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治疗席卷肺癌战场,但治疗道路依然复杂
在2025年国际肺癌学会(IASLC)肺癌靶向治疗会议上,专家们不断强调:肺癌靶向治疗技术复杂程度越来越高。随着越来越多靶点和药物的出现,医生为患者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变得更加困难。
但与此同时,治疗手段的多样性也意味着能给患者带来更多希望。这种矛盾也正是现代肿瘤医生面临的巨大挑战。
转移性肺癌治疗:高反应率仍难治愈
对转移性肺癌患者来说,初始治疗选择多,但选择最佳方案并不简单。针对EGFR、ALK、ROS1、RET和NTRK等靶点的靶向药物已广泛应用,因其反应率超过75%,且耐受性良好,通常被作为首选治疗。然而,这些药物并非万能,治疗持续时间有限,没有真正的“治愈”效果。
目前,关于肺癌治疗最有说服力的数据来自EGFR靶点。如果在靶向治疗基础上联合标准化疗,随机临床试验显示,患者的肿瘤缓解期和无进展生存期均有所改善。部分医生质疑无进展生存期是否是最佳治疗目标,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的马克·G·克里斯博士认为,防止复发的意义远超这些数字。
癌症复发:患者心理与治疗的沉重打击
癌症诊断时,患者往往经历剧烈的恐惧和焦虑;而使用像奥希替尼、劳拉替尼这类高效且耐受好的靶向药物时,这些负面情绪有所缓解。然而,一旦癌症复发,这些情绪会卷土重来,对患者造成毁灭性的心理打击。
复发形式复杂且不可预测,可能是脑转移。据统计,即便使用奥希替尼,约15%的患者脑内仍会出现新的肿瘤灶,造成严重后果。此外,骨转移或其他类型的复发同样影响生活质量。我们无法预知下一疗法的效果,也无法保证会带来长期益处。
以EGFR为例,患者在使用奥希替尼后如果病情进展,接受化疗的无进展生存期大约只有6个月,总生存期约15个月。如此短暂的缓解期显然不足以让医生和患者满意。
联合化疗:提升治疗持久性的有效尝试
鉴于目前靶向药物单独使用的局限性,马克·G·克里斯博士强烈建议将化疗纳入治疗方案。奥希替尼联合化疗的临床数据具有较高可信度,虽然其他靶向治疗联合方案的数据较少,但已有试验显示这一策略可显著延长患者缓解期和生存期。
当然,治疗方案必须个体化制订,充分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意愿,与患者和家属保持良好沟通尤为重要。尤其是在EGFR突变患者中,目前已有坚实的数据支持联合治疗。
未来方向:阻止癌症发展,守护患者希望
肿瘤学界对此仍存在争议,但基于复发对患者的毁灭性影响和治疗不可预测性,医学者们必须竭尽全力阻止病情进展。未来的研究需要解决波及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耐药的新挑战,探索联合和序贯治疗,更加精准有效地管理肺癌。
文章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同类文章排行
- 靶向治疗席卷肺癌战场,但治疗道路依然复杂
- “里程碑式”乳腺癌药物卡帕塞替尼获批,减缓无法治愈的乳腺癌扩散!
- 20%至25%患者一年内死亡!新研究揭示III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风险和影响因素
- 史上较强ROS1靶向药来了! 一线PFS超45个月, 耐药患者也可用
- 新一代双特异性抗体Acasunlimab与PD-1阻断剂的协同作用,强化抗肿瘤免疫
- 传言CT检查会致癌?真假分不清,胃癌患者都听懵了!原来真相是......
- 为何胃肠道肿瘤用TILS效果不好?刚刚通过将TILS联合PD-1解决了这个问题!
- 癌症药物网:您身边的用药科普专家,打造优质、安全、便捷、专业的用药指导服务
- 癌症药物网:以患者为中心,共筑抗癌希望之路
- 癌症药物网:16年深耕,专业肿瘤药物咨询与服务引领者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