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群肺癌遗传因素新成果 风险评分助力精准筛查
发表时间:2019-07-20 21:23:00
肺癌是中国新发病例数和死亡人数最多的恶性肿瘤。虽然吸烟等危险因素是重要的防控目标,但遗传因素也影响着疾病的发生发展。
然而,在中国人群中,肺癌的遗传危险因素尚未完全确定。《柳叶刀?呼吸医学》最新在线发表了一项针对中国人群的大规模研究,研究团队系统鉴定了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风险相关的遗传变异,并以此构建了中国人群肺癌多基因遗传风险评分,为肺癌高风险人群的筛查和精准预防提供了重要参考。
这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由南京医科大学沈洪兵教授团队领衔,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等多家学术机构共同参与。
研究团队对南京医科大学全球筛查阵列项目中共19,546份中国非小细胞肺癌病例及对照样本进行了基因分型,并整合分析了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中近55,000名包括中国血统(13,327例NSCLC和13,328例对照)和欧洲血统(13,793例NSCLC和14,027对照)的人群数据。
通过以上数据,研究团队确定了与非小细胞肺癌发病风险显着相关的19个遗传易感位点,其中包括6个本研究新发现的易感位点。
结合所有已报道过的遗传变异和此次新发现的易感位点,研究团队构建了中国人群肺癌多基因遗传风险评分(PRS)。为了进一步验证这套评分的有效性,研究团队又引入了另一个独立的、名为“中国嘉道理生物银行(CKB)”的中国慢病研究队列,其中包括95,408例样本,随访时间超过10年,有1,316例研究对象在随访期间被诊断为肺癌。
将多基因遗传风险评分应用于CKB研究人群时,研究团队发现,个体PRS评分越高,肺癌风险也确实越高,相较于PRS评分最低的10%人群,评分最高的10%人群肺癌发病风险几乎翻了一倍(HR 1·96, 95% CI 1.53–2.51)。
进一步区分遗传风险评分高、中、低的人群,这一预测效应仍然有效。而且,在年龄和吸烟状态以外,遗传风险评分是一个独立的预测指标。
这意味着,基于超大规模人群样本而构建的这套多基因遗传风险评分确实能够较好地预测中国人群的个人肺癌风险,以此作为肺癌筛查策略的一部分,将有助于中国人群对肺癌的精准预防。
文章来源我拿过来,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