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总生存率提高到67.2% 晚期肝癌免疫疗法临床试验效果显著
发表时间:2020-05-15 23:11:00
顶级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最新一期发表了题为“Atezolizumab plus Bevacizumab in Unresectabl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的重磅文章[1],该文章正式发布了阿替利珠单抗(PD-L1抑制剂)联合贝伐珠单抗(抗血管生成药)治疗晚期肝癌III期临床试验IMbrave150的完整数据。临床结果显示,不可切除的肝癌患者中,与索拉非尼相比,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会导致较好的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结局,12个月的总生存率从54.6%(95% CI,45.2~64.0)提高到67.2%(95% CI,61.3~73.1),临床试验结果令人振奋。
被戏称为“中国癌”的肝癌
国家癌症中心最新于2019年发表的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的数据显示[2],肝癌的每年新发病例数为37万人,排在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的第五位;肝癌的每年死亡数为32.6万人,排在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的第二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于2018年9月发布的2018年《全球癌症报告》数据显示[3],中国肝癌已经占到了全球肝癌的一半以上,因而肝癌又被人们戏称为“中国癌”。
中国乙肝人群大约在9000万左右,乙肝逐渐演变成肝硬化,最后导致肝癌发生是中国人患肝癌的第一大因素,乙肝相关肝癌占到中国全部肝癌的65%以上。另外,长期酗酒、黄曲霉素、肥胖都是诱发肝癌的重要因素。
虽然早期肝细胞癌可以通过手术切除、肝移植或消融来治愈,但是由于缺少有效的肝癌筛查体系,大多数患者确诊后已经是肝癌晚期,并且预后不良。
目前,多激酶抑制剂索拉非尼和仑伐替尼是经批准的晚期肝癌的一线全身性治疗药物,二者能够小幅度延长生存期。但这两种药物都有相当大的副作用,影响生活质量。
针对PD-(L)1通路(即检查点抑制剂)的几种癌症免疫疗法目前正在肝癌患者中进行评估。阿替利珠单抗选择性地靶向PD-L1,以阻止与受体PD-1和B7-1的相互作用,从而逆转T细胞抑制。贝伐珠单抗是一种靶向VEGF的单克隆抗体,抑制血管生成和肿瘤生长,晚期肝癌患者的单药2期研究显示缓解率为13%-14%。
IMbrave150临床试验
采用免疫药物和抗血管药物联合用药的治疗机制可能成为治疗晚期肝癌的有效方法。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的1b期研究表明,副作用可接受,客观缓解率为36%,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7个月。基于如何漂亮的数据,作者开展了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的全球性、多中心、开放标签、3期临床试验——IMbrave150研究,在既往未接受过全身性治疗的不可切除肝癌患者中,确定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并与索拉非尼进行比较。
IMbrave150研究在2018年3月15日至2019年1月30日期间,共入组17个国家111个研究中心的501例患者。患者被随机分到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组(336例患者)和索拉非尼治疗组(165例患者)。两个治疗组的基线特征总体上平衡。
文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