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药物网
专一的癌症药物网

全国服务热线:400-700-0899

新闻中心分类

癌症患者警惕:感染比复发转移更可怕!

发表时间:2019-04-23 20:53:00

  对于患者和家属来说,“转移”、“复发”这两个词并不陌生,但是,大家也不能忽略另一个“大魔头”——感染。


  2017年,由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副主任陈万青教授、美国癌症协会FarhadIslami教授牵头的生活方式和感染对中国癌症发病和死亡影响的研究显示,45%的癌症死亡与生活方式及感染相关,约20%癌症死亡与感染直接相关。


  感染是造成恶性肿瘤患者恶病质(亦称恶液质,表现为极度消瘦、皮包骨、贫血、无力、完全卧床、生活不能自理、极度痛苦、全身衰竭等,可看作因全身多脏器发生障碍所致的一种中毒状态)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什么会感染?


  1患者免疫力下降


  癌症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在接受抗癌治疗时,患者自身免疫机能下降而成为感染的易感者。且由于患者长期营养摄入不足,消化吸收功能障碍,机体免疫力低下,器官功能衰竭,更易受病原菌微生物的侵袭。最常见的微生物是细菌及厌氧菌,一些患者可能还会合并有真菌感染。


  接受放疗、化疗的癌症患者发生感染的可能性会更高,放疗、化疗会抑制患者的骨髓造血功能,使人体内抗感染的白细胞数量减少,让人患上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抑制了巨噬细胞功能,破坏了免疫系统,而免疫系统可保护人体免受感染。白细胞计数达到最低的时候,就是受感染风险最高的时候。这种情况通常会出现在每次化疗用药之后的7-12天内,而且可能会持续长达一周的时间。


  2患者身体虚弱,外部感染源多


  在治疗过程中癌症患者会应用多种、大量抗生素,使得患者体内正常菌群失调,耐药菌株增加,致使病程延长,住院时间延长,感染机会增多。


  由于患者身体虚弱,有些存在于正常人体内不致病的微生物,如大肠埃希菌、口腔中的细菌等就会趁“虚”而入,引起肿瘤患者的机会性感染。此外治疗的不良反应、肿瘤坏死以及消退过程中毒性产物等导致机体代谢紊乱等因素也都直接影响肿瘤患者感染的发生率。


  划重点!预防感染七大“必杀技”


  1不做“发烧友”


  发热是恶性肿瘤中晚期阶段常见的症状,也是十分危险的症状!长期发热会造成能量和体力消耗,患者机体衰竭很快,应给予积极控制。


  患者在放化疗期间或者放化疗后1个月内出现持续发热,须去医院化验血常规,当心“白细胞降低性发烧”(粒细胞缺乏性发热)。因为放化疗后骨髓受到抑制,粒细胞数量明显降低的时候,人体的免疫功能会遭到破坏,极易发生感染,而肿瘤患者一般情况往往较差一些,感染一旦发生会迅速发展,有时很难控制。感染发热时多伴有寒战,体温往往较高,超过39摄氏度时,必须及时就医。


  同时发热时患者还应查看身上带不带“尿管”、“输液管”、“引流管”、“造瘘袋”等等,如有,出现发热还需考虑这些“管子”、“袋子”管理不好造成的感染,须至医院排查,必要时进行更换或者拔除。


  2尽可能避免细菌感染


  治疗和在家休养期间,应尽可能减少探视的人数、固定陪护人员,尽量避开人群,减少空气传播疾病的机会,防止各方面的细菌入侵。


  住院期间为了患者之间请勿相互串房,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进行适宜的运动,以增强体质。


  家庭成员中有患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者,尤其是患流感者应采取相对隔离措施,尽量避免交叉感染。


  平时注意保暖,避免着凉,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3做好自己的“手”护神


  手卫生是预防肿瘤患者感染的一个重要措施,是最经济、最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之一。


