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经女性用激素到底增不增加乳腺癌风险?
发表时间:2019-09-24 15:13:00
2019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最后一天,与会专家学者依然热情不减,精彩的学术报告仍在继续。在21号上午CSCO乳腺癌专家委员会内分泌治疗专场,北京协和医院陈蓉教授做了一场别出心裁、令人耳目一新的报告。
这是一项观察性研究,关注了MHT的类型和时机与乳腺癌发病的关系。最后的解释(interpretation,观察性研究不宜使用“结论”这一表述)是,发达国家平均体重女性若从50岁左右开始接受MHT5年,无论使用哪种治疗方案,50~69岁女性的乳腺癌发病率都会增加,MHT10年后乳腺癌风险增加高达2倍。
MHT是一个经历过很多坎坷的疗法,从下图可以看到它的高低起伏。“起”自然是因为疗效好;“伏”并非因为疗效差,而是因为疗效太好,应用更广泛后,发现了一些新的风险,但MHT一直在进步。陈蓉教授认为,不应轻易拒绝一篇好文献,也不能轻易因为一篇文献而推翻现有临床实践,应该思辨地客观评价。
MHT历史上的起起伏伏
这项研究成立协作组收集了1992~2018年间全世界范围内的资料,纳入58项研究,前瞻性观察了108647例浸润性乳腺癌女性患者。这些女性发病平均年龄65岁,51%曾应用过MHT,现用者平均应用年限为10年,曾用者为7年,平均绝经年龄50岁,启动MHT平均年龄50岁。
文章最核心的结果见下图,左列是单用雌激素(ET),右列是雌激素+孕激素(EPT)。可以看到随着用药时间延长,两者乳腺癌风险都有增加;现用者风险比曾用者更高,EPT风险大于ET,但均呈现出风险增加。
研究核心结果
研究发现,除了经阴道的局部雌激素治疗以外,其他每一种类型MHT都会增加乳腺癌风险,风险随用药时间延长而增大,且主要是雌激素受体(ER)阳性乳腺癌风险增加,等等。
陈蓉教授认为,该研究证据和观点都不是全新的,但胜在样本量大、观察时间长。不足之处也有很多,首先是数据跨度太久,MHT方案已有很大改变,例如过去大量应用的安宫黄体酮(MPA)如今已经不用了,而目前广泛应用的天然孕激素、地屈孕酮在研究中占比太小。因此这篇文章并不能回答当前常用MHT方案乳腺癌风险如何,也难以评价不同治疗方案的利弊。此外,对于一种疗法的利弊评价,应参考整体的风险与获益。本研究只关注了乳腺癌,并未关注其他获益,如生活质量提高和心血管疾病减少等。
该文的一个关键信息为:肥胖是乳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ET20年的乳腺癌风险为7.4%,与肥胖、不使用MHT女性的乳腺癌风险(7.2%)几乎一致。
——————我是文献解读完毕的分割线——————
MHT对乳腺癌影响几何?
看看既往研究证据!
▍妇女健康倡议(WHI)研究
业界对MHT治疗与乳腺癌风险相关性的关注和认识源于WHI研究——这个课题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最有影响力的研究。这是一项美国RCT研究,纳入50~79岁绝经后女性,分为有子宫和无子宫两组,分别对应EPT和ET治疗,EPT的孕激素为MPA。研究最初设计为8.5年,但因为风险增加或认为结果已说明问题,两组先后被提前叫停。
WHI发现,EPT和ET方案的乳腺癌风险截然不同。如下图,左边EPT分支随着用药时间延长,乳腺癌风险增加;而右边的ET分支正好相反。
WHI研究结果
另外,尽管研究提前终止,研究者依然随诊和分析到了2017年。随诊18年的最新结论显示,MHT不影响患者的全因/心血管/癌症总体死亡率,EPT和ET总体上无差异。
▍其他研究证据
不同研究得出的结论有时差异巨大。百万妇女研究(MWS)是一项样本量也很大的观察性研究,在英国进行,其发现与WHI不同,认为ET是增加乳腺癌风险的。
MWS结果
为何会得出相反结论呢?欧洲也进行了类似研究,法国和芬兰分别用不同孕激素去配伍雌激素,结果发现乳腺癌风险与孕激素种类密切相关,天然黄体酮或地屈孕酮配伍雌激素不增加乳腺癌风险,而其他合成孕激素配伍雌激素则会增加风险。
