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药物网
专一的癌症药物网

全国服务热线:400-700-0899

新闻中心分类

对抗“男性隐藏杀手”前列腺癌 早筛早诊早治是关键

发表时间:2021-12-02 20:20:00

  来源:新浪医药新闻


  全球范围内,前列腺癌已成为男性第二大常见恶性肿瘤,也是男性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五大常见原因。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前列腺癌新发病例数为141万例,死亡人数约38万。具体到我国,新发病例超11万人,死亡人数超5万人,前列腺癌防治形势十分严峻。


  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攀升,七成患者初诊即晚期


  与欧美国家相比,亚洲前列腺癌发病率较低,但呈现快速上升趋势,我国尤为明显。自2008年起该病已成为中国男性泌尿生殖系统第一大恶性肿瘤,且近年来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不断攀升,年均增长率超10%。据统计,2020年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约15.6/10万人,东部一线城市更甚,北京、上海和广州前列腺癌发病率分别为19.3/10万人、32.23/10万人和17.57/10万人,数据怵目惊心。


  对于其发病率迅速攀升背后的原因,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郭剑明教授解释,首先得益于我国医疗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许多“隐藏”的前列腺癌患者通过筛查获得确诊;其次,伴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部分人群饮食习惯逐渐西化,进食大量高脂、高热量食物,导致前列腺癌患病风险升高;另外,前列腺癌高发于50岁以上的男性群体,社会的发展使人均寿命不断延长,进而导致前列腺癌发病率增高。


  除了高发病率,我国前列腺癌还呈现出高死亡率现象。究其原因,与前列腺癌的发病特点及我国患者的就诊习惯、筛查体系有关。事实上,前列腺癌是个“慢性子”,进展相对缓慢,如能早期发现疾病,进行根治性切除手术,前列腺癌治愈率可达95%以上。若是通过腹腔镜内手术,还能保留前列腺的部分神经和控尿功能,患者在术后6个月~1年左右即可恢复。但是,我国初诊患者中近70%已处于局部晚期或广泛转移,这些患者无法接受局部的根治性治疗,预后较差,总生存率不高,死亡率居高不下。郭剑明教授认为,目前,适宜的前列腺癌筛查项目尚未被纳入常规体检,而很多人由于健康意识不足或费用问题未主动检查,因此无法及时发现疾病苗头。


  建议高危人群每年一次PSA筛查,及早遏制疾病进展


  不同于其他癌症,前列腺癌早期症状隐匿,不易被发现。随着肿瘤进展,患者会出现排尿困难、尿频、尿急、尿痛、尿不尽、尿潴留等症状,部分与前列腺增生症状相似,容易误诊或漏诊,导致很多患者在初次确诊时已属中晚期或局部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也正因此,该病被称为“男性隐藏杀手”。


  早筛、早诊、早治是提升前列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的有效方法。研究发现,推行前列腺癌筛查策略的国家,如日本,患者5年生存率迅速提升,平均每年提升约11.7%,5年生存率已达到93%,而我国每年提升仅3.7%,5年生存率仅为69.2%。因此,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提升我国前列腺癌患者总生存率意义重大。


  目前临床上前列腺癌的诊断方法主要有:直肠指检(DRE)、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影像学检查和前列腺穿刺活检。目前国内外指南推荐对高危男性进行PSA检测结合DRE进行早期筛查,对于阳性患者再采用活检确诊并判断分期。


  直肠指检是通过直肠壁检查前列腺中的坚硬或结块区域,是最为简单的方法。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查是测量血液中PSA的水平,PSA是目前最为敏感的前列腺癌肿瘤标志物,虽然正常人血液中也能检查出PSA,但是含量非常低,不超过4ug/L。PSA≥4ug/L定义为异常,一旦超过这个数值,建议转诊至具备相应资质的医院进一步确诊、治疗和随访。


  由于前列腺癌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因此建议年龄>50岁的男性、年龄>45岁且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年龄>40岁时PSA>1μg/L的男性,携带BRCA2基因突变且年龄>40岁的男性,每2年进行1次PSA筛查。若发现异常,再进行下一步检查。


  除此之外,日常生活中,中老年男性一定要留心排尿困难、尿痛、血尿、骨痛等症状,如果有以上不适感,要及时就医检查。同时还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抽烟、不酗酒,少吃高脂肪、高动物蛋白食物,多吃豆类以及蔬菜、水果,多饮水、少憋尿,还要加强锻炼,避免久坐。


  诺倍戈?亮相进博会,“双戈”联合保护男性“生命腺”


  对于确诊的患者而言,规范治疗是其长期生存的重要条件。据郭剑明教授介绍,前列腺癌是激素敏感型肿瘤,在该病治疗中,抗激素治疗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中雄激素剥夺治疗(ADT)是前列腺癌治疗的基石。不过,大多数患者最终仍会发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


  临床上,前列腺癌根据是否转移以及对激素相关治疗是否敏感,可分为四个阶段:非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非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以及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其中,非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nmCRPC)被认为是前列腺癌发展为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之前重要的特定临床阶段,是延缓疾病发生转移的关键治疗窗口。


  不过,约1/3的nmCRPC患者在单独使用ADT不到两年会出现转移,而一旦进入mCRPC阶段,预后极差,患者多存在骨转移并伴有显著的骨痛和病理性骨折,年全因死亡风险将由16%激增至56%,5年生存率则从56%降至3%,因此在nmCRPC阶段延缓转移对于推迟疾病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nmCRPC患者除了ADT治疗的不良反应外,通常没有其他自觉症状,生活质量良好。因此,nmCRPC的治疗目标除了延缓转移发生、延长患者总生存期外,同时还要维持患者的生活质量。


  nmCRPC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于2015年首次在国际指南(AUA/EAU指南)中明确了定义及诊断标准,但当时并无标准治疗方案推荐。2018年以后,国内外指南(AUA/EAU/NCCN/CSCO指南)一致推荐使用新型雄激素受体抑制剂(ARi)治疗nmCRPC患者。


  此次进博会上亮相的拜耳诺倍戈?(达罗他胺)即为新型ARi,该药于2021年2月获国家药监局批准用于治疗有高危转移风险的nmCRPC成年患者,通过三重机制阻断CRPC的进展,为患者带来显著生存获益。郭剑明教授介绍,诺倍戈?可显著延长无转移生存期达40.4个月,显著改善总生存,降低死亡风险达31%,同时,诺倍戈?血脑屏障通过性低,副作用少,减轻了治疗对患者日常生活带来的影响。目前,诺倍戈?已成为获得国内外权威指南Ⅰ级推荐(1A类证据)的nmCRPC治疗手段,该药的应用将助力中国患者更好地实现nmCRPC治疗目标。


  另外,2020年8月27日,拜耳另一款前列腺癌药物多菲戈?(氯化镭[223Ra]注射液)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用于治疗伴症状性骨转移且无已知内脏转移的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患者。ALSYMPCA研究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氯化镭[223Ra]注射液可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延迟首次症状性骨骼事件(SSE)的发生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安慰剂相似并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为骨转移CRPC患者带来三重获益。


  诺倍戈?和多菲戈?在中国的获批和应用,将使不同阶段CRPC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也将推动我国前列腺癌治疗进入新的十年。道阻且长,有“双戈相助”,前路可期!


相关资讯400-700-0899
网友热评400-700-0899
我要评论
相关产品400-700-0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