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要点解读
以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BiTE)为代表的免疫治疗在成人和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白血病专家委员会、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淋巴瘤专家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组成的专家组成员基于国内外循证医学证据和应用经验,制定了《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并于2024年9月发表于在《中华血液学杂志》,该共识由马军教授、王建祥教授、吴德沛教授和黄晓军教授作为通讯作者。
肿瘤在全球范围内仍是严重危及人类健康的疾病,尤其ALL,成人新诊断患者长期生存率为30-50%,复发及难治性患者中位总生存仅2-6个月。近年来,基于T细胞的癌症免疫治疗在一些患者中展示出了很亮眼的成果,包括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BiTE等。
贝林妥欧单抗是基于BiTE技术平台开发的免疫疗法,也是目前全球获批用于治疗成人及儿童ALL双特异性CD19导向的CD3 T细胞衔接分子。贝林妥欧单抗有着全新的抗肿瘤机制:它与B细胞表面的CD19和T细胞表面的CD3结合,介导T细胞与肿瘤细胞间免疫突触的形成、上调细胞黏附分子、产生细胞水解蛋白、释放炎性细胞因子并促进T细胞增殖,从而定向裂解CD19阳性肿瘤细胞。贝林妥欧单抗在ALL的临床研究中显示出较高的抗肿瘤活性,开启了ALL免疫治疗新时代。
本《共识》详细阐述了贝林妥欧单抗的作用机制和临床特性,为临床工作者更深入地了解BiTE应用于ALL提供了重要参考。
贝林妥欧单抗在成人和儿童ALL人群中开展了多项高质量的全球多中心临床研究。贝林妥欧单抗在大型III期对照研究中证实,对成人一线和R/R ALL患者均带来的生存获益显著优于标准化疗,并在全球获批用于1岁以上CD19阳性初治B-ALL患者的巩固治疗。同时,将贝林妥欧单抗用于初治患者诱导治疗阶段的临床试验正在开展过程中,目前已披露的数据提示早期血液学和分子学缓解率较化疗方案显著更优。
贝林妥欧单抗目前已在国内获批用于儿童ALL,为儿科临床工作者带来了安全有效的武器,同时也为ALL患儿带来了新的希望。国际上,将贝林妥欧单抗加入或替代部分化疗巩固应用于初治儿童或青少年的研究方案都提示了良好的早期疗效获益,国内协作组也在协作组方案中积极加入贝林妥欧单抗,期待这些研究的长期随访结果。
在《共识》中,我们详细介绍、解读了贝林妥欧单抗多项关键临床研究的数据,以期为同道们提供全面了解贝林妥欧单抗在不同人群和治疗阶段应用的参考。
2020年底贝林妥欧单抗在国内获批成人适应症,次年8月正式在国内上市,2022年4月份顺利获批儿童适应症。从贝林妥欧单抗进入中国市场已有3年,本《共识》结合国内医疗环境资源特点,详细阐述了BiTE的临床应用管理方法、如何评估患者治疗情况并安排院外或门诊输注、用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如何处理用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
虽然总体而言,相比于化疗和其他免疫疗法贝林妥欧单抗的安全性更优,但是临床工作者仍需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来扎实掌握这一新药临床应用和管理的特点,为广大患者带来治疗结局。
随着国内医生用药经验的不断累积,部分同道已经在思索如何让BiTE应用于更多类型的患者,本《共识》亦介绍了国际上的探索性研究,抛砖引玉,以期为有条件和想法的医生提供更多启发,共同推动ALL治疗的进步。
同类文章排行
- 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要点解读
- 有3种癌症复发率很高 千万不要大意
- 山东:8月共报告法定管理传染病26种63914例,死亡44人
- 不同的肿瘤结构和微环境影响乳腺癌脑转移发生发展
- 放下奶茶的年轻人在咖啡中寻找“健康”
- 袁芃教授:HERA试验探索性分析为HR阳性、HER2阳性乳腺癌卵巢功能抑制提供新的治疗证据
- 小伙肺上感染久治不愈,一查竟是“镜面人”
- 陆舜团队发布肺癌临床研究成果:奥希替尼为不可切除肺癌患者死亡风险降低8成
- 5年生存率近87%!NEJM:治疗“最毒”乳腺癌,新辅助免疫联合方案最终数据揭晓
- 放疗新希望:铜死亡纳米胶囊激发全身免疫,攻克癌症复发难题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