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帕替尼上市六周年 八大癌种全覆盖 泛癌种治疗大爆发
发表时间:2020-09-12 16:36:00
恒瑞的阿帕替尼,自从2015年正式上市以来,销售一直不错。作为首个上市的我国自主研发的口服抗血管生成小分子TKI,自上市以来其多方位、多领域的探索,实现了与靶向、免疫、化疗的联合,覆盖多个癌种的治疗。在上市6周年之际,笔者小小盘点一下阿帕替尼的丰功伟绩。
阿帕替尼联合EP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
2020ASCO公布了一项阿帕替尼联合依托泊苷和顺铂(EP)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中国学者研究数据。研究纳入了自2017年11月到2019年4月收治的40例患者,其中27例可评估疗效的患者中,6个月的ORR为63%,DCR为85%,有9例患者达到了PFS,其中1例患者PFS达到22个月,另外8例患者mPFS为5.1个月;在安全性方面,绝大多数患者的不良反应为1~2级,主要表现为高血压、手足综合征以及肝功能不全,总体来看该方案的安全性较好。
如今,SCLC的治疗已进入免疫治疗时代,在IMpower133及CASPIAN两项重磅研究中,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已将ES-SCLC一线治疗的OS推向了12~13个月的新高度。本研究所体现出的有效性数据,无论是ORR还是PFS,均不劣于IMpower133的数据。因此,总的来说EP方案联合阿帕替尼治疗ES-SCLC安全有效,未来可期。
阿帕替尼+吉非替尼一线挑战EGFR+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这项试点研究是在2016年7月至2017年4月期间进行的。纳入了EGFR突变的复发性或转移性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入组患者会分别分组至两个剂量组:(1)队列A:阿帕替尼500mg+吉非替尼250mg,每4周,每日同一时间空腹服用。(2)队列B:阿帕替尼250mg+吉非替尼250mg,每4周,每日同一时间空腹服用。持续治疗直到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副反应。研究纳入了13例患者,队列A有6例,队列B有7例。
共有11例患者可进行疗效评估。9例患者确认为部分缓解,ORR为81.8%。疾病控制率DCR为90.9%。有一位患者出现疾病进展,PD为8.3%。
两个不同剂量组的临床有效率相似,阿帕替尼500mg治疗的ORR(80.0%,4/5]),阿帕替尼250mg的ORR(83.3%,5/6);但疾病控制率方面,阿帕替尼250mg组的疾病控制率为100%,相比之下,阿帕替尼500mg组的疾病控制率为80%。总体的中位PFS为13.4个月。队列A为19.2个月,队列B为13.4个月。
阿帕替尼治疗脊索瘤
研究共纳入32例术后复发或转移性脊索瘤患者,予阿帕替尼片500mg口服,qd,q4w。主要终点为PFS和ORR(RECIST1.1)。
最终30例患者纳入了ITT分析。在疗效方面,根据Choi评估标准,患者ORR为25.9%(95%CI为8.3~43.6),PFS为18个月(95%CI为2.53~33.5)。根据RECIST1.1评估标准,ORR为3.7%(95%CI为0~11.3),PFS为18个月(95%CI为2.65~33.4)。在安全性方面,3级AE的发生率为37.9%,且均通过对症治疗得到了有效控制,未出现药物相关的4级及以上AE。另外,疼痛评分显示,大多数患者经过6个月的治疗后疼痛得到了明显缓解。
该研究为首个评估阿帕替尼单药在脊索瘤中疗效的研究,总体来看,阿帕替尼在晚期脊索瘤的治疗中显示出了良好的疗效和可控的毒副作用,是治疗晚期脊索瘤的可选方案。
阿帕替尼治疗肝癌
2020ASCO大会报道了阿帕替尼单药二线治疗晚期肝癌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III期AHELP研究,研究纳入了393例患者,按2: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阿帕替尼组(750mg,QD)和安慰剂组(750mg,QD)。
结果显示:阿帕替尼的中位总生存期为8.7个月,与安慰剂组的6.8个月相比显著延长;阿帕替尼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4.5个月,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9个月。同时,阿帕替尼组的客观缓解率达10.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5%。基于该研究,阿帕替尼也快速以1级1A类证据被纳入肝癌CSCO指南的二线推荐用药中。
