、妥善治疗,会在很大程度上为患者争取更长的生命长度和更高的生活质量。伴随着更多利好政策的到来,患者用药负担也将越来越轻,能够将更多精力集中在疾病治疗本身上,而不是治疗费用上。


  文章源自肺癌康复圈,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资讯400-700-0899
网友热评400-700-0899
我要评论
相关产品400-700-0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