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局新回应!集采药质量不行?胃癌患者还能买到进口药吗?
昨天(2月9日),国家医保局回应来了!事关集采药——集采药质量和疗效,到底如何?哪些胃癌患者用药,会降价?一起来看!
01、国家医保局8问8答回应集采药争议
背景:2025年1月15日,上海三甲医院的普外科主任郑民华等医学专家,指出一些集采药药效不稳定,存在“麻药不睡、血压不降、泻药不泻”的现象,引发广泛讨论和质疑。
国家医保局前往上海走访调查,并于2月9日发布“八问八答”文章,回应争议,觅健互助君为大家整理了几个关键点。
1)关于“药品质量与药效”
对于部分专家提到的“血压不降、麻药不睡、泻药不泻”等问题,医保局实地了解相关临床和研究数据。
瑞金医院的临床研究显示,集采的氨氯地平仿制药与原研药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时,疗效和安全性相当。
对于麻醉药丙泊酚乳状注射液,瑞金医院的回顾性研究发现,集采仿制药与原研药在麻醉全过程中的用量并无统计学差异。这说明集采药品在临床使用中是安全有效的。
总的来看,此次关于「血压不降、麻药不睡、泻药不泻」等说法,主要是来自他人转述和主观感受。
2)关于“一致性评价”
之前有觅友也质疑:“仿制药的一致性评价,是不是只做一次就完事了。通过以后,药企后面的生产,会不会又偷工减料了?”
其实这个评价过程很严格,也很全面。
根据医保局回应,首先,仿制药要和原研药对比,这个对比标准是唯一的,不会因为前面的仿制药通过了,后面的仿制药就降低标准。
其次,现在的评价方法,也是和国际上通用的标准一样。最后,即使仿制药通过了一致性评价,上市后也会持续受到严格监管,企业必须按照原来的工艺生产,如果要改,还得重新审批。
所以,一致性评价不是只做一次就不管了,而是一个全过程的质量监管体系。
3)关于“原研药退出中国”
其实原研药也参与了集采,有30多种原研药中标。就算没中选,原研药也不会被禁止使用。
因为集采药品的协议采购量,为医疗机构报告需求量的60%~80%,剩余部分由医疗机构自主选择品牌。
4)关于“仿制药凭什么赚钱”
主要是“薄利多销”。因为直接进医院销量有保证,可以节约营销费用;「带量」又能够形成规模效应,降低边际生产等成本;而规模化生产推动自动化改造,可以稳定质量。
5)关于“监管药品质量”
医保局表示,药监部门对集采药品的质量会进行严格监管。一旦发现问题,无论是原研药还是仿制药,都会立即采取暂停生产、进口、销售等措施,并且会公开曝光,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02、第十批集采结果公布后哪些胃癌用药降价了?
觅友问:对于我们胃癌癌友来说,这次集采后,有哪些药是降价了的?
根据年前公布的第十批集采结果,有4个抗肿瘤药被纳入其中,包括:氟尿嘧啶注射剂、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哌柏西利胶囊、瑞戈非尼片在列。有3个和胃癌觅友相关——
氟尿嘧啶
适应症:氟尿嘧啶是第一代抗代谢化疗药,广泛应用于消化道肿瘤(包括胃癌)的治疗,在胃癌中常作为一线化疗药物使用。
降价情况:
集采前:价格多在十几元至一两百元之间。
集采后:此次共有7家企业中标,较低中标价仅为1.69元(10ml:0.25g)和4.4元(10ml:0.5g)。
适应症:瑞戈非尼是多靶点激酶抑制剂,主要用于肝癌、胃肠道间质瘤等。虽然暂未获批胃癌适应症,但在一些后线治疗当中也可能会用到,目前主要是用于难治性晚期胃癌患者。
在相关临床试验中,瑞戈非尼已显示出积极的疗效。例如,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研究者报告了Ⅲ期INTEGRATEIIa试验结果,该试验显示瑞戈非尼与安慰剂相比,能显著提高难治性晚期胃癌和食管胃结合部癌患者的生存率。
降价情况
集采前:原医保价格高达4829.44元/盒(40mg*28片)
集采后:本次集采较低中标价为118元/盒(创诺制药),单片价格从172元降至4元左右。
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
适应症:多柔比星是蒽环类药物,是一款广谱抗肿瘤药。虽然暂未批准胃癌适应症,但在胃癌、非鼻咽头颈部肿瘤等其他肿瘤治疗中,已展开广泛的临床研究。
两项RCT研究结果显示,多柔比星脂质体相比丝裂霉素或表柔比星,均可显著延长晚期胃癌患者的PFS,TTP和OS[1]。
降价情况:
集采前:原售价约3000元/支(10ml:20mg)
集采后:本次集采限价871.48元,最终石药集团以98元中标,降幅达89%。
03、新的价格什么时候开始执行?
之前有觅友留言问:集采结果12月公布的,是不是从2025年1月1日起就按照新的价格来算了?
根据医保局安排,集采药品的执行时间通常在中选结果公布后的3~6个月内。
此前公布第十批国家集采结果时,提出将于2025年4月实施,具体执行日期以各地发布通知为准。目前来看,3、4月是高峰期。另外,新批次的国采和地方集采也将开始,癌友们会保持密切关注,第一时间报道。
国家集采药品降价政策的实施,为胃癌觅友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但是作为患者,我们不仅仅要关注药品价格的下降,也要关注药品的质量和疗效。希望未来能有更好的药品监管机制,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文章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同类文章排行
- 医保局新回应!集采药质量不行?胃癌患者还能买到进口药吗?
- 二代ALK抑制剂作为一线靶向治疗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面临较高的脑转移负担
- 全球一个抗PD-1单抗用于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
- 真实世界数据:K药治疗晚期或复发性非小细胞肺癌五年生存率24.8%
- 重磅!肥胖与癌症: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意外福音
- 让CAR-T更有效,新靶点来了
- 完全缓解率突破90%!一个BCMACAR-T候选药横空出世,亮剑肝癌、血癌、肠癌等
- 确诊肺癌后,医生告诉他要做这四件事,肺癌患者一定要知道
- 治疗6个月肿瘤奇迹消失!全新‘活体药物’为晚期癌症患者带来革新突破
- 全球10种难治的癌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