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宋坤/孔北华/首都医科大学苗劲蔚发现HPV是外阴癌的重要风险因素,接种疫苗或许至关重要
人乳头瘤病毒(HPV)DNA和p16INK4a阳性在外阴癌和外阴上皮内瘤变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该研究旨在检测全球外阴癌和外阴上皮内瘤变中HPVDNA和p16INK4a阳性的汇总患病率。
2023年3月15日,山东大学宋坤,孔北华及首都医科大学苗劲蔚共同通讯在LancetOncology在线发表题为“PrevalenceofhumanpapillomavirusDNAandp16INK4apositivityinvulvarcancerandvulvarintraepithelialneoplasia:asystematicreviewandmeta-analysis”的研究论文,在这项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中,研究人员检索了PubMed、Embase和Cochrane图书馆数据库,检索了1986年1月1日至2022年5月6日发表的研究,这些研究报告了组织学证实的外阴癌或外阴上皮内瘤变中HPVDNA或p16INK4a阳性或两者均存在的情况。至少纳入了5个病例的研究。采用随机效应模型检验外阴癌和外阴上皮内瘤变中HPVDNA和p16INK4a阳性的汇总患病率,并根据组织学亚型、地理区域、HPVDNA或p16INK4a检测方法、组织样本类型、HPV基因型、发表年份和诊断时年龄进行分层分析。
该研究发现HPV16和HPV33在外阴癌和外阴上皮内瘤变中的高患病率,强调了九价HPV疫苗接种在预防外阴肿瘤中的重要性。此外,本研究强调了HPVDNA和p16INK4a双阳性在外阴肿瘤中的潜在临床意义。
外阴癌是一种严重的妇科恶性肿瘤,约占女性生殖道癌症的5%。外阴鳞状细胞癌是外阴癌最主要的组织学亚型,占所有病例的90%以上,包括角化、非角化、基底样、疣状癌,根据2020年世卫组织女性生殖器肿瘤分类标准,可进一步归类为HPV相关或HPV非依赖性外阴鳞状细胞癌。
外阴癌前可出现外阴上皮内瘤变,分为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和分化型外阴上皮内瘤变。感染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PV)是外阴癌和外阴上皮内瘤变的一个公认原因。此外,低风险HPV基因型,如HPV6和HPV11,已被确定为外阴癌和外阴上皮内瘤变的潜在原因。
肿瘤组织中HPVDNA的存在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检测,包括PCR或杂交捕获。将HPVDNA整合到宿主基因组中可能导致肿瘤抑制蛋白p16INK4a的过表达,该蛋白可以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到,已被提出作为持续性HPV感染的替代标记物。HPVDNA和p16INK4a的联合检测已被提出作为诊断口咽鳞癌中真正HPV驱动肿瘤的越来越可靠的方法。
外阴癌中特定HPV基因型的汇总患病率,按地理区域划分(图源自LancetOncology)
自之前的荟萃分析发表以来,已有大量相关研究发表。因此,该研究旨在提供外阴癌和外阴上皮内瘤变中HPVDNA的汇总流行率的最新数据,并检查p16INK4a阳性的流行率,包括总体和根据不同HPV状态。此外,该研究估计了外阴癌和外阴上皮内瘤变中HPVDNA和p16INK4a双阳性的患病率。
在这项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中,研究人员检索了PubMed、Embase和Cochrane图书馆数据库,检索了1986年1月1日至2022年5月6日发表的研究,这些研究报告了组织学证实的外阴癌或外阴上皮内瘤变中HPVDNA或p16INK4a阳性或两者均存在的情况。至少纳入了5个病例的研究。采用随机效应模型检验外阴癌和外阴上皮内瘤变中HPVDNA和p16INK4a阳性的汇总患病率,并根据组织学亚型、地理区域、HPVDNA或p16INK4a检测方法、组织样本类型、HPV基因型、发表年份和诊断时年龄进行分层分析。
该研究检索了6393个搜索结果,其中6233个因重复或应用了纳入和排除标准而被排除。该研究还从参考文献列表的手动搜索中确定了两项研究。162项研究符合纳入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的条件。HPV在外阴癌中的患病率(91项研究;n=8200)为39.1%(95%CI为35.3-42.9),外阴上皮内瘤变(60项研究;N=3140)为76·1%(70·7~81·1)。外阴癌最主要的HPV基因型为HPV16(78.1%[95%CI73.5-83.2]),其次是HPV33(7.5%[4.9-10.7])。同样,HPV16(80.8%[95%CI75.9-85.2])和HPV33(6.3%[3.9-9.2])也是外阴上皮内瘤变中最主要的两种HPV基因型。外阴癌中类型特异性HPV基因型在地理区域的分布存在差异,HPV16在不同地区存在差异,大洋洲的患病率较高(89.0%[95%CI67-99.5]),南美洲的患病率较低(54.3%[30-77.4])。
p16INK4a在外阴癌患者中的阳性率为34.1%(95%可信区间为30.9~37.4;52个研究;N=6352),外阴上皮内瘤变患者为65·7%(52·5~77·7;23个研究;N=896)。此外,在HPV阳性外阴癌患者中,p16INK4a阳性的患病率为73.3%(95%CI为64.7-81.2),而HPV阴性外阴癌患者的患病率为13.8%(10.0-18.1)。HPV和p16INK4a双阳性在外阴癌中的发生率为19.6%(95%CI为16.3~23.0),在外阴上皮内瘤变中的发生率为44.2%(95%CI为26.3~62.8)。大多数分析具有较大的异质性(I2>75%)。
总之,该研究发现HPV16和HPV33在外阴癌和外阴上皮内瘤变中的高患病率,强调了九价HPV疫苗接种在预防外阴肿瘤中的重要性。此外,本研究强调了HPVDNA和p16INK4a双阳性在外阴肿瘤中的潜在临床意义。
中国癌症药物网药师温馨提醒:患者要在医生的建议下选择癌症药物进行治疗,更多药物详情请咨询中国癌症药物网药师,全国统一免费服务热线:400-700-0899,肿瘤专科药师为您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用药指导。
文章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同类文章排行
- 山东大学宋坤/孔北华/首都医科大学苗劲蔚发现HPV是外阴癌的重要风险因素,接种疫苗或许至关重要
- 我国胃病患者达1.2亿!当心:身体出现这5个信号,胃病可能变胃癌!
- 30分钟内清除癌细胞,达到治愈癌症的效果,竟然是真的!
- 抗体-药物偶联物:精准制导尿路上皮癌的“生物导弹”
- 不仅晚期患者可以享受靶向治疗的红利 靶向降级让更多患者可手术!
- 姑息治疗并非“临终关怀”,浅谈肝癌姑息治疗面对的障碍
- 肝癌患者应该避免或摄入哪些营养物质?
- 聚焦肿瘤治疗不良反应——放化疗引起的口腔粘膜炎“不容小觑”
- LAG-3与PD-1进军免疫耐药,联手后逐渐摆脱LAG-3单药低谷
- 惊!新一款KRAS基因靶向药D-1553,疾病控制率达90%!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