法国与芬兰研究结果
回顾完临床研究,再来看看实验室研究的成果。实验室单药研究同样认为乳腺癌风险与孕激素种类有关,单独使用不同孕激素对乳腺癌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不同,二氢地屈孕酮和黄体酮都不会刺激乳腺癌的增殖;黄体酮对乳腺癌细胞的凋亡作用甚至会大于增殖作用。
不同激素对乳腺癌细胞作用不同
因此,国际绝经协会发布共识:MHT治疗时的乳腺癌风险主要与孕激素有关,而非雌激素;天然黄体酮和地屈孕酮与雌二醇联合使用,乳腺癌风险可能比人工合成孕激素更低。
一项纳入175.7万例女性的meta分析发现,ET治疗的乳腺癌/全因死亡率都是降低的;EPT的乳腺癌死亡率也低于1。这样看来,乳腺癌与MHT千丝万缕的联系,到现在也无法完全回答。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患者即使发生了乳腺癌,预后并没有更差。
Meta分析中的EPT/ET全因/乳腺癌死亡率
至于剂量,目前MHT治疗范围内,剂量对乳腺癌风险影响不大,治疗时间才是最重要的。包括治疗启动时机,治疗总体时长,还有停用以后的影响。WHI也有观察时间因素,发现既往无MHT者观察时间内乳腺癌风险无额外增加,但MHT曾用者在观察范围内的乳腺癌风险进一步增加了。
治疗时长对乳腺癌风险的影响
《国际肿瘤杂志》2016年的一篇文献认为:与未使用者相比,发现乳腺癌时正使用MHT者,乳腺癌死亡率和复发风险显著降低。
研究结果
对比WHI和MWS可知,绝经近期启动MHT的乳腺癌风险反而比早期启动MHT更大。另有研究发现,MHT停药后这种影响会很快降低甚至消失。(太烧脑了,界妹学习到这里,已经彻底晕菜!)
前面提到,体重是乳腺癌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MHT治疗者的BMI对乳腺癌风险影响如何呢?1980~2012年间89项meta分析的结果发现,绝经后肥胖女性(BMI>30)使用MHT,ER阳性乳腺癌风险进一步增加。另外一篇研究再补一刀,超重也不安全。陈蓉教授真心提醒女性朋友,一定要更加努力地控制体重才行啊亲们!
肥胖女性的乳腺癌风险变化
换个话题,既然风险始终存在,那么——
应如何看待MHT的乳腺癌风险?
MHT治疗一直存在争议。这就要求医生朋友们懂一点哲学,抓住主要问题,解决主要矛盾,全面客观思辨地去看待和解决问题。要把病人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来综合管理。比如下面这片树叶,有的人看了一叶知秋,有的人却会一叶障目。
医生需要考虑,使用MHT的目的是什么?其实就是解决更年期女性在这个过程中特别苦恼的症状,比如潮热、出汗、阴道萎缩,这是困扰她们生活的最主要问题。
关于MHT的利弊评估有一篇文献特别经典。如图,右边是获益,左边是风险,猛一看,似乎很难判断风险更多还是获益更多。
MHT的获益与风险
没关系,再看下一张图。更年期女性最大的诉求是改善潮热出汗和阴道萎缩,MHT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治疗主要目的达到了,已给患者带来了足够获益,其他风险便相对次要了。
MHT极大改善了更年期女性的症状
MHT到底会不会增加乳腺癌风险?这个问题太复杂了!直到今天,哪怕读了海量文献,有了N年临床经验,依然找不到明确答案。
应该说,MHT对乳腺癌风险的绝对影响不大,但影响因素很多,与治疗选择、治疗时间、病人本身因素都密切相关。对健康者而言,MHT风险很小,低于常见不良生活方式相关的乳腺癌风险。至于孕激素在其中起到的负面作用,可以通过优化方案来最大限度地降低。
陈蓉教授最后提到,今年9月17号是世界上第一个患者安全日。作为医生,我们的职责是尽可能地为患者提供安全的医疗服务。MHT是医疗措施,有适应证、无禁忌证,方可应用。医生要做的事,就是优化MHT,最大限度降低风险。要挑选合适的女性,在合适的时机给予合适的药物,并且加强定期随诊,把风险降到最低。
文章源自医学界肿瘤频道,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