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发布一篇论文报告,美国杜克大学癌症研究所开发的基因重组脊髓灰质炎病毒疗法(PVSRIPO),显著改善了复发性胶质瘤患者的长期生存。这项医学新进展,也在6月26日挪威举行的第22届脑肿瘤研究与治疗国际会议上同步发布。 对于WHO分级为IV级的复发性恶性胶质瘤,脊髓灰质炎病毒疗法治疗病例(61例)对比历史对照匹配病例(104例): 延长了中位总生存期(OS):12.5个月对比11.3个月。 显著改善2年生存率:21%对比14%,提高近1倍,自治疗第二年,两组OS曲线开始明显分离,PVSRIPO疗法优势显现。 3年生存率优势更加明显:21%对比4%,提高了4倍,随时间推移OS曲线进一步分离,PVSRIPO疗法优势进一步显现。 安全性方面:所有PVSRIPO治疗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肿瘤专业质控中心主任、国家癌症中心主任赫捷介绍,随着我国医疗质量和诊疗能力的提升,某些肿瘤的五年生存率已高于美国等发达国家。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肿瘤专业质控中心主任、国家癌症中心主任赫捷介绍,随着我国医疗质量和诊疗能力的提升,某些肿瘤的五年生存率已高于美国等发达国家。 五年生存率是医学界为了统计癌症病人的存活率,比较各种治疗方法的优缺点,采用大部分患者预后比较明确的情况作为参考的统计指标。 五年生存率系指某种肿瘤经过各种综合治疗后,生存五年以上的比例。用五年生存率表达有其一定的科学性。某种肿瘤经过治疗后,有一部分可能出现转移和复发,其中的一部分人可能因肿瘤进入晚期而去世。转移和复发大多发生在根治术后三
最近小编的朋友圈被刑侦法医题材网剧《骨语》刷屏,禁不住诱惑的小编也加入到追剧的队伍中。这一看不得了,两集一个案件的紧凑节奏完全把小编吸引住了。剧中人物朴实,没有光鲜亮丽的"小时代"生活,有的只是一次次现场取证,专业剖析。行业剧有了专业的表达,"骨语"是他们最后的遗言。 《骨语》剧中的案子接连不断,有很多案件令人毛骨悚然。在第25集中出现了秋水仙碱杀人事件,那么什么是秋水仙碱,它真的能毒死人吗,秋水仙碱有哪些临床价值?我们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 秋水仙碱,又名秋水仙素,是从欧洲的百合科植物秋水仙的球茎中分离出的一种生物碱,我国西南部分省份的山慈菇中也含有该物质,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选择性抗炎作用,为高效的抗痛风药。 秋水仙碱的毒性 秋水仙碱本身的毒性较小,但其在体
肿瘤细胞能够改变代谢以迎合它们对大分子的需求,支持细胞的快速增殖同时解决氧化应激问题。转录因子YY1(yin yang 1)在多种肿瘤类型中发生表达上调,该分子对肿瘤细胞增殖和转移至关重要,但到目前为止YY1在肿瘤细胞代谢重编程中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很好的了解。 最近来自重庆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YY1能够调节戊糖磷酸途径中的一个关键限速酶,帮助肿瘤细胞进行代谢重编程,该研究提示YY1能够以多种方式促进肿瘤发育,为靶向YY1开发癌症治疗新方法提供了重要信息。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YY1通过激活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改变肿瘤细胞代谢,G6PD是戊糖磷酸途径中的关键限速酶。通过刺激戊糖磷酸途径,YY1增强核苷酸和DNA的合成,降低细胞内活性氧簇(ROS)的水平并通过提供NADPH促进细胞的抗氧化
如今,越来越多的医生都通过刺激患者的免疫系统来帮其对抗癌症,日前,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Medicin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巴塞尔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方法来预测患者接受癌症疗法的成功率。 免疫疗法能够改变患者的免疫系统从而帮助其攻击癌细胞,要么摧毁癌细胞,要么阻止癌细胞生长,但这种疗法仅在一小部分患者身上有作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阐明了如何更好地预测哪些患者会对疗法产生反应,哪些患者对疗法并没有反应。关键在一种名为PD-1的蛋白质,其位于人类免疫细胞表面,直到最近研究人员才发现,PD-1或是癌细胞的致命弱点,因为癌细胞能够吸附该蛋白,从而保护其免于患者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我们也可以认为,癌细胞穿上了一身迷彩服,而免疫疗法就能够阻断癌细胞的吸附位点,以便免疫细胞能够发现癌
受体酪氨酸激酶是癌症的重要驱动因素。除了基因的异常改变,野生型受体酪氨酸激酶的异常激活也会促进癌症进展。但是受体酪氨酸激酶如何促进前列腺癌,隐藏其中的机制目前仍然不明确。最近来自美国贝勒医学院的华人科学家Ping Yi等人发现一种泛素化修饰能够导致受体酪氨酸激酶活性异常促进前列腺癌转移。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受体酪氨酸激酶上发生的非降解功能泛素化修饰能够调节其激酶活性促进受体酪氨酸激酶介导的前列腺癌转移。TRAF4是一个E3泛素连接酶,在发生转移的前列腺癌中高水平表达。研究人员发现TRAF4介导的泛素化修饰是调节RTK介导的前列腺癌转移的重要因素。 研究进一步发现受体酪氨酸激酶TrkA作为TRAF4靶向泛素化修饰的一个底物能够促进癌细胞的侵袭,并且抑制TrkA活性可以阻止TRAF4依赖性的细胞
近日,《美国医学会杂志》子刊JAMA Oncology发布了一篇全球癌症负担报告,2006至2016年十年全球癌症病例增加28%,很大程度上与人口增长和人口老龄化有关。无论肿瘤的发病率、死亡率,还是致残率,不同国家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其中,最不发达国家的增幅最大。这提示:加强规划癌症预防和广泛普及癌症医疗可及性,对于全球实现医疗公平性以及实现对癌症等非传染病控制目标而言,至关重要。 全球范围内,癌症蔓延以及其他非传染性疾病威胁,已经引起了广泛重视。2017标志着全球致力于控制癌症过程中的又一个里程碑。2017世界卫生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世界卫生大会(WHA),通过一项癌症防控新决议,提出当下迫切需要作出重点努力,以实现如下两个重大卫生健康目标: 2011年联合国关于《非传染性疾病预防和控制政治宣言》中
