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肺癌患者不容忽视!
发表时间:2021-06-01 20:28:00
据报道,高血压是恶性肿瘤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发病率在癌症患者中高达37%[1]。另外,高血压患者的癌症发病率也比普通人群更高,且癌症本身及癌症的治疗会增加高血压的发生率。
作为一个慢性病,高血压会严重影响人体的内环境及免疫力,极易让体内的癌细胞死灰复燃。如果肺癌患者在治疗期间有合并高血压的发生,一定要引起重视。今天科普君就带大家理一理癌症和高血压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如何进行防治。
高血压与癌症之间的“相爱相生”
说起高血压和癌症,这两者间确实一直有着“理不清,道不明”的多重关系,“相爱相生”造成了不同的影响。
01、高血压增加患癌风险
高血压会增加患者的患癌风险,如:男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前列腺癌的风险较高,女性高血压患者发生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偏高,且肾癌的发生风险也显著提升。
遗憾的是,关于高血压增加患癌风险的机理迄今尚不明确,目前有两种较为主流的猜想,一是高血压会引发细胞凋亡失调,因此造成癌症;另一是高血压患者的血管紧张素II增多,刺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产生,从而增加了癌症相关的血管生成[2]。
02、癌症增加高血压风险
癌症也影响着高血压,癌症同样会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一些特定癌症,如肾细胞癌(高血压发病率超过75%),肝细胞癌、肺癌等均有较高的高血压发病率。这是因为癌细胞会产生过量肾素、血管紧张素原、血管紧张素I等血管收缩剂,从而造成血压升高[3]。
03、癌症治疗引发高血压
另外,高血压也是癌症治疗中常见的副作用,下面科普君为觅友们罗列下癌症治疗引发高血压的常见情况。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抑制剂治疗癌症时容易引发高血压。VEGF抑制剂类药物有助于阻断肿瘤的血流供应,帮助缩小或根除癌症。
目前最常用的治疗癌症的VEFG抑制剂是贝伐珠单抗,2004年获FDA批准,经贝伐单抗治疗的癌症患者高血压发病率为17-80%,多发生于治疗早期。其发生机理为,VEGF抑制剂引发内皮功能障碍,导致血管扩张剂(如一氧化氮)和血管收缩剂之间的不平衡,影响血管重塑,造成毛细血管稀疏,引发血栓性微血管病,此外还可能引起交感神经失调,从而导致高血压的发生。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引发高血压的概率为17-47%,这类药物包括索拉非尼、仑伐替尼等。此类药物治疗癌症的机理为中断下游VEGF信号通路,从而抑制血管生成来发挥作用。此类药物引发高血压的原理与VEGF抑制剂原理相似,即造成血管扩张剂减少,导致血管阻力增加。
烷化剂类药物包括环磷酰胺、顺铂等,常用于治疗淋巴瘤、白血病、头颈部癌症等。烷化剂治疗癌症的高血压发病率为36-50%,因为烷化剂会造成血管内皮损伤、内膜厚度增加和血管重塑异常等情况。此外,此类药物具有肾毒性,容易造成钠潴留,从而增加高血压的发病率。
除上述几类药物外,类固醇类药物、免疫抑制剂类、蛋白酶抑制剂类等,均会一定程度造成血压升高,其机制为血管内皮损伤、钠潴留、血管扩张剂和收缩剂失调等。其他治疗方式,包括放射性治疗,也具有增加高血压患病率风险,因为放射治疗可能导致肾动脉狭窄,从而引发高血压。
癌症相关性高血压的危害
高血压是公认的心力衰竭和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同时,也会增加中风、心脏病和其他血管疾病的死亡风险。
对于癌症患者,高血压的存在,特别是控制不佳的高血压,显著增加化疗引起的心肌病和心力衰竭的风险,影响癌症的治疗,也加剧了患者的死亡风险。因此,防控高血压症在癌症治疗中非常重要。
对于癌症相关性高血压,应防患于未然
高血压症的预防,对于普通人来说,就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合理饮食、规律锻炼、定时体检等。高血压具有一定遗传性,可根据亲属判断自己是否属于高血压易发人群,采取策略进行规避,如清淡饮食、适量运动等。
对于癌症患者来说,除了和普通人一样的预防外,应在确定癌症治疗方案前应对血压进行连续监控,以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例如,血压<130/80mmHg的癌症患者才建议采用VEGF抑制剂进行癌症治疗。在实施治疗方案后,对血压的监控应达到每周2-3次,血压应维持在小于140/90mmHg。
对于治疗后出现高血压的患者,应及时给予药物合并治疗,可使用的药物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如赖诺普利;钙通道阻滞剂,如氨氯地平;血管素II受体阻滞剂,如氯沙坦;利尿剂,如氢氯噻嗪等。
若在治疗途中(多发生于VEGF抑制剂治疗),患者出现严重高血压或高血压危象,应及时停止癌症治疗,进行降压治疗,后续更换癌症治疗方案,并对血压进行监控。
关于癌症与高血压之间的那些事儿就说到这里。希望通过本文,大家对于癌症和高血压之间的关系能够多一层了解,癌症患者应注重防护,配合医护人员,将高血压的发生率降至最小。
文章源自肺癌康复圈,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