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湿着头发睡觉 会让癌症风险飙升?
最近有一则消息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这条消息声称如果“湿着头发睡觉”,会让一种致癌微生物在头皮上大量繁殖,而这种微生物又可以让癌症风险飙升。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湿着头发睡觉,真的能导致癌症吗?真相其实和这条消息的结论相去甚远……
先说结论,马拉色菌是人体皮肤表面正常的寄生菌,喜欢潮湿环境,但头发湿未必就会大量产生马拉色菌。此外该研究并没有提到胰腺癌中的马拉色菌是来自头皮,马拉色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正常情况下,它会与人们和平共处。
目前也没有任何研究证明,肿瘤生长与头皮上的真菌有关。这个流言只是借助“潮湿”这个共同因素,将湿头发和癌症联系了起来。
湿发睡觉致癌 这个流言是怎么来的?
如果打开这篇文章,可以发现作者煞有其事地拿出了一篇 2019 年的《自然》杂志论文作为依据。这篇论文本身倒没有什么毛病:作者们发现一些肿瘤的癌变过程,往往伴随着微生物的失调。
通过研究,他们发现胰腺导管腺癌和真菌有着密切联系——和正常的胰腺组织相比,罹患这种癌症的患者的肿瘤,其中真菌的水平会增加大约 3000 倍!
从分析上看,这些真菌中明显富含马拉色菌属(Malassezia)的成员。为了了解这些真菌和癌症发病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人员们又进一步探索了背后的机理。
他们发现如果杀死这些真菌,那么在小鼠的癌症模型中,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类似的,如果将这些真菌移植到小鼠的疾病模型里,则可以加速癌变的过程。
根据这些发现,研究人员们表示这些病原真菌可以通过某种分子机制,促进胰腺导管腺癌的发生。这项研究能够发表在《自然》杂志上,当然说明了它的严谨和靠谱。
但这和“湿着头发”有什么关系呢?这则消息并没有给出明确的证据,只是说马拉色菌喜欢潮湿的环境,而刚洗完的头发,当然也很潮湿。也就是说,仅仅是借助“潮湿”这个共同因素,这则消息的作者就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把湿头发和癌症关联到了一起。
为什么说这则消息不靠谱?
如果我们仔细阅读了《自然》这篇论文,会发现马拉色菌促进癌症发展的方式,实在很难和头发挂起钩来。
论文的作者们做了一个实验,用荧光蛋白标记了真菌,让它们在显微镜下能发出明显的光亮。通过这种方式,他们发现真菌能从肠道“跑到”胰腺位置,对肿瘤产生促进作用。
同作为消化道的成员,真菌的这种运动可以说是邻居间的串门。而要从潮湿的头发跑到胰腺,那要花的功夫可就大多了。另外关于潮湿会滋生马拉色菌,也没有看到明确的支持性证据。
如果要说什么因素能促进这种真菌生长,脂肪倒是一种必需的营养,这也能解释为啥这种细菌常常会造成皮肤感染——它们喜欢皮肤上分泌的油脂。也正因为如此,不管头发潮湿不潮湿,一个普通人脑袋上的马拉色菌数量都可以高达数千万。如果按照这则消息中的逻辑,每个人的致癌风险恐怕每时每刻都在飙升。
如何正确理解一则癌症研究?
这个一看就充满疑点的消息,之所以还能爆火,或许也说明了普通民众对于癌症研究的不了解,经常会根据自媒体的一面之词相信那些夸张的结论。说到如何正确理解癌症研究,或许要分成几点来说,一个就是关于某种物质会致癌的研究,这也包括了本文中提到的马拉色菌。
通常来讲,要证明某种物质致癌,还是需要比较充分的证据——不仅需要在动物研究中找到其致癌的机理,也需要在人体中确认同样的致癌机制。
回到《自然》的这篇论文,大部分研究工作其实都是在小鼠疾病模型中进行的,而为了模拟人类的癌症,这些小鼠本身就经过了许多改造,具有一定特殊性。在这些小鼠中观察到的结果,并不能简单外推到人类之中。至于人类会不会受影响,也还需要更多,更长久,更深入的研究证实。
另外一类癌症研究,可能是和癌症的治疗有关。比如什么时候能让癌症消失,又或者科学家造出了能治疗好癌症的药物。如果我们对这些研究进行细分,会发现它们同样大多出自动物实验,甚至是细胞研究。
医药产业里有这么几句话,一句是说“如果人类的生理和老鼠一样,那癌症早就被治疗好了”。这句话说明动物研究中的积极成果,并不总是能延展到人类身上。至于细胞研究,则距离更远了。一句开玩笑的话是这么说的:“如果有人和你说某种药物能杀死癌细胞,记住,开水也能。”
能杀死癌细胞的药物,并不一定会在人体中奏效。它可能很容易被人体降解,或者无法触及深埋在组织中的肿瘤,或者毒性太强,不适合人类使用等。这些流言之所以会出现,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一些媒体报道会采用夸大的语言来吸引眼球。在某种意义上,这些故事看完权当一乐更合适。
毕竟全世界范围内,每年诞生的癌症新药多也就十几二十款,可见理解癌症,治疗癌症有多么不易。如果隔三差五就有一个“重磅”癌症消息出炉,那多半没有它声称的那么重磅。
总结尽管这则流言煞有其事地说湿头发会让马拉色菌大量繁殖,并且搬出《自然》的论文来证明马拉色菌可以促进癌症的发展,但“头发湿就会大量产生马拉色菌”这个大前提就未必成立。
相反,无论头发是干是湿,每个正常人头上都有不少这类真菌。更何况,《自然》杂志的研究发现,如果要促进胰腺癌发生,微生物必须从肠道移动到胰腺部位。这两个部位和头发也相去甚远。放眼未来,如果遇到简单的生活习惯就会导致癌症之类的新闻,我们可以先判断下内容是否言之有据,还是仅仅在催生焦虑。
如果新闻闭口不谈研究的动物模型,不谈样本大小,不谈研究本身的局限,不谈因果性和相关性的区别,不谈结论不可以无限外推,那么我们在阅读这类新闻时,心里就要留个心眼,防止被骗。
当然,如果不放心,我们大可去咨询医生等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他们的回答,显然更具有权威性。
文章摘自网络,侵删
同类文章排行
- 经常湿着头发睡觉 会让癌症风险飙升?
- 医保目录新增20余个抗癌药,目录外ADC全军覆没,国产PD-1全部续约,一款创新药仅降价1.9%
- DS-8201新适应症加速拓展!晚期HER2胃癌治疗格局生变?
- 多发转移、复发,晚期癌症怎么治?
- 嗅沟脑膜瘤是前颅底脑膜瘤吗?嗅沟脑膜瘤选择开颅还是内镜?
- 钱文斌/高基民团队发布第四代CAR-T临床试验数据,为晚期淋巴瘤患者带来持久缓解
- 益生菌抗癌?柳叶刀子刊:补充这种益生菌,抑制肝癌,还改善肠道健康
- 减少喝酒或戒酒可降低口腔癌和食管癌等癌症风险
- 胶质瘤复发、放射性坏死、假性进展有何区别?——影像学如何评估
- 松果体区胶质瘤是良性还是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