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手术后吃靶向药预防癌症复发
精准医疗时代,靶向药物的应用已经逐渐普及。不少肿瘤患者都将靶向药作为“救命稻草”,却不知靶向药虽然“神奇”,可以让肿瘤患者减轻痛苦、延长生存期,但并非每个肿瘤患者都能使用。而且,无论是哪种靶向药,都达不到治愈的效果。
上海市胸科医院副院长韩宝惠指出,早发现早治疗依旧是肿瘤防治的第一线。靶向治疗在临床上的应用的确越来越多,但靶向药物要起作用,关键还得有“靶点”。
以肺癌为例,在中国,大约一半的非小细胞肺腺癌患者存在EGFR基因突变阳性,这个突变就是“靶点”。也就是说,肺癌患者中,只有“EGFR基因突变阳性”的患者用靶向药才能获益。相反,没有靶点,即便放出去的是生物导弹也没有靶子可打。
如今,肺癌已是中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新增肺癌病人约60万,是癌症死亡原因之首。随着肺癌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一代、二代、三代靶向药物接连问世。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包含EGFR和其他三个受体在内的ErbB家族的失控与肺癌的发生和恶化密切有关,针对EGFR及ErbB家族受体的靶向治疗药物应运而生。
一代靶向治疗药物是针对EGFR受体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二代靶向治疗药物是ErbB家族抑制剂,除了EGFR,它可以抑制整个ErbB受体家族,且抑制作用不可逆。不可逆的意思就是找到一个靶点打上去,位子就站稳了,不会被解脱。另外,二代药抑制的位点相对多,既兼顾了常见的突变类型,也兼顾了少见和罕见的类型。比方说HER-2基因突变以及其他少见的EGFR的突变。
三代靶向治疗药物则是在患者接受一代或二代靶向药治疗之后、且出现了特定的耐药基因T790M突变后使用。
一、二、三代药物的使用顺序,不是单纯的一代没用了用二代、二代没用了用三代。目前,一代和二代靶向药都可以用于患者的初始治疗,两者不分先后。
药越来越多,患者的迷惑和误区也跟着多起来。针对具有“靶点”,可以使用靶向药物治疗的患者,韩宝惠教授直言,网络上、患者群中流传的一些“经验之谈”并不靠谱,有些甚至会延误患者治疗。
【误区】
澎湃新闻:靶向药是“救命草”,越晚用越好?
韩宝惠:错,治疗原则是要把最好的、最有效的,放在最前面。
在门诊接触患者,有不少患者认为靶向药会耐药,能不用就先不用,等到最后没办法了再说。其实,并非只有靶向药才会出现耐药反应,任何方法都存在耐药的情况,化疗的耐药性比靶向药物出现得更快。
因为肿瘤细胞很聪明,治疗了一段时间,一些敏感的肿瘤细胞被杀死了,耐药的细胞就成为了主体,治疗就会失控,这时候就要调整方案。
临床的治疗原则是要把最好的最有效的放在最前面,而不是等到后面产生耐药后再用。因为,一开始就把肿瘤细胞最大限度地抑制和杀死,可以大幅度地减少耐药细胞的产生。如果一开始先用普通的药,就等于是给细胞时间培养耐药性,整体的治疗效果反而会受影响。
澎湃新闻:靶向药混着吃可以减缓耐药反应?
韩宝惠:同步治疗和交替治疗的研究显示,“混着吃”不增加疾病控制时间,反而可能缩短甚至诱发耐药。
任何一种治疗方法的推荐或者进入指南,都需要有循证医学依据。这个循证医学证据需通过随机对照研究得出结,而不是患者之间的经验之谈或者口口相传。
面对耐药反应,老百姓最直接的想法是就是“混着吃”,可这并没有科学依据,这种用法在国际上也已经证实是不成功的。
治疗要系统、规范,老百姓不要凭自己的想象用药,得不偿失。
澎湃新闻:肺癌手术后吃靶向药能预防复发?
韩宝惠:这种说法不专业。有这方面研究,但研究结果还不足以改变临床实践。
晚期肺癌不开刀。早、中期肺癌可以开刀,但术后也要根据不同的分期采取不同的措施。Ⅰ期的患者,无论是IA还是I-B,术后都不主张任何其他治疗。既然肿瘤已经开干净了,治疗只会带来毒副反应和安全隐患,同时还降低生活质量,使免疫功能下降。
不是说开完刀就一定要用药,包括靶向药物。现在国际上所有的研究对ⅠA、ⅠB、ⅡA期术后用靶向治疗的证据都是不充分的。
当然ⅢA期,也就是肺癌中期患者术后理论上的确还有肿瘤负荷,可能还会有一些没有清除干净的肿瘤细胞。如果检测出患者的确是EGFR基因阳性,符合靶向治疗,那么,服用靶向药物是否可以预防肿瘤复发?这是还在研究的课题,目前的研究结果还不足以改变临床实践,也就是说,临床上并没有术后服用靶向药物预防肿瘤复发的做法。
目前的标准治疗,依旧是适合人群的术后辅助化疗。主要针对的是ⅡA、ⅡB、ⅢA期的术后辅助化疗。
同类文章排行
- EGFR 阳性 III 期不可切除肺癌治疗进展
- 阿替利珠单抗在中国获批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三周年
- 中国肺癌靶向治疗新药重要研究进展
- dostarlimab-gxly获批用于治疗dMMR复发或晚期子宫内膜癌
- retifanlimab获批用于转移性或复发性局部晚期默克尔细胞癌
- 晚期前列腺癌PSMA诊疗一体化治疗新格局
- 达拉非尼联合曲美替尼获批!BRAF V600E突变型低级别神经胶质瘤患儿迎来首个全身治疗方案
- 莫博赛替尼为EGFR ex20ins突变NSCLC患者带来生存突破
- 从T-DM1纳入医保,看HER2+乳腺癌规范化诊疗
- 腹膜转移癌拥有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