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永前教授团队:ASCT序贯CAR-T细胞治疗为原发难治DLBCL伴TP53突变患者带来持续缓解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一种异质性的恶性淋巴瘤,约30%-40%患者出现原发难治或复发进展。原发难治DLBCL患者是预后特别差的高风险人群,2年OS率为24%,中位OS为7.1个月。对于部分复发难治DLBCL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可能是潜在的治疗方法,但高危亚组(如原发难治患者)从ASCT中获益有限,需要不同的治疗方式。CD19 CAR-T细胞治疗是一种新型治疗策略,可改善复发难治淋巴瘤患者的结局。RELIANCE研究显示,对于预后较差的复发难治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输注瑞基奥仑赛注射液(后文简称:瑞基奥仑赛)可获得良好且持久的缓解。
TP53突变是CAR-T细胞疗法的不良预后因素之一,伴有TP53突变的LBCL患者CAR-T疗效更差。ASCT与CAR-T细胞治疗的强强联合被证实显著改善了TP53突变的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治疗效果。近日,贾永前教授团队治疗了一例原发难治DLBCL伴TP53突变患者,经ASCT联合CAR-T细胞治疗后已获得6个月的完全缓解。进一步证实了CAR-T细胞疗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复发难治DLBCL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一般情况
患者,女性,31岁。2022年12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大便颜色加深,伴发热、盗汗,伴心悸,伴呕吐、纳差,无咳嗽、咳痰等不适。胃镜病理标本诊断:考虑非霍奇金淋巴瘤坏死及凋亡,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急诊以“非霍奇金淋巴瘤、消化道梗阻、上消化道出血”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液科。
影像学检查
2022-11-29查PET-CT:显示淋巴瘤侵犯范围包括胃及十二指肠,胃部体积明显增大,胃体、胃窦及十二指肠球部壁弥漫性不均匀明显增厚,厚处约74mm,胃腔缩窄,增厚的胃壁摄取18F-FDG异常增高,大SUV为14.62。
病理检查
胃体活检病理回示:2022-12-2检测结果提示,淋巴增生性病变伴坏死及凋亡,浸润的淋巴细胞中等大小,形态较一致,可见核分裂。
免疫组化染色:肿瘤细胞CD20(+),CD79a(+)、CD3(-)、CD10(+)、mum-1(-)、Bcl-6(+)、cyclin D1(-)、CD5(-)、CD30(-)、c-myc(+,60%)、Bcl-2(-)、p53(+)、Ki-67(+,80%)。EBER1/2-ISH:肿瘤细胞(-)。
FISH检测:未检出c-Myc、BCL-6和BCL2基因易位;未检出BCL-2/IgH基因融合。
NGS检测
肿瘤组织NGS检测:患者携带有TP53多重阳性突变,同时检出FOXO1、IRF8、PRDM1、DDX3X、ID3、IGLL5、LRRN3、PCLO基因发生突变。
病理诊断
综合上述检测结果,患者诊断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伴TP53多重阳性突变。
治疗历程
患者诊断明确后,因患者有消化道活动性出血,于2022-12-6予R-CHOP标准方案治疗2个疗程化疗后疾病进展,2023-1-30更换化疗方案为R-da-EPOCH治疗2个疗程后仍疾病进展。2023-3-21PET/CT显示:PD(Deauville评分5分),较前有新增病灶,胰头累及可能。
因患者基因检测有复合TP53突变,为预后不好高危类型,改用三线方案,2023-4-5予Pola+BR联合化疗等方案后,于6月初进行胃部放疗,包块仍无明显缩小,消化道梗阻加重。
综合上述治疗经过考虑患者为原发难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常规放化疗及移植效果均较差。贾永前教授团队充分讨论决定使用新的治疗策略,经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行ASCT联合CAR-T细胞(瑞基奥仑赛)治疗。
2023-4-4采T淋巴细胞
2023-4-5予利妥昔单抗+优罗华+地西他滨减瘤治疗2个疗程
2023-7-3开始BEAM方案预处理化疗
2023-7-10回输自体造血干细胞
2023-07-17回输瑞基奥仑赛100 x 106个CAR-T细胞,随后PD-1+BTKi维持半年
安全性监测:CAR-T回输后患者出现发热,高体温38.6℃,检测CRP、PCT无升高趋势,IL-6高57.59g/ml,无血压降低、低氧血症,考虑发热与CRS相关(1级),予塞来昔布抗炎、控制体温。未发生CAR-T细胞回输后的神经毒性事件。
CAR-T后1个月和3个月:患者接受ASCT联合CAR-T细胞(瑞基奥仑赛)治疗后获得1个月和3个月的完全缓解。患者顺利出院后,整个随访期间,患者状态很好,恢复了正常的家庭和工作生活。
CAR-T后6个月:
2024-2-7 PET/CT结果显示,对比2023-10-18 PET/CT结果,胃角及胃窦壁局灶性糖代谢增高,较前糖代谢水平增高。但患者无明显不适,谨慎起见,予病理检查。
病理诊断:2024-2-21结果提示1、“胃角”:粘膜重度慢性炎,活动(++),灶区糜烂,固有层内可见一些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约40-50个/HPF);2、“食管”:少许鳞状上皮组织,伴急慢性炎细胞浸润,散在少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患者随后检测出幽门螺杆菌IgG抗体阳性和幽门螺杆菌现状感染蛋白抗体阳性,考虑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溃疡,故予抗幽门螺杆菌治疗。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后,患者进食好,正常生活,无不适。结合病理结果,提示PET/CT结果显示的糖代谢水平较前增高与胃炎相关。综上,患者接受ASCT联合CAR-T细胞(瑞基奥仑赛)治疗后6个月评估为CR。
总结
ASCT后造血重建及免疫重建有助于CAR-T细胞体内增殖及存活,保留了CAR-T细胞的持续免疫监控作用。在本次病例中,可以看到ASCT联合CAR-T细胞治疗为伴有TP53突变的原发难治DLBCL患者带来了明显的获益,目前取得了6个月的完全缓解,且没有发生严重的CRS和ICANS事件,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
文章摘自网络,侵删
同类文章排行
- 贾永前教授团队:ASCT序贯CAR-T细胞治疗为原发难治DLBCL伴TP53突变患者带来持续缓解
- 范云教授:FLAURA2研究屡创佳绩,奥希替尼联合化疗一线治疗进展后结局分析即将重磅公布!
- 治癌,顺其自然吧!
- 癌症是基因决定的吗
- 得了一次癌症之后,还会得别的癌症吗?现在知道这些还不晚
- 儿童脊髓髓内肿瘤症状有哪些?手术能治好吗?
- PTEN突变成人脉络丛癌获益依维莫司辅助治疗,疾病稳定超5年
- Nature:打破“不可成药”魔咒!翁晨光等全面解析KRAS变构位点,加快癌症新药开发
- 儿童毛细胞星形细胞瘤预后好吗
- Nature子刊:这种常见的维生素,竟能抗癌,促进血管正常化,改善免疫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