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药物网
专一的癌症药物网

全国服务热线:400-700-0899

新闻中心分类

新冠疫情遇上食管癌,“战疫”注意事项!

发表时间:2020-03-09 23:10:00

  食管癌在我国是一个高发的癌种,发病率居所有癌症的第六位而死亡率居第四位,同时食管癌患者因疾病分期晚、治疗难度高、疾病症状影响患者营养状况,从而导致了生存状况不佳。据悉,我国每年罹患食管癌的患者数超过30万。


  食管癌患者由于身体状况较差,相比普通人群而言免疫力更低,在疫情期间,家庭照护的难度也相应升高。


  全国抗击新冠病毒肺炎之际,许多城市的食管癌患者异地就医甚至本地就医的难度都增加了,有不少患者和家属也开始担心常规治疗受到的影响。而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较为严重的湖北、河南、广东等区域,也是中国食管癌高发区域,因此,如何帮助食管癌患者做好疫情期间的疾病管理,如何帮助家属做好相应的健康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近日,咚咚肿瘤科特别连线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沈琳教授,就备受关注的新冠疫情之下食管癌患者的疾病护理及管理问题进行分享。


  1、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时刻,食管癌患者可能面临哪些风险?


  沈琳教授:首先,食管癌病人在饮食上面都很困难,营养状况比较差,很多人体重下降比较明显,免疫力比较低下,属于易感染的人群。一旦感染,重症几率增加,需要注意。


  所以一定要加强营养,在饮食上,特别是术后的病人,尽量食用一些比较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一定不要因为饮食不好,导致体重进一步下降,要加强营养,有必要的时候可能一天要多餐,这样能改善自己的状况,提高自己抵御疾病抵御感染的能力,这一点是特别重要的。


  2、对于正处在治疗期间的食管癌患者,可以推迟手术、放化疗、靶向或免疫等相关治疗吗?有何注意事项?


  新发可手术的患者:


  对于可以手术的患者,在疫情期间为了防止交互感染,一般建议推迟手术。在此期间,可以做一些温和的化疗或放疗,化疗可采用口服的化疗药,放疗没有什么太多的损伤,你要和当地的医生去商量。在这个期间保证自己很好的饮食,理性的来安排自己的治疗。


  刚术后的患者:


  对于术后的患者,一般营养状况很差,在术后2个月以内做治疗,都不会影响预后。这个时候在家,主要是加强营养,注意饮食,去习惯术后带来的生理改变,为将来以更好的身体条件去迎接后续治疗。


  术后放化疗的患者:


  对于这类患者,可以和主治医生商量,对治疗方式作出适当调整,计量调低,周期拉长。如此在一两月内的调整是不会影响患者的转归。目前是为了患者更安全的度过疫情,同时又能控制肿瘤。


  靶向治疗患者:


  以HER2阳性的食管癌患者为例,可以使用口服的化疗药联合上一个月一次的靶向药,治疗比较简单,能够轻松度过疫情。


  免疫治疗患者:


  免疫治疗的患者有两情况,第一种,是一直长期使用而且效果很好的,就不用担心推迟,因为免疫有记忆性,不会影响免疫效果。第二种,刚刚使用的免疫治疗的患者,也不要过于担心推迟。因为,免疫治疗早期造成的肺损伤与新冠肺炎的损伤在临床上类似,难以区别。这类患者往后拖一拖,也是可以的。因为只要能用免疫治疗的病人,实际上他的病情发展是没有那么快的。这可以让病人更安全,不至于出现一些与现在的新冠病毒感染肺炎类似的症状,导致鉴别诊断难。也不至于让病人反复的检查增加病毒感染风险。


  3、对于食管癌患者,是否需要调整常规复查的安排?您有哪些建议?


  沈琳教授:实际上,对于一些具有紧急情况的患者,是必须马上复查的。比如说出血和穿孔,患者会出现呕血,吐血或大便发黑,出现贫血乏力。还有就是梗阻,一点东西不能吃了,水也喝不下去了,这都是比较急迫的症状,建议马上复查。


  患者也需要注意体重状况,体重是下降,还是在维持原来的水平,只要能够维持原来的水平,而且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这种情况下一般来讲复查都是可以等待的。如果感觉目前的情况还比较稳定,你是完全可以在家里面呆着的。


  但是,一旦出现紧急情况,或是体重在短时间内迅速下降的话,患者必须马上到医院就诊复查。


  4、对于出现发热症状的食管癌患者,如何鉴别是癌性发热还是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发热?


