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药物网
专一的癌症药物网

全国服务热线:400-700-0899

新闻中心分类

2022安罗替尼&派安普利单抗重磅研究大盘点(上篇)

发表时间:2022-12-30 17:04:00

  2022年已进入尾声,这一年,正大天晴肿瘤创新药安罗替尼和派安普利单抗获得众多里程碑意义的突破。4月8日安罗替尼第5项新适应症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于进展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放射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RAIR-DTC)患者的治疗。而派安普利单抗用于一线治疗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至少经过二线化疗失败的转移性鼻咽癌两个适应症也进入CDE最后的审评阶段。安罗替尼与派安普利单抗在ASCO、WCLC、ESMO、CSCO、ESMOAISA、ESMOIO等多个肿瘤大会上持续发声,有130余项研究入选口头报告、壁报和摘要;另有十余篇研究发表于JournalofClinicalOncology(IF:50.717)、Hepatology(IF:17.298)、eClinicalMedicine(IF:17.033)、CellReportsMedicine(IF:16.988)、ClinicalCancerResearch(IF:13.801)、JournalforImmunoTherapyofCancer(IF:13.751)等国际权威肿瘤期刊。接下来,请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2022年度安罗替尼与派安普利单抗在肺癌、肉瘤、头颈肿瘤、血液肿瘤及基础研究领域的重要发声。


  非小细胞肺癌


  ▌AK105-302最终分析:派安普利单抗联合卡铂和紫杉醇一线治疗晚期鳞状NSCLC,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III期研究(2022ESMOIO,通讯作者:韩宝惠教授上海市胸科医院)


  研究回顾:本研究共纳入350例患者。ITT人群:派安普利单抗联合化疗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显著长于单纯化疗组(7.6个月vs.4.2个月,HR=0.44),12个月PFS(无进展生存期)率(37.1%vs.9.2%)和24个月PFS率(23.8%vs.5.9%)均显著高于单纯化疗组。PD-L1阳性人群:派安普利单抗联合化疗组与单纯化疗组,mPFS分别为8.1个月vs.4.2个月(HR=0.37)。两组中位总生存期(mOS)分别为NRvs.19.8个月(HR=0.55)。24个月OS(总生存期)率为61.1%vs.41.6%,30个月OS率为54.5%vs.29.2%。安全性:两组≥3级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事件(TEAEs)发生率为69.4%vs.69.7%,安全性可耐受。派安普利单抗联合紫杉醇加卡铂有望成为NSCLC一线治疗的新选择。基于此研究,正大天晴&康方生物已向NMPA提交晚期鳞状NSCLC一线适应症申请并获得受理,且被2022版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列为推荐治疗方案(II级推荐,1A类证据)。


  ▌SUNRISE:信迪利单抗联合安罗替尼对比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方案一线治疗转移性NSCLC,一项多中心、随机、开放标签、II期研究(2022ESMO,通讯作者:韩宝惠教授上海市胸科医院)


  研究回顾:本研究共纳入89例患者。安罗替尼联合信迪利单抗治疗组(A组)客观缓解率(ORR)为50.0%,化疗组(B组)ORR为32.6%。两组mPFS分别为10.8个月vs.5.7个月(HR=0.4)。A组具有更持久的疗效,中位缓解持续时间(mDOR)为16.3个月vs.6.2个月。A组和B组3-4级TRAEs发生率分别为11.6%vs.43.5%。B组2例患者因TRAE停止治疗,1例因TRAE死亡,A组未观察到停药或死亡事件。该初步中期分析显示,与化疗相比,安罗替尼联合信迪利单抗有潜力成为转移性NSCLC的一线治疗新选择。


  ▌安罗替尼联合多西他赛治疗先前接受免疫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及安全性的汇总分析(2022WCLC,通讯作者:邬麟教授湖南省肿瘤医院)


  研究回顾:对纳入73例(试验组43例,对照组30例)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数据进行分析。安罗替尼联合多西他赛(试验组)和多西他赛单药(对照组)mPFS分别为7.60个月vs.2.50个月(HR=0.28)。mOS尚未达到。ORR为34.88%vs.12.50%,DCR(疾病控制率)为93.02%vs.62.50%。两组≥3级TRAEs发生率分别为30.2%vs.16.7%。研究提示安罗替尼联合多西他赛治疗先前接受免疫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显示出更优的疗效且安全性可控,是一种具有更佳临床获益的治疗选择。


