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女教师因肺癌离世,你的职业离癌症有多远?
发表时间:2019-09-11 22:30:00
No.1
教师成为癌症的高危人群
8月28日,一则消息刷屏了厦门人的朋友圈。
一名网友在本地论坛感慨道:最近几年,每年都有同事病逝。去年,35岁的男同事肺癌离世!前两天,30岁的女同事也因肺癌离世!
网友感叹,两位勤恳负责的好老师,他们都还那么年轻,不抽烟、不喝酒却因为罹患肺癌离开人世!令人痛心!
教师需要每天接触大量的粉笔末,粉笔末这种物质的吸附性很强,在进入人体后会附着在肺泡和呼吸道,长期这样就会对肺部造成堵塞,就容易出现肺部疾病,也会造成肺癌的出现。近年来,癌症的发病率逐渐趋于年轻化,教师这个职业竟也变成了癌症的高危人群。
“几十年没生病,一生病就是一个‘豪华型’。”
1964年出生的杨汉文,19岁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毕业后进入湖北城建学院从教,一直在教学一线工作,现为华中科技大学土木与工程学院力学系教师,一般每周有12节课,高峰时有24节课。
8月2日,杨汉文确诊为肺癌。“我的课程都排好了,要不是住院,我正在给备战周培源力学大赛的学生上课。”病床上的杨汉文仍在牵挂着自己的学生。
从教36年的华中科技大学教师杨汉文,已经30年没评过职称了。8月12日,55岁的杨汉文在病床上对记者说:“教师只要把学生教好就行了。”
据新闻报道,北京市肺癌发病率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2012年时已经由2011年8000人增长至9000人,而这些递增的人群里,烟雾缭绕下办公的会计和长年“吃”粉笔末的教师成为肺癌潜在的患者。
No.2
你的职业正在危害你的健康
目前中国肺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为16-17%,美国为19%。这意味着,每五个肺癌患者,至少有4个会因病死去。
按照中国癌症中心2019年初公布的数据,我国目前每年各类恶性肿瘤发病约392.9万人,死亡约233.8万人,其中60万人左右死于肺癌。
吸烟和二手烟暴露均是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但二氧化硅、石棉、锡、煤焦等职业因素,饮食,烹饪油烟,空气污染等也是影响肺癌发病率的高危因素。
图片来源:摄图网
除了教师之外,这些与有害气体长期接触的人群成为肺癌的潜在患者。
1、化工厂工人
多数情况下,化学工厂的环境是不会好到哪里去的,空气中弥漫的有毒颗粒也是比较多的,然后这个物质还会统一附着在肺钎毛上,导致呼吸障碍,时间一久,就很容易出现肺部疾病,从而增加肺癌的发病机率。
2、交警
交警需要每天在公路上指挥汽车,就会吸入大量的汽车尾气,而这些汽车尾气都是有毒的,经常吸入这些有害气体会让肺部受损,从而容易发生恶变,造成肺癌的出现。
3、厨师
由于厨房油烟比较多,再加上厨房的通风效果比较差,厨师长期呆在厨房中会吸入这些油烟,让这些有毒物质就会随着空气流通进入身体,从而增加肺癌的发病率。
No.3
防癌抗癌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中国癌症中心2019年的数据显示,中国的癌症负担仍在持续上升。近10多年来,恶性肿瘤发病率每年保持约3.9%的增幅,死亡率每年保持2.5%的增幅。
与此相对应的是,近5年来,美国男性发病率每年以3%的速度下降,女性趋于稳定。1991年,美国癌症死亡率达到215.1/10万人的峰值,之后,死亡率以每年1.5%的速度稳步下降,到2016年整体下降27%,男性死亡率下降幅度比女性更大(34%vs24%)。意味着25年中,癌症死亡人数减少了2629200人。
早诊早治,仍是降低癌症死亡率的关键。
按照美国疾控中心的定义,癌症早筛是指“在尚无症状时,检查身体是否有癌症的一种检查方法”。国际早期肺癌行动计划数据显示,LDCT(低剂量CT)年度筛查能发现85%的早期周围型肺癌,术后10年预期生存率达92%。
如果能早期发现肺癌,将会明显改善病人的生存期和预后。
目前比较常用的肺癌筛查方法包括:
1、胸片:二三十年前体检都用胸透,不过随着社会发展,这种辐射大又看不清楚的检查方法基本已经淘汰,现在很多地方,比如单位体检、学生体检都采用胸片检查。正位、侧位胸片是筛查、诊断肺癌最基本的检查方法,用于高危人群筛查。不过胸片由于是二维成像,很多脏器重叠,分辨率低,密度低的小病灶及隐蔽区病灶容易遗漏。
2、痰细胞学检查:痰细胞学检查是一种廉价、无创性检查,是传统的肺癌早期诊断的手段,主要适用于中央型肺癌的诊断,对中央型鳞癌和小细胞肺癌检出率较高,而对周围性肺癌检出率较低。一些偏远地区通常会将胸片和痰脱落细胞检查结合起来筛查。
3、胸部CT:低剂量螺旋CT如今越来越多的用于肺癌的早期筛查,低剂量螺旋CT不仅让检查者接受较低的辐射,而且能够清楚的查出肺部小结节,甚至1-2mm的小结节都能被发现。胸部CT的普及让我国早期肺癌的检出率明显上升。早在2012年3月,美国NCCN指南就以1类证据在高危人群中推荐应用低剂量CT作为肺癌早期筛查的主要手段。
《中国肺癌低剂量螺旋CT筛查指南(2018年版)》指出参加年度性LDCT筛查的个体为年龄介于50岁-74岁之间的吸烟者,至少有20包/年吸烟史,如已经戒烟则戒烟时间不得超过5年。如果某些高发地区有其他重要的肺癌危险因素也可作为筛选高危人群的条件。
4、肿瘤标志物检查:常规体检中会有肿瘤标志物检测,对于准备进行肺癌筛查的人可以做肺癌相关的肿瘤标志物,比如CEA、Cyfra211、NSE、SCC、proGRP等等。肿瘤标志物的检查只能作为参考指标,作为胸部CT检查的补充。这几个肿瘤标志物并不是肺癌特有的,正常并不能完全排除肿瘤,轻度升高也不能确定就是肺癌所致,有可能是肺部炎症或者其他脏器的肿瘤。
5、PET-CT:由于价格昂贵,在无症状高危人群中早期诊断肺癌的应用价值还有待进一步评估。一般用于高度怀疑肺癌的病人常规检查无法确定,而需要进行临床诊断和判断是否转移。
在我国,群众的癌症早期筛查的意识并不强,一旦有不适就医时,已是癌症晚期。癌症的风险因素可以大致分两类:内源和外源
内源因素主要是指遗传因素和年龄。外源因素主要是指生活习惯和环境中的风险因素。因为内源因素无法改变、不可控,所以大家都更应该重点注意避免外源因素来降低肺癌发生的风险。
科普君呼吁:当出现长时间的咳嗽、痰中带血、胸痛、反复发热和肺炎时,最好能及时去医院检查,看是否是肺癌引起的。如果是的,及时治疗,争取早期康复。
文章源自肺癌康复圈,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肝癌十年重大突破!罗氏Tecentriq+Avastin一线治疗显著延长OS
- 芪归胶囊能辅助治疗癌症吗
- 揭开癌细胞长生不死之谜,TPP1和TERT启动子突变,协同延长端粒
- 靶向抗癌药安罗替尼胶囊可以治疗什么肿瘤?
- 回生口服液治疗肿瘤期间会有副作用出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