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诊早治办公室主任陈万青:避免23种致癌因素可降低40%的癌症
发表时间:2019-05-06 20:07:00
癌症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想远离癌症首先要先了解致癌因素,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科学防癌,关于这一点健康界采访了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癌症早诊早治办公室陈万青主任。
陈万青主任先给我们介绍了一下癌症的来源,他说,癌症英文名字叫Cancer,来源于拉丁语得“crab(螃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发现人体内有种肿物能在体迅速生长,并在扩散红会伸出手指一样得触角,形似螃蟹,因此描述这种肿物为蟹状,在英文种逐渐演变为cancer。肿瘤像周边的脏器或者组织的倾斜是癌症的一个特性。
陈万青主任提到,我们国家的癌症负担越来越重,根据最新的肿瘤登记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新发的癌症病例为392.9万例,死亡233.8万例。随着我国人口的激增和老龄化进程的加剧,这一数字可能还会继续增加。自2005年后,我国陆续启动了各类早诊早治项目,有效改善了某些癌肿的生存率和显著降低了我国癌症的死亡率。
从根本上降低我国人群的癌症负担,必须将重点着落于一级预防。世界卫生组织提出通过有效预防,三分之一的癌症完全可以避免,因此,提高我国人民的健康意识,改变不良的生活发那个是,降低相关危险因素的暴露水平是预防癌症过程中的重中之重。
23种可预防的致癌因素
陈万青主提到,共有5大行为因素与癌症相关,再细化就是23种可预防的致癌因素。
五大致癌因素的年龄趋势
关于五大致癌因素的年龄趋势,陈万青主任一一做了说明。
首先是行为因素,陈万青主任提到老年组人群在行为因素中可归因癌症死亡人数比例较高,男性中最高峰出现在50-54岁,女性中最高峰在65-69岁,这反映出行为因素对人体的作用是逐渐累积的。比如说吸烟肯定是时间越长累积的风险越高,
第二是,感染性因素,陈主任说30-54岁的男性和女性均具有较高的归因比例,最高峰在35-39岁。。
第三是饮食因素和环境因素,这两个因素可归因比例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第四是代谢因素,男性和女性归因比例最高峰所在年龄分别为40-44岁和50-55岁;并且在50岁之前,这一比例在男性种高于女性,而在50岁之后,这种模式发生了逆转,即女性高于男性。
男女主要致癌因素不同
陈主任提到,虽然有23种致癌因素,但是男女主要致癌因素又有明显不同。男性危险因素种排第一位的是主动吸烟,占归因死亡人数的35.9%;第二位的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第三位的是水果摄入不足。女性危险因素钟排在第一位的是水果摄入不足,占归因死亡人数的15.6%;排在第二位的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排在第三位的是主动吸烟。
各省市的首要致癌因素
在我国,31个省的疾病负担不一样,导致癌症的归因因素也不一样,但总体而言,吸烟是最明确的一个危险因素,尤其是男性,31个省市自治区男性风险最高的第一位的都是吸烟。女性不太一样,有14个省排在第一位的是水果摄入不足,7个省市是乙肝病毒的感染,有6个省市是吸烟,3个省市是体重的超重,有1个省是HBV。
积极预防降低风险
我们了解了主要的危险因素,下一步我们就要主动防癌,科学防癌。陈主任提到,有一些因素避免不了,比如性别、年龄、家族遗传史和种族等。对于这些有不可控的危险因素的这些人更应该关注自己的健康,定期的查体。
另外五大类的生活方式,我们需要调整,尽量能够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要膳食平衡、戒烟戒酒、保持健康体重、控制病毒感染、预防日晒等。如果积极预防,降低23种致癌因素,中国将会减少45.2%的癌症死亡。因此,我觉得这个研究非常有意义,对于我们个人来讲,认清我们自己的危险因素暴露的情况,有针对性的去防癌、抗癌,就能够达到一个降低发癌的风险。
最后,陈主任说我们最理想的状态是不得癌。因此,通过危险因素的避免,比如说戒除不良的饮食习惯等,可以实现癌症的预防。
文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