  ▌安罗替尼治疗未经全身系统化疗的晚期非鳞NSCLC老年患者的一项单臂、II期研究(2022WCLC,通讯作者:赵达教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研究回顾:本研究共纳入49例患者。mPFS为4.8个月,mOS尚未达到。ORR为5.9%,DCR为85.3%。最常见的1-2级不良事件(AEs)为高血压(26.5%)。≥3级TRAEs发生率为26.5%,以手足皮肤反应(8.8%)和高血压(5.9%)最为常见。研究表明安罗替尼对70岁以上未接受全身化疗的晚期非鳞状NSCLC患者安全有效。


  ▌FL-ALTER:安罗替尼联合吉非替尼对比安慰剂联合吉非替尼一线治疗EGFR突变NSCLC的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III期研究(2022ESMOASIA,通讯作者:张力教授/方文峰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研究回顾:本研究共纳入315例患者。安罗替尼联合吉非替尼组的mPFS明显长于吉非替尼单药组(14.75个月vs.11.20个月,HR=0.64)。确认的ORR为76.13%vs.64.52%。mDOR为12.48个月vs.9.46个月,HR=0.56。≥3级TEAEs发生率为49.68%vs.30.97%。研究表明安罗替尼联合吉非替尼治疗初治转移性EGFR突变NSCLC患者PFS获益显著,且安全性可耐受。


  ▌安罗替尼联合阿美替尼一线治疗EGFR突变NSCLC:一项II期研究(2022CSCO,通讯作者:陈华林教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研究回顾:本研究共纳入11例患者,其中脑转移7例(63.6%)。11例患者均达到PR,ORR为100%。7例脑转移患者颅内客观缓解率(iORR)为71.4%,颅内疾病控制率(iDCR)为100%。没有患者因不良反应停药。研究显示阿美替尼联合安罗替尼治疗EGFR突变NSCLC患者具有初步疗效及可耐受的安全性,且在脑转移患者中显示了初步疗效。目前研究正在持续开展中。


  ▌安罗替尼联合PD-1抑制剂有望使EGFR-TKI治疗失败的晚期NSCLC患者获益(2022WCLC,通讯作者:钟润波教授上海市胸科医院)


  研究回顾:本研究共纳入38例患者。mPFS为4.33个月,mOS为11.83个月。DCR为92.1%。3例患者因不良反应停药。研究表明安罗替尼联合PD-1抑制剂是EGFR-TKI耐药肺腺癌患者晚期治疗的一种有前景的方案。


  ▌安罗替尼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对比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单药治疗晚期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一项真实世界回顾性队列研究(TranslationalLungCancerResearch,IF:4.726,通讯作者:冯继锋教授/陈诚教授/王晓华教授江苏省肿瘤医院)


  研究回顾:本研究共纳入535例患者。相比ICIs单药治疗,安罗替尼联合ICIs治疗的mPFS显著更长(6.37个月vs.3.90个月),此外联合治疗可显著改善骨转移人群的mPFS(4.90个月vs.3.27个月)。联合治疗组的>3级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与ICIs单药组无明显差异(15.82%vs.9.04%)。研究表明安罗替尼联合ICIs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优于ICIs单药治疗,且整体安全性可控,可作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一种可行的治疗选择。


  ▌真实世界研究数据更新:安罗替尼治疗晚期NSCL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2022ASCO,通讯作者:褚倩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研究回顾:本研究共纳入347例患者。ORR和DCR分别为18.7%和84.7%。mPFS为6.3个月,mOS为12.2个月。任何级别的AEs发生率为15%,其中10例(2.9%)发生≥3级AEs。研究表明安罗替尼可显著延长PFS和OS,且安全性良好,对于真实世界中晚期NSCLC患者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治疗选择。


  小细胞肺癌


  ▌安罗替尼联合标准化疗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一项多中心、前瞻性研究(ACTION-2)(LungCancer,IF:6.081,通讯作者:韩宝惠教授/张岩巍教授上海市胸科医院,杨华平教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研究回顾:本研究共纳入86例患者。ORR为87.2%,DCR为97.7%,mPFS为9.0个月,mOS为19个月。≥3级AEs发生率为58.1%,严重TRAEs发生率为27.9%,无因AEs导致的死亡发生。研究提示安罗替尼联合化疗为ES-SCLC的初始治疗提供了一种新选择。


