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肝癌高危人群教育,推动肝癌早筛早诊早治
肝细胞癌(HCC)是全球第四大常见癌症,2020年约有90.5万新发病例和83万死亡病例。中国每年约有46.6万新发病例,几乎占全球HCC发病总数的一半。