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免疫治疗有望改变头颈癌整体疗效
每年的7月27日是“世界头颈癌日”。全球而言,每年头颈癌新发病例30万左右。按照头颈癌的病灶部位,又分为口腔、口咽、下咽、喉,还包括其他相关部位。因为头颈癌涉及众多器官或者功能,所以治疗涉及面非常广泛,包括各个科室,就外科而言,包括口腔外科、耳鼻喉科外科及头颈外科。另外,头颈癌也是放射治疗积极参与的一种瘤种。
上海市东方医院肿瘤医学部副主任兼一期临床试验中心主任郭晔教授表示,随着医疗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抗癌新技术、新药物,特别是免疫治疗的问世,让很多晚期癌症患者实现了带瘤生存,并向着无瘤生存目标努力,癌症管理进入慢病化发展趋势。同时,不少患者因为疾病进展或复发、手术治疗等因素,造成了面容和外观的缺损、发音和吞咽的障碍等,是亟待攻克的临床难题。
郭晔教授强调,免疫治疗前移是肿瘤治疗的重要趋势。海内外多项相关研究表明,当患者刚刚得病或者发现早期病变的时候,包括口腔癌的癌前期病变患者,就采用免疫治疗阻止进展或恶化;或者在患者免疫功能相对良好的时候,能够促进或者体现出免疫治疗的疗效,才有望改变头颈癌整体的免疫治疗效果。
复发转移是头颈癌临床治疗的难点之一。虽然很多早期头颈癌通过外科手术或者放射治疗是能够根治的,但事实上超过半数甚至2/3的患者会进展到复发转移阶段。基于国外的数据,通过手术、放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已经有15%~20%的患者活过五年,虽然不能定论这些患者能够被治愈,但是帮助这部分患者达到了长期生存的阶段。很显然,免疫治疗已经改变了头颈癌复发转移的整体疗效。近些年,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为代表的肿瘤免疫治疗药物陆续在国内获批适应证,投入临床使用。
已经明确的是,烟草和酒精是头颈癌主要的高危因素。近年来出现一些新的致癌因素,比如病毒影响,包括由EB病毒寄生导致;一些扁桃体或者口咽肿瘤证明是人乳头瘤状病毒引起的。此外,嚼食槟榔也是导致口腔肿瘤高发的因素。下咽癌和进食高度白酒有关联。
与普通人群相比,头颈癌患者的生活质量会由于疾病过程、治疗及其持续时间而下降。患癌后不同阶段出现的身体、情绪和社会经济问题,也进一步导致了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恶化。研究表明,大多数患者在社交场合常感到不安。头颈癌对患者的心理与社会影响巨大且不可磨灭。故而,处于恢复期的患者重返社会后,更需要来自社会、家庭及社区支持系统等多方面的关注,渴望治疗之余的关爱和人文关怀。
文章摘自网络,侵删
同类文章排行
- 读懂常见恶性肿瘤细胞的倍增时间,谋定而后动制定自己的治疗方案!
- 重磅!四抗ADC,来了!
- PD-L1抑制剂联合个体化肿瘤新抗原疫苗PGV001治疗尿路上皮癌!
- 来了解一下下一代肺癌免疫疗法以及进展情况
- “冻死”癌细胞!空调开低,抑制肿瘤生长!胃癌患者记得做好这3件事
- ROS1抑制剂己二酸他雷替尼斩获FDA重磅上市批准!
- 化疗联合抗PD-1或抗PD-L1治疗晚期PD-L1阴性鳞状细胞肺癌有效吗?
- 支气管洗涤液上清液作为新型液体活检标本,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基因组分析的价值
- 靶向治疗饮食红黑榜!吃错一口药效减半,这份救命饮食指南速存!
- 对多种肿瘤有效的DB-1310,EGFR阳性肺癌有效率44%,生存期显著延长!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