  ▌安罗替尼联合依托泊苷及铂类一线治疗ES-SCLC:一项单臂、II期研究(CancerMedicine,IF:4.452,通讯作者:杨华平教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研究回顾:本研究共纳入35例患者。mPFS为8.02个月,mOS为15.87个月,ORR为85.71%,DCR为94.29%。肝转移亚组mPFS和mOS分别为7.33个月和10.38个月,脑转移亚组mPFS和mOS分别为7.34个月和10.58个月。总体人群3-4级AEs发生率为40%,未发生5级AE。研究表明该联合方案能为广泛期SCLC患者带来PFS及ORR的临床获益,同时对肝转移和脑转移亚组患者亦有良好的疗效,且安全性可控。


  ▌安罗替尼作为三线及以上治疗短期复发性小细胞肺癌:一项随机、II期研究(ALTER1202)的亚组分析(FrontiersofMedicine,IF:9.927,通讯作者:程颖教授吉林省肿瘤医院)


  研究回顾:对短期复发(接受过至少2线化疗,3个月内疾病进展)的患者进行亚组分析,其中安罗替尼组67例患者,安慰剂组34例患者。相较安慰剂组,安罗替尼组显著延长患者PFS(4.0个月vs.0.7个月)和OS(7.3个月vs.4.4个月),ORR为4.5%vs.2.9%,DCR为73.1%vs.11.8%。安罗替尼组最常见的AEs是高血压(38.8%)、食欲不振(28.4%)和疲劳(22.4%),安慰剂组为γ-谷氨酰转肽酶升高(20.6%)。未发生5级AEs。研究表明安罗替尼作为三线及以上治疗可为短期复发性SCLC患者带来生存获益。


  ▌ES-SCLC三线及以上安罗替尼联合治疗方案对比分析(2022CSCO,通讯作者:程颖教授吉林省肿瘤医院)


  研究回顾:回顾性分析86例患者。安罗替尼联合PD-1抑制剂、联合紫杉醇、联合伊立替康的ORR分别为20%、10%、19.23%,mPFS三组分别为:6.5个月、4个月、4个月。安罗替尼联合PD-1抑制剂组无≥3级不良反应,安罗替尼联合紫杉醇出现4级骨髓抑制1例,3级1例;安罗替尼联合伊立替康出现3级骨髓抑制5例。研究提示安罗替尼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均优于安罗替尼联合化疗,在SCLC三线及以上治疗中值得进一步探索。


  ▌安罗替尼治疗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一项真实世界观察性研究(FrontiersinOncology,IF:5.738,通讯作者:樊慧杰教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回顾:本研究共纳入109例患者。安罗替尼单药一线后维持治疗的mPFS为6.3个月,mOS为16.7个月。安罗替尼二线治疗的mPFS及mOS优于三线及后线治疗(p=0.020,p=0.037)。在二线治疗中,安罗替尼联合化疗较单药显著延长PFS和OS。在三线及后线治疗中,安罗替尼联合化疗较单药治疗mPFS和mOS无明显改善。研究表明安罗替尼一线维持治疗SCLC初现疗效,二线治疗疗效优于三线及后线治疗,二线治疗中联合化疗优于单药。安罗替尼联合用药未明显增加安罗替尼相关毒性。


  肉瘤


  ▌安罗替尼联合表柔比星序贯安罗替尼维持一线治疗晚期软组织肉瘤的II期研究(ClinicalCancerResearch,IF:13.801,通讯作者:周宇红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研究回顾:本研究共纳入30例患者。6个月PFS率为60.8%,mPFS为11.5个月。ORR为13.3%,DCR为80%。mOS尚未达到。最常见的AEs主要为1级或2级,包括贫血(43.3%)、恶心/呕吐(40.0%)、乏力(36.7%)等。研究表明安罗替尼联合表柔比星序贯安罗替尼维持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软组织肉瘤患者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为该类人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