阿帕替尼联合卡瑞利珠单抗治疗胃癌
在一项混合型研究中,纳入了25例经治的晚期胃癌患者,采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结果显示,5例患者达到PR,有效率为20%,DCR率为73%。中位OS为11.4个月。
阿帕替尼治疗鼻咽癌
2019ASCO学会报道了阿帕替尼治疗鼻咽癌的多中心II期试验,共纳入33例一线化疗失败后病情进展的鼻咽癌患者,给与阿帕替尼(500mg/d)治疗。
结果显示33例患者中,12例患者获得部分缓解(PR),ORR达36.3%。此外,6例(18.2%)患者出现疾病稳定(SD)且维持时间均≥5个月,疾病控制率(DCR)为54.5%。中位随访时间为14个月(范围1个月~22个月),患者的中位PFS为5.0个月[95%可信区间(CI)为2.3个月~7.7个月],中位OS尚未达到,1年OS率为83.1%。
与阿帕替尼相关的最常见的不良事件(1~2级)为高血压(42.4%)、手足综合征(54.5%)、蛋白尿(12.1%)和口腔溃疡(24.2%)。
通过研究数据可以证实,阿帕替尼对化疗后进展的晚期鼻咽癌患者疗效良好且安全性可控。后续有必要对化疗联合靶向治疗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与探索。
阿帕替尼联合卡瑞利珠单抗治疗经治晚期三阴乳腺癌
研究共入组了34例既往接受过三线以内系统治疗的晚期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并1:1随机接受阿帕替尼持续/间断给药联合卡瑞利珠单抗治疗。在28例疗效可评估患者中,持续给药组的ORR为47.4%,DCR为68.4%,未达到PFS;间断给药组则没有确认的ORR,DCR为44.4%,PFS为2个月。
阿帕替尼联合S-1双口服治疗晚期食管鳞癌
这项前瞻性研究纳入一线或多线化疗失败的晚期ESCC患者,患者接受阿帕替尼(250-500mg,po,qd)联合S-1(剂量基于体表面积)的治疗,每6周进行疗效评估。
从2017年3月到2018年5月,共入组患者15例,其中可评估患者10例。部分缓解率、疾病稳定率和疾病进展率分别为20%(n=2)、70%(n=7)和10%(n=1)。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高血压、乏力、手足皮肤反应、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和出血。主要3级毒副作用为手足皮肤反应(6.67%,1/15),蛋白尿(6.67%,1/15),白细胞减少(6.67%,1/15)和出血(6.67%,1/15)。
阿帕替尼联合S-1为一线或后线化疗失败的晚期转移性ESCC患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治疗选择,其初步疗效显著且毒性可耐受。这两种药物均为口服药,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未来需要扩大样本量开展进一步验证性研究。
阿帕替尼治疗骨肉瘤
在2016年3月~2017年6月间,共纳入了37例经标准治疗(甲氨蝶呤、顺铂、多柔比星和异环磷酰胺)失败后的复发或不可切除骨肉瘤患者(年龄≥16岁)。患者根据体表面积(BSA)每天接受750mg或500mg阿帕替尼治疗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
至末次随访,ORR为43.24%(16/37)(95%CI:27.10%~60.0%),4个月和6个月的PFS率分别为56.76%(95%CI:39.43%~70.84%)和36.77%(95%CI:21.48%~52.16%)。中位PFS和总生存期(OS)分别为4.50个月(95%CI:3.12~6.27)和9.87个月(95%CI:7.97~18.93)。
毒性反应导致用药剂量降低或中断给药的患者为25例(67.57%),最常见的3-4级不良反应包括气胸(5例,13.51%)、伤口不愈合(4例,10.81%)、腹痛(3例,8.11%)、低钾血症(2例,5.41%)以及胆红素升高、蛋白尿、高甘油三酯血症、手足皮肤反应、贫血各1例(2.70%)。试验过程中没有其他严重不良事件报告,没有出现治疗相关的死亡。
阿帕替尼是治疗进展性骨肉瘤的敏感药物,对于化疗失败的患者具有很高的响应率,对比其他TKI药物具有相似的缓解持续时间。阿帕替尼的不良反应在入组患者中可耐受。
阿帕替尼作为一种临床表现优异的中国原研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者在多个肿瘤领域对阿帕替尼单药、与化疗联合、与其他靶向治疗联合、与免疫治疗联合治疗进行了诸多探索,研究结果表现出了阿帕替尼极具前景的未来发展方向,相信随着后续更多III期临床研究的开展,阿帕替尼将为临床带来无限可能,在促进肿瘤领域进展中贡献中国学者的力量。
文章源自CPhI制药在线,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