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癌症药物网! 收藏本站 在线留言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癌症药物网

专一的癌症药物网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400-700-0899

  • 75岁以上老年NSCLC患者一线免疫疗法如何选

    恶性肿瘤尤其是肺癌在老年人群中高发,但目前针对老年晚期肺癌患者治疗的前瞻性研究数据有限。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2001年-2011年期间开展的II-III期研究显示,临床研究纳入65-74岁患者占比仅约25%,75岁以上患者占比不足10%。另有研究显示,约40%以上患者因状态较差(ECOG PS≥2)(真实世界中)或老年有严重并发症被认为不适合接受一线含铂化疗而常被排除在临床研究之外。

  • 长三角肺癌围术期免疫治疗多学科诊疗论坛精彩荟萃

    随着探索的深入,免疫治疗不断在肺癌领域开疆拓土,在围术期阶段亦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临床实践中仍有诸多问题亟待解答。由长三角肺癌协作组主办、浙江省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协办、君实生物独家承办的长三角肺癌围术期免疫治疗多学科诊疗论坛于3月11日在西子湖畔盛大召开。本次会议以“Ⅲ期可愈,拓启新生”为主题,汇聚领域内多学科专家,聚焦肺癌围术期热点话题,通过多维度视角探寻肺癌围术期治疗更优之道。

  • “甲流”来袭,肿瘤患者该如何应对?

    甲流指甲型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常发生在冬春季主要是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患者多表现出普通流行性感冒的症状,但也有可能出现肺炎或者其他并发症发展成重症病例。

  • 肺癌患者如何应对下一波疫情?新冠防治有何新选择?

    新冠病毒感染可能导致肺癌患者延迟甚至失去抗肿瘤治疗的机会。多数肺癌患者是老年人,并且恶性肿瘤原发于肺部,部分患者重度吸烟,基础肺功能进一步受损,一旦合并新冠感染,可能加重其原有的肺部症状和出现肺部炎性改变,导致化疗、放疗、免疫治疗等抗肿瘤治疗延期。严重者甚至体力状况评分下降,不得不中止抗肿瘤治疗。

  • 老年乳腺癌保乳术后能否免放疗?PRIME II研究10年随访...

    乳腺癌的发病率居国内外女性恶性肿瘤之首,在美国,26%的乳腺癌患者年龄为65~74岁。保乳治疗目前已是国际公认的早期乳腺癌的首选治疗方式,乳腺癌保乳手术后行放射治疗能进一步提高局部控制率、降低术后复发风险。

  • 许青教授解读结直肠癌研究进展:免疫治疗势不可挡,围手术期治疗...

    新辅助治疗已经成为结直肠癌特别是直肠癌的重要治疗策略,新辅助联合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等策略也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在结肠癌中,新辅助治疗的应用可能与可切除结肠癌的预后改善密切相关,FOxTROT研究提示,新辅助治疗联合辅助治疗可以为患者提供更佳的生存和获益,这为指南更新和临床实践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未来临床中结肠癌患者的新辅助治疗选择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 肺癌领域泛癌种标志物的现状与发展

    “tissue agnostic”是指特定靶点的检测不依赖于组织,例如该靶点可在肺、肠、胃等组织以及在其他癌种中有表达,而且通过“篮子试验”——不同癌种中有相同靶点的患者纳入同一研究,并验证了对应靶向疗法的疗效。基于此,药物监管部门才能批准“tissue agnostic”的药物适应证,药物监管部门批准“tissue agnostic”的初衷是可以外推至其他癌种。但是在临床实践中,如果临床试验时没有纳入某癌种,临床使用时临床医生可能会有所顾忌。真实世界中是否存在着对应靶向疗法对最初临床研究未纳入癌种无效的情况,也值得探索。