  ▌TQB2450联合安罗替尼治疗进展期软组织肉瘤的II期研究(ClinicalCancerResearch,IF:13.801,通讯作者:樊征夫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郭卫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研究回顾:本研究共纳入30例经组织病理学确认的进展期软组织肉瘤患者(其中12例为腺泡状软组织肉瘤(ASPS)),患者前线需接受过蒽环类药物治疗(ASPS和透明细胞肉瘤患者除外)。1例患者达到CR,10例患者达到PR,ORR为36.67%,DCR为76.67%,mPFS为7.85个月。mOS尚未达到。12例ASPS患者ORR可达75%,mPFS为23.06个月。3级以上TRAEs发生率为36.67%,其中最常见的为高甘油三酯症(10.00%)和γ-谷氨酰转移酶升高(6.67%)。未发生5级TRAEs。研究表明TQB2450联合安罗替尼治疗ASPS显示出潜在的疗效,治疗其他亚型肉瘤同样具有获益趋势,且安全性可耐受。


  ▌安罗替尼在儿童肢体早期进展骨肉瘤治疗中的作用(2022ASCO,通讯作者:王臻教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研究回顾:本研究共纳入11例患者。其中9例患者在新辅助化疗期间局部进展。接受2周期安罗替尼联合一线化疗后患者肿瘤缩小且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所有患者均行保肢手术。术后化疗4-6个周期,mDFS为12个月。2例行根治性手术后出现复发或转移的患者持续接受至少8个周期的标准安罗替尼联合一线化疗,PFS分别为6个月和8个月。肿瘤缩小率为54.55%,DCR为72.73%。与安罗替尼相关的不良反应为鼻出血(72.72%)和口腔溃疡(9.09%),停药后缓解。研究表明安罗替尼联合一线化疗可缩小肿瘤,提高早期进展骨肉瘤患儿保肢率,延缓术后复发和转移患儿的病情进展。安罗替尼联合一线化疗安全性可耐受,有望成为早期进展骨肉瘤治疗的新策略。


  甲状腺癌


  ▌安罗替尼治疗不可切除T4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回顾性研究(2022ASCO,通讯作者:李志辉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研究回顾:本研究共纳入22例患者。ORR为68.2%,DCR为95.5%。8例肺转移患者ORR为75%。平均肿瘤缩小率为42.1%。大多数AEs为1级或2级。研究表明安罗替尼治疗不可切除T4甲状腺乳头状癌显示出抗肿瘤活性,且安全性可耐受。


  ▌安罗替尼治疗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及探索SUVmax作为预后因子的研究(2022ASCO,通讯作者:郑飞波教授青岛市立医院)


  研究回顾:本研究共纳入9例患者。8例患者接受安罗替尼治疗后Tg平均下降74.8%,达“生化部分缓解”标准。6例患者共15个靶病灶(TLs),TL平均缩小比例为28.7%,ORR为50%,DCR为100%。所有用药患者所出现AEs的严重程度均未超过2级。高代谢组(TLSUVmax27.9)3个疗程后的Tg平均下降比例为83.25%,低代谢组(TLSUVmax<7.9)3个疗程后Tg平均下降比例为16.11%,两组结果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证实安罗替尼治疗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的疾病控制率高。SUVmax可作为安罗替尼用于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治疗效果的预测指标。


  头颈鳞癌


  ▌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安罗替尼一线治疗CPS≥1的复发或转移性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一项前瞻性、II期研究(2022ESMOASIA,通讯作者:石远凯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研究回顾:本研究共纳入15例患者。ORR为46.7%,DCR为100%。mPFS和mOS尚未达到。最常见的TRAE为高血压(25%)。未出现TRAEs导致的治疗中断。研究表明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安罗替尼一线治疗复发性或转移性头颈鳞癌显示出令人鼓舞的抗肿瘤活性,且安全性可控。


  ▌派安普利单抗联合安罗替尼治疗一线铂类化疗失败后的复发或转移性头颈鳞癌:一项单臂、多中心、II期研究(2022ASCO,通讯作者:石远凯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研究回顾:本研究共纳入38例患者。ORR为34.2%,DCR为76.3%,mPFS为8.35个月。mDOR尚未达到。TRAEs发生率为89.47%,主要为高血压(28.95%)和甲状腺功能减退(28.95%),≥3级TRAEs发生率为39.47%。研究表明派安普利单抗联合安罗替尼治疗一线铂类化疗失败后的复发/转移头颈鳞癌具有潜在疗效,且安全性可控。