近日,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杂志(JNCI)》发布了一篇论文报告,美国癌症协会、哈佛大学、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以及全球其他20余家医疗机构的医学科学家们,基于超万人大样本数据提示,人体内循环维生素D水平与结直肠癌风险呈负相关性。 女性体内维生素D水平升高,结直肠风险显著降低,男性维生素D水平升高,结直肠癌风险呈现降低趋势,但无统计学显著性。 预防结直肠癌风险最理想的维生素D水平在75-100nmol/L,略高于美国IOM指南推荐维持骨骼健康达标的维生素D水平。 众所周知,维生素D具有维持骨骼健康的作用。而维生素D对于预防癌症方面,科学家推测其可能通过与细胞生长和调节有关的多种途径,来降低结直肠癌的风险。然而,现有这方面关联性,尚未获得一致性的相关证据。 本次JNCI报告中,研究人员收集了欧美亚17个队列
美国制药巨头默沙东(Merck & Co)近日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受理Gardasil 9(加卫苗,9价重组人乳头状瘤病毒疫苗)的一份补充生物制品许可(sBLA)并授予了优先审查资格,其处方药用户收费法(PDUFA)日期为2018年10月6日。该sBLA旨在寻求批准扩大Gardasil 9的年龄适应症,用于27-45岁的男性和女性,预防由该疫苗所涵盖的9种HPV类型引起的某些癌症和疾病。 与任何已上市HPV疫苗相比,Gardasil 9覆盖了数量最多的HPV类型,继16型和18型HPV之后,该疫苗所涵盖的额外5种HPV类型是世界范围内导致宫颈癌的最常见类型。7种高危型HPV(16、18、31、33、45、52、58)导致了约90%的宫颈癌病例以及约80%的宫颈高度病变
胶质瘤是最常见也最恶性的脑癌,其中具有一小群干细胞样细胞(被称作癌干细胞),目前研究表明这群细胞介导了胶质瘤的复发以及治疗耐药性。 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化(EMT)诱导因子Zeb1与脑胶质瘤起始、侵袭及耐药性有关,但是研究人员对Zeb1如何在分子水平发挥功能以及它调节哪些基因并不清楚。 而近日来自葡萄牙IGC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发现,和传统认为EMT因子是转录抑制因子的观点相反的是,Zeb1与胶质瘤干细胞基因表达的激活和抑制都有关系。转录抑制需要Zeb1直接结合DNA,而通过WNT信号通路效应因子Lef1间接招募至调节区域则会导致基因激活,而这并不依赖于Wnt信号。 而有一些被Zeb1激活的脑胶质瘤基因被认为是与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相关的介导因子,包括鸟苷酸交换因子Prex1,。Prex1表达上调意味着脑胶质
国内第一个PD-1类抗癌药物上市,历史性突破! 2018年6月15日,对中国的肺癌患者而言,这一天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因为就在这一天,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批准了欧狄沃(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nivolumab injection)上市!
2018年6月1日-5日,一年一度的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在芝加哥隆重召开。医脉通在ASCO现场对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张小田教授进行了采访,张教授就胃癌领域的进展进行了详细介绍。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与其他实体肿瘤一样,抑癌基因的失活和癌基因的激活也会在结直肠癌发育和进展过程中出现。最近有研究发现一个新的肿瘤抑制因子,LACTB,能够抑制肿瘤进展,但是该分子在结直肠癌中的功能和临床意义仍然没有得到深入了解。最近来自南京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对LACTB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及机制进行了研究,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Oncogene上。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LACTB在结直肠癌中显著下调,究其原因是因为其启动子发生甲基化和组蛋白去乙酰化,这与结直肠癌的转移和晚期临床阶段存在相关性。LACTB低表达的结直肠癌病人其整体生存情况更差,并且研究人员还认为LACTB是可以预测不良结果的独立诊断因子。 研究结果表明在体外过表达LACTB能够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和
CCGA研究是一项前瞻性、多中心的观察性研究,中期分析结果为血液检查将来能够检测到早期肺癌提供了证据。今年ASCO年会上,来自美国哈佛医学院的Geoffrey R. Oxnard博士介绍了该研究(Abstract LBA8501)
2018年6月1日-5日,一年一度的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在芝加哥隆重召开。医脉通在ASCO现场对浙江省肿瘤医院王晓稼教授进行了采访,王教授就乳腺癌领域的相关进展进行了详细介绍。
许多创新免疫疗法尚未通过人体临床试验验证,疗效不确定,更谈不上医保负担。但癌症患者甘愿为此一线生机而冒险试药,哪怕没有达到预期疗效,哪怕一贫如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