  • 中国特色肿瘤研究之路道阻且长,多方合作共促进步

    近年来,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不断攀升,已成为威胁人民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在过去的10余年里,肿瘤治疗方案不断推陈出新,其中免疫治疗更是获得了革命性的突破,成为了癌症治疗的“第五大支柱”,为广大肿瘤患者带来新生希望。

  • 当年轻女性遇上乳腺癌,如何诊治

    年轻乳腺癌患者具有相对高风险的临床病理特征和较差的预后,存在独特的医疗和心理社会需求,需要在临床上特别关注。近年来,年轻乳腺癌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增多,已有多个国际组织针对其管理形成一定共识。中国年轻乳腺癌比例更高、发病年龄更低,面临的临床问题也有所不同,不少问题尚缺乏明确的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南。

  • 解码极年轻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基因组特征

    早期激素受体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HR+HER2-)年轻绝经前乳腺癌患者具有相对高风险的临床病理特征和较差的预后,其基因组特征可能有助于揭示根源,并为筛药物分子靶点提供线索。近日,Annals of Oncology在线发表的一项研究阐述了HR+/HER2-极年轻乳腺癌患者的基因组特征。

  • 新疗法造就新希望,TAT大会新药研究总结

    2023年ESMO靶向抗癌治疗大会(2023 ESMO TAT)于当地时间3月6日至8日在法国巴黎举行,ESMO TAT被誉为“肿瘤学I期试验之家”,是处于早期临床开发阶段的新靶点和新药物的重要展示舞台。

  • 新辅助免疫治疗在头颈鳞癌中的研究进展

    目前头颈鳞癌免疫新辅助治疗的探索如火如荼。其中,KEYNOTE-689正在探讨帕博利珠单抗用于可切除的局部晚期HNSCC新辅助和辅助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我们,期待该研究数据的披露。此外,IMSTAR-HN研究将进一步评估纳武利尤单抗±伊匹木单抗双免联合新辅助和辅助治疗在局部晚期HNSCC中的疗效,期待未来的结果。

  • ICI相关心肌炎只能用糖皮质激素吗?探索药物联合新策略

    ICI相关心肌炎常进展迅速,一旦诊断需尽快启动治疗。停止ICI治疗并予免疫抑制治疗目前仍是ICI相关心肌炎治疗的基石,糖皮质激素是免疫抑制治疗中的一线药物,但糖皮质激素的疗效视损伤情况而异。近日,Cancer Discovery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abatacept/ruxolitinib/机械通气的联合策略可以降低ICIs相关心肌炎的死亡率并提高生存率。

  • 早期HER2+乳腺癌系统治疗正前行

    HER2+乳腺癌是预后较差的乳腺癌亚型,约占全部乳腺癌患者的20%~25%,新辅助治疗与辅助治疗在以“治愈”为主要目标的早期乳腺癌系统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抗HER2药物的快速发展,早期HER2+乳腺癌诊疗模式不断革新,T-DM1是首个被批准用于HER2+乳腺癌治疗的ADC药物,突破性地改善了新辅助治疗后non-pCR患者的预后,并获得国内外权威指南一致推荐作为早期HER2+乳腺癌non-pCR标准辅助治疗方案。2023年,新版医保目录落地执行,T-DM1也被纳入其中,有望在未来为更多non-pCR患者带来早期获益。

  • 布格替尼成功进入医保

    由于卓越的疗效、脑转移病灶的高效控制、可接受的安全性等特征,新一代ALK-TKI布格替尼的问世开启了ALK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一线治疗新格局。近期,布格替尼被成功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对于ALK阳性晚期NSCLC患者一线和后线治疗,符合适应症范围均可报销,并将于2023年3月1日正式落地执行。这一标志性事件将惠及更多的中国ALK阳性晚期NSCLC患者。

  • 谈乳腺MRI临床应用和未来发展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是治疗乳腺癌和提高其生存率的关键。磁共振成像(MRI)在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术前治疗方案制订和疗效预判中越来越重要。

  • 记录总数:8524 | 页数:533  <...7980818283848586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