  鼻咽癌


  ▌安罗替尼联合TP化疗序贯同步放化疗治疗局晚期鼻咽癌的II期研究(2022ASCO,通讯作者:陈晓钟教授浙江省肿瘤医院)


  研究回顾:本研究探讨了安罗替尼联合诱导化疗(IC)后同步放化疗(CCRT)治疗鼻咽癌伴液化性坏死的疗效和安全性。共纳入34例患者,IC治疗后,79.4%的患者的原发病灶和淋巴结病灶获得缓解;6周CCRT治疗后,100.0%的患者原发病灶缓解,97.1%淋巴结病灶缓解。鼻咽液化性坏死的发生率为58.8%,共有51处坏死病灶。IC和CCRT治疗后,坏死病灶分别有56.9%和80.4%达到完全缓解。最常见的3级AEs为黏膜炎和白细胞减少。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安罗替尼联合诱导化疗和CCRT治疗局晚期鼻咽癌液化性坏死具有良好的疗效和耐受性。


  ▌派安普利单抗、吉西他滨联合或不联合安罗替尼一线治疗转移性鼻咽癌的II期研究(2022ASCO,通讯作者:陈晓钟教授浙江省肿瘤医院)


  研究回顾:本研究共纳入17例患者。随机入组3个队列,A队列(派安普利单抗+安罗替尼+吉西他滨+顺铂)、B队列(派安普利单抗+吉西他滨+顺铂)、C队列(派安普利单抗+安罗替尼+吉西他滨),3个队列的确认的ORR分别为80%、80%、100%。最常见的≥3级AEs为白细胞减少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研究表明派安普利单抗联合吉西他滨和安罗替尼一线治疗晚期转移性鼻咽癌具有良好的疗效和耐受性。


  ▌安罗替尼治疗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的II期研究(2022ASCO,通讯作者:蔡清清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研究回顾:本研究共纳入39例患者。DCR为77.8%,ORR为22.2%。ITT人群的mPFS为5.7个月,mOS为23.9个月。最常见的任意级别TRAE为手足综合征,未发生治疗相关死亡。研究表明安罗替尼单药治疗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患者可能为一种有前景的选择,生存获益良好,且毒性可耐受。


  脑胶质瘤


  ▌安罗替尼治疗复发性高级别胶质瘤的II期研究的更新结果(2022ESMO,通讯作者:戴慧教授杭州市肿瘤医院)


  研究回顾:本研究共纳入26例患者。ORR为42.3%。DCR为88.5%。mPFS为8.3个月,6个月PFS率为64.9%。mOS尚未达到。安罗替尼相关不良事件主要为1级或2级,3级AEs发生率为23.1%。研究表明安罗替尼治疗复发性高级别胶质瘤显示出令人鼓舞的抗肿瘤活性且耐受性良好。


  ▌安罗替尼联合STUPP方案治疗新发胶质母细胞瘤的II期研究(2022ASCO,通讯作者:陈媛媛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研究回顾:本研究共纳入33例患者。mPFS为10.9个月,mOS为18.7个月。1年PFS率为45.5%,1年OS率为72.7%。所有患者均完成同期治疗,未发生3-4级AEs。研究表明安罗替尼联合STUPP方案治疗新发胶质母细胞瘤获益显著,安全性良好。


  ▌安罗替尼联合替莫唑胺治疗复发脑胶质瘤(2022ASCO,通讯作者:陈群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回顾:本研究共纳入21例患者。ORR为81%,DCR为95.2%,mPFS为13.2个月,6个月PFS率为60.0%。3级AEs发生率为28.6%,未发生4级AEs或治疗相关的死亡。研究表明安罗替尼联合替莫唑胺治疗复发脑胶质瘤具有良好的疗效和耐受性。


  淋巴瘤


  ▌AK105-201:派安普利单抗治疗复发或难治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R/RcHL)的I/II期研究长期随访结果(2022SITC,通讯作者:朱军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研究回顾:本研究共纳入94例患者。ORR为90.6%,mDOR为31.6个月,mPFS达33.2个月,mOS尚未达到。预估的18个月和36个月OS率分别为100%和96.1%。12.8%的患者发生治疗相关严重不良事件(SAE)。仅有4例(4.3%)患者发生了3级irAE。未报告4级或5级irAE。未观察到新的安全性信号。研究表明派安普利单抗单药治疗R/RcHL患者显示出较高的有效率及较持久的缓解时间,且安全性良好。本研究前期数据也于2022年7月发表于FrontiersinOncology杂志(IF:5.738)。基于此研究,派安普利单抗获2022版CSCO淋巴瘤诊疗指南(I级推荐,2B类证据)和CSCO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临床应用指南(I级推荐,1A类证据)推荐,用于治疗R/RcHL患者。