  沈琳教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以发热为主要表现,可合并轻度干咳、乏力、呼吸不畅、腹泻等症状,流涕、咳痰等其他症状。约50%患者在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


  而癌性发热是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指癌症患者在排除感染、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出现的直接与癌症有关的非感染性发热和患者在肿瘤发展过程中因治疗而引起的发热。癌性发热以中低度发热为主,发展慢,病程长。鉴别方法主要看肺部是否出现病毒性肺炎特有的表现和核酸检测是否为新冠病毒阳性。


  5、疫情当前,大家都很期待新冠病毒上的治疗突破。那么对于食管癌患者,他们一定也很关注在食管癌治疗领域,是否有新的突破?


  沈琳教授:大家都很期待新冠状病毒的一些抗病毒治疗的临床研究,在现在疫情发生比较急迫的情况下,按照临床研究的最基本的要求之上,国家给提供了一系列的绿色的通道,目的是能够把这些新的药物尽快的用于这些病人。


  但与疫情不同,肿瘤是一个相对而言的慢性病,所以他的临床研究会更严谨,会慢一点,主要是让它得出比较客观的一个结果。实际上这几年在食管癌的领域,这方面的研究和以前比也是井喷状的,特别是免疫治疗,特别是在我们国家的食管鳞癌的病人当中,能够给病人带来很大的获益。


  食管癌对现有药物治疗手段较不敏感,化疗效果有限而且长期疗效不佳,但免疫治疗的出现可以说是改变了这一现状,无疑是食管癌治疗领域的新突破。


  【小编注:肿瘤免疫治疗的作用机制是利用PD-1/PD-L1抑制剂改善或恢复身体免疫系统的功能,使自体免疫细胞侦测并杀伤异常的癌细胞,达到抗癌效果。近年来,PD-1抑制剂在黑色素瘤、肺癌、肝癌、乳腺癌、胰腺癌、妇科肿瘤、泌尿系统肿瘤、骨髓瘤和淋巴瘤等多种恶性肿瘤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许多全球大型临床试验证明了免疫治疗可显著改善癌症患者生存时间,显著提高晚期癌症患者5年生存率。食管癌在2019年也终于获批有了免疫治疗药物:帕博利珠单抗,俗称K药,2019年7月31日被FDA批准用于PD-L1阳性的复发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食管鳞癌的二线治疗,帕博利珠单抗也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唯一一个被FDA批准用于食管癌的免疫治疗药物。详情参考:下一站,食管癌!PD-1抑制剂K药势如破竹,补全“广谱抗癌”下一块版图


  该获批是基于一项代号为KEYNOTE-181的全球多中心大型临床试验,该临床招募了全球628例复发或转移性食管癌患者,其中包括中国患者。研究发现食管鳞癌对免疫治疗有明显偏好。在PD-L1阳性的中国晚期食管癌患者中,相比传统化疗,K药延长了晚期食管癌患者6.7个月的总生存期,降低66%的死亡风险,疾病控制率为56%。这是几十年来食管癌治疗领域的重大突破。据悉,K药即将于近期获批中国食管癌适应症,意味着其即将成为中国第一个获批应用于食管癌的免疫制剂。PD-1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是首个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上市的免疫疗法,目前在全球超过87个国家获批26个抗肿瘤的适应症,是目前全球获批适应症最多,应用最广的免疫治疗药物。】


  6、疫情当前,我们是否需要关注食管癌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对于可能出现的焦虑担忧,您可否给他们一些建议和鼓励。


  沈琳教授:因长期的隔离与就医受限制,患者与医生的沟通与交流受到影响,治疗可能也延后性,患者肯定会产生一些负面情绪,做家属的一定要做好疏导与陪护,减少患者恐慌情绪。患者自己可在家进行适量的家庭运动,改善生理功能、免疫功能、机体功能,又可转移注意力。


  虽然疫情肆虐,但我们全中国万众一心,对彻底控制病毒的决心很大,相信也用不了多少时间,就能恢复正常。另外,新的治疗方案即将获批,期待尽早可以帮助更多患者。


  文章源自咚咚癌友圈,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资讯400-700-0899
网友热评400-700-0899
我要评论
相关产品400-700-0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