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ALK阳性肺癌患者治愈之路背后的“中国速度”
2025年3月1日,由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与广东省临床试验协会/中国胸部肿瘤研究协作组(GACT/CTONG)主办的“第22届中国肺癌高峰论坛”于广东广州召开。本届论坛的主题为“肺癌新型治疗的机遇与挑战”,围绕这一主题,数十位专家一同深入探讨了抗体偶联药物(ADC)、双特异性抗体、基因治疗和细胞治疗等创新性疗法在肺癌领域的应用现状与未来趋势。
您在本次肺癌高峰论坛上报告了“早期ALK阳性肺癌患者治愈之路的“中国速度”,您认为“中国速度”背后的关键推动因素有哪些?未来ALK阳性肺癌领域的研究方向将会有哪些新的探索?
赵军教授:
非小细胞肺癌中的ALK阳性患者属于相对小众的人群,其发生概率在所有肺癌患者中不到5%。对于中国这个人口大国而言,尽管较高的肿瘤患病率给我们带来了沉重的医疗负担,但这也为临床研究提供了相对理想的条件。
推动学术发展和临床研究的进程不仅依赖于国家政策的支持,还依靠研究平台的搭建以及研究团队的能力和效率。例如,吴一龙教授牵头的ALINA研究,是一项针对ALK阳性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术后辅助治疗III期临床研究。在这项研究中,即便是针对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这样一个少见的患者群体,也收集到了大样本的数据,并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临床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除了ALK阳性相关的研究之外,未来在中国和全球范围内针对罕见靶点的研究也有望取得更为突出的进展。这一切不仅得益于中国庞大的人群基础,还归功于药监部门、伦理委员会和政策审批的持续优化,各种有利的政策为新药创新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同类文章排行
- 早期ALK阳性肺癌患者治愈之路背后的“中国速度”
- NMPA批准度伐利尤单抗联合化疗用于可切除NSCLC围手术期治疗
- 吃鸡危害大易患3种癌?想长寿,这6种肉要少吃
- 腰疼竟是癌前变兆!“钥匙孔”手术拆解胰腺隐形炸弹
- 中国科学家破解细菌与肿瘤“对话”
- 每分钟全球有4名女性确诊这种癌症
- 研究揭示癌症转移的内在原因
- 购物小票能致癌吗
- 越来越多人得癌症,医生提醒做饭4个坏习惯别再犯!
- 肺癌症状不单一,这些表现或是癌症信号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