  ▌派安普利单抗联合RMA(利妥昔单抗、甲氨蝶呤和阿糖胞苷)治疗新诊断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初步结果(2022ASH,通讯作者:徐卫教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回顾:本研究共纳入11例患者。中期评估时(3个周期后),7例患者达到CR(完全缓解),总缓解率(ORR)为70.0%。其中,6例完成了6个周期的治疗,最终评估时所有患者均达到CR。5例患者发生3级或4级AEs。研究表明派安普利单抗联合RMA诱导治疗在新诊断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中达到了极好的缓解,血液学毒性可控。


  基础研究


  ▌安罗替尼通过促进血管正常化诱导T细胞炎性肿瘤微环境,增强PD-1抑制剂在神经母细胞瘤中的疗效(ClinCancerRes,IF:12.53,通讯作者:赵强教授/李龙教授天津市肿瘤医院)


  研究回顾:本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神经母细胞瘤(NB)同源小鼠肿瘤模型、流式细胞术、RNA测序和免疫荧光等技术探讨了安罗替尼对NB免疫微环境及系统免疫的影响。研究表明安罗替尼通过抑制NB血管生成,并促使肿瘤血管正常化,使免疫细胞粘附分子和趋化因子及其受体表达增强,导致免疫效应细胞的浸润增加、功能增强;安罗替尼和PD-1抑制剂联合治疗逆转了T细胞的早期耗竭。PD-1抑制剂和抗原提呈增强了CD4+T细胞的激活,形成了血管正常化和肿瘤免疫微环境重塑的正反馈回路,从而延长了血管正常化的“窗口期”,最终诱导NB同源小鼠肿瘤消退。


  ▌派安普利单抗,一种经Fc段改造的IgG1亚型PD-1单抗,可提升疗效且降低irAEs的发生率(FrontiersinImmunology,IF:8.786,通讯作者:李百勇博士康方生物研发部)


  研究回顾:派安普利单抗作为一种IgG1亚型的PD-1单抗具有更稳定的结构,其通过Fc段改造消除与FcγR及C1q的结合,避免Fc效应的产生;且与PD-1蛋白N-58糖基化位点存在多重相互作用,使其与PD-1的解离更加缓慢,对T细胞的活化更充分。派安普利单抗≥3级irAEs的发生率为3.2%,导致治疗终止的irAEs发生率是1.9%,未出现4-5级的irAEs。现有临床不良事件的统计结果提示其相较于传统的PD-1单抗可能具有更好的安全性特征。


  ▌基于群体药代动力学数据探索派安普利单抗更长间隔的给药方案(2022AACR,通讯作者:焦顺昌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回顾:本研究对派安普利单抗的替代给药方案(200mgQ3W和400mgQ6W)进行了群体药代动力学(PPK)建模和模拟,并与200mgQ2W给药进行了比较。模拟结果显示,三种给药方案的药物暴露量(Cmin、Cmax、AUCss)会有一定水平的波动,但不会影响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派安普利单抗长周期给药有望给患者带来良好的生存结局及可控的安全性。


  总结


  砥砺深耕,履践致远。2022年安罗替尼与派安普利单抗,在肺癌、肉瘤、甲状腺癌、头颈鳞癌、鼻咽癌、脑胶质瘤和淋巴瘤领域多次荣登国内外大会舞台以及国际权威期刊,荣膺7+项口头报告、70+项壁报和摘要交流以及10+篇国际权威期刊论文。此外,安罗替尼与派安普利单抗也不断在消化道肿瘤、乳腺癌、妇科肿瘤、泌尿系统肿瘤等领域中积极求索,并且大放异彩。诚邀您一起期待安罗替尼与派安普利单抗年终大盘点之下篇!


  文章源自医学界肿瘤频道,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资讯400-700-0899
网友热评400-700-0899
我要评论
相关产品400-700-0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