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警惕颅内动脉瘤破裂
冬季,气温的骤变增加了诸如脑卒中、心梗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在心脑血管病中,颅内动脉瘤更应受到关注。
席刚明教授表示,因天气骤然变冷,血管收缩引起血压突然升高,颅内动脉瘤破裂的几率增大。一旦破裂出血,超过1/3的人存在生命危险,剩下2/3人中的约40%,可能损害神经、认知、记忆功能,对生活质量造成很大影响。有家族病史、长期吸烟等高危因素的人群尤其需多加注意。
颅内动脉瘤并非肿瘤却十分凶险
席刚明教授指出,颅内动脉瘤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肿瘤,只是一种形象的说法,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脑部的动脉血管壁出现向外膨出的局部囊性扩张,形似长在血管上的瘤,故称为动脉瘤。颅内动脉瘤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位病因,在脑血管意外中,仅次于脑血栓和高血压脑出血,位居第三,被称为藏在大脑中的"不定时炸弹"。
任何年龄可发病,多数好发于40至70岁中老年。目前造成颅内动脉瘤的病因尚不甚清楚,多数学者认为颅内动脉瘤是在颅内动脉管壁局部的先天性缺陷和腔内压力增高的基础上引起,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血管炎与动脉瘤的发生与发展有关。
"很多人觉得颅内动脉瘤离自己很远,其实它很常见,大约每50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患有未破裂的颅内动脉瘤,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患有颅内动脉瘤。"席刚明教授说,大多数小动脉瘤破裂风险较低,并不严重,它们通常不会引起明显症状,但如果动脉瘤本身已经较大,喝酒、吸烟、情绪激动、劳累、用力排便等因素都可能诱发破裂。很多病人在出血前即有阵发性头痛、眼肌麻痹、复视、头昏、颈痛等先驱症状,说明动脉瘤在破裂之前,动脉瘤壁已有病理改变。
在更多的情况下,出血是在没有明显诱因时忽然发生的。在很多情况下,无症状的颅内动脉瘤是在其他疾病的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颅内动脉瘤形成过程隐匿,在没有破裂或者很小的时候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一旦破裂将会危及生命。
"首次出血死亡率30%,二次出血死亡率60%,三次出血几乎100%死亡。"席刚明教授指出,动脉瘤破裂的直接结果是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表现为突发的剧烈头部或颈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其死亡率、病残率极高。
席刚明教授提醒,尤其是有脑血管基础疾病的患者,不仅要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一定不能喝酒和吸烟,同时要避免情绪激动。
哪些患者需要"拆弹"?
大部分颅内动脉瘤是在发生破裂出血或压迫症状后才被发现的。但也有的人会由于头痛、头晕前来就诊,做了各种检查后意外发现颅内动脉瘤。还有的人平时没啥症状,健康体检发现长了颅内动脉瘤。
查出颅内动脉瘤,是不是应该马上手术?有没有其他选择?关于颅内动脉瘤的手术时机,目前虽有一些争议,但基本上已达成共识,笼统地讲就是:
对于破裂性颅内动脉瘤,一旦确诊就应急诊处理。
2. 对于非破裂性动脉瘤,如有颅神经麻痹等压迫症状则应限期手术。
3. 无症状则可择期手术或保守观察。
一般来说直径<5mm、形态规则的无症状动脉瘤可以动态观察,随访手段包括MRA和CTA这些无创性检查。
以下情况可能建议积极手术:
动脉瘤直径≥5mm。
2. 形态不规则。
3. 手术治疗预期风险和难度不大。
4. 直径<5mm的动脉瘤应根据其形态、位置、数量和患者情况等综合判断,存在以下情况的患者推荐积极干预:动脉瘤伴有子囊,多发;位于前交通动脉、后交通动脉和后循环;患者预期寿命大于10年;既往有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史、有家族史;或需长期口服抗凝、抗血小板药物。
5. 随访观察期间动脉瘤有增大趋势。
总而言之,具体到患者个案,偶然发现的无症状动脉瘤毕竟有远期出血的潜在风险,一旦发生破裂则后果较严重,到底要不要进行干预性处理,还需医患之间充分沟通,临床综合考虑。颅内动脉瘤治疗方式主要有两种,开颅夹闭手术或介入栓塞手术。
颈内动脉血泡样动脉瘤是一种罕见的血管病变,瘤颈宽、瘤体菲薄,像个血泡一样极易破裂出血,病死率极高。血泡样动脉瘤多位于颈内动脉床突、眼动脉段,占颅内动脉瘤的 0.3%至 1%。无论开颅手术夹闭或者微创介入栓塞术中动脉瘤都可能随时破裂出血,而如果一旦术中出血,患者则有生命危险;另外这种动脉瘤在开颅术后或者普通介入栓塞术后复发的可能性极大。
来自全球多中心的数据显示,采用血流导向装置治疗复杂颅内动脉瘤,如大型或巨大型动脉瘤、梭形动脉瘤、串联动脉瘤、血泡样动脉瘤等,相较于传统动脉瘤瘤体内填塞是一种更有优势的治疗方法。血流导向装置可以通过重塑载瘤动脉,实现动脉瘤的完全闭塞和治愈,降低了动脉瘤复发再通的风险。
颅内动脉瘤有三类高危群体
席刚明教授指出,脑内动脉瘤有三类高危群体。首先是一级亲属中有2名或2名以上患有颅内动脉瘤破裂的人群,其发生颅内动脉瘤破裂的风险高达20%;即使一级亲属中只有1名患者,其终身发生动脉瘤破裂的概率也达3%-4%;
其次是长期吸烟且有高血压病史,同时年龄大于35岁的人群,终身发生颅内动脉瘤破裂的概率接近7%;
第三是患有多囊肝、多囊肾或相关结缔组织疾病的患者,患病率也达到10%,且这类病人动脉瘤破裂发生的年龄更小。
针对这类高风险人群,首先一定要控制管理血压,如果血压异常要及时就诊。其次,冬天不要锻炼太频繁、太强烈,特别是最近气温低,室内外温差大,一冷一热血管收缩,血压调节功能变差。另外也要避免突然发力搬运重物,用力排便。同时建议有动脉瘤的患者及早戒烟并尽可能远离吸烟环境。
最后,席刚明教授建议,如果有条件,40岁以上人群每隔3-5年进行一次头颅磁共振血管造影(MRA)、CT血管造影(CTA)筛查,必要时行全脑血管造影(DSA)检查,尤其是有动脉瘤家族史、高血压、动脉硬化的中老年人应积极筛查检查,早发现早干预。
同类文章排行
- 冬季,警惕颅内动脉瘤破裂
- 前列腺癌高发,创新PARP抑制剂首方落地,助力5年生存率提升
- 出现某些呼吸症状可能是癌症的警示
- 体内有癌,腹部先知?医生:腹部若有这3症状,当心癌症靠近你!
- 3件事会加速癌症发展扩散,很多人都中招了,别不当回事!
- 当癌症成为“慢病”,我们如何做好防控?
- 机器学习助力多种癌症早期筛查
- 浙大研究:每天多吃个蛋,心脏病和癌症死亡风险或升高?真的吗?
- 80%癌症患者的苦恼:怎么处理癌痛
- 肠道息肉可能是癌症的前兆?哪些因素会导致息肉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