  很多疾病的传播都是由不洗手造成的。


  正确洗手可以有效抑制细菌传播,患者应该使用肥皂和清水勤洗手。


  如果没有肥皂和清水,也可以使用含酒精的洗手液。


  要用肥皂泡沫尽可能长时间的揉搓双手,至少要达到90秒,尤其要仔细清洗指缝、甲缝与手指间,而后用流动的净水冲洗干净,洗手时间对洗手的效果十分重要,洗手时间越长,越多脏物和病原体会被去除。


  4卧床患者注意“翻身”


  对于重病卧床的患者,由于条件不便或疾病的折磨卧床,个人卫生处理不及时,身体上、衣服上都附着大量的微生物,遇到适宜的条件就会成为致病菌,一定要勤换衣勤擦身,保持皮肤清洁。


  同时需要定时帮助患者翻身,按摩患者受压的部位,防止褥疮、坠积性肺炎等产生。


  5营养支持不可少


  提高患者的免疫力,是防止感染的先决条件。要达到这个目的,首先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不被病魔吓倒,根据个体条件进行适当的锻炼,摄入高热、高蛋白饮食,保障身体的营养需要。


  老年恶性肿瘤患者进食少,消化慢,营养差,应注意饮食的合理搭配,千方百计提供营养,必要时辅以药物,以增进食欲,促进消化。要提倡积极抗癌以提高其自身机体免疫力,不消极养病。


  在放、化疗中出现厌食、恶心、呕吐等情况时,宜少量多餐,以高维生素、高热量、低脂肪食物为好;避免粗硬、过热、刺激性食物,可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防止便秘。


  6保持口腔清洁


  肿瘤患者由于化疗和放疗的副作用原因,白细胞减少、抵抗力下降,口腔内容易出现破损形成口腔溃疡。而当应用临床广谱抗生素或高效抗生素时,患者极易引起霉菌感染等,而口腔黏膜又是最易发生感染的部位。


  肿瘤患者要合理选择漱口液预防和治疗真菌的感染;外出须戴口罩,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每次餐后和睡前用生理盐水或1%碳酸氢钠液漱口,防止食物残渣滞留,保持口腔清洁卫生。


  餐后口腔护理可避免因食物与药物的中和作用而影响治疗效果,睡前护理可达到彻底清洁牙齿缝的目的,防止致病菌的生长。


  7PICC带管患者警惕感染


  肿瘤患者在出院后经常会成为“带管者”,可能会随身携带PICC导管,但该导管留置时间长,患者的个体差异性及自我管理水平的参差,会有少数的患者出现穿刺点感染的症状。


  置管当日,患者应仔细清洗双侧的手臂皮肤,最大程度的地清除患者穿刺侧手臂上的皮肤暂居菌;置管后,按要求到正规、有资质的医院进行PICC常规维护。


  带管期间,保持置管处无菌贴膜的完整性及粘贴紧密度,贴膜如有破损或卷边等情况及时到就近的医院更换;保持穿刺侧局部的清洁、干燥,避免大汗、局部浸水及外源性污染物的侵入导致贴膜松脱,引起感染;穿刺侧手臂尽量减少以肩关节为轴心的运动,避免该导管反复的牵拉,而进出体内引起穿刺点红肿;建议患者穿比较宽松的棉质衣物,透气吸汗,避免闷湿,潮湿的外环境利于细菌繁殖。


  由于患者在化疗期间、化疗间歇期、大手术后以及白细胞数值低于4×109/L水平时,极易引起感染。因此PICC带管患者要减少不必要的外出,避免串门、到人流量多的密闭性公众区域,以防交叉感染。


  PICC带管患者应每日自行观察穿刺点情况,是否有红、肿、局部发热、按压有疼痛感等局部感染的先兆症状。如一旦怀疑有置管部位的感染,请尽快到医院处理。


  对于其他引流管,也需要按照使用规范注意日常保护和定期护理。


  文章源自肺癌康复圈,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资讯400-700-0899
网友热评400-700-0899
我要评论
相关产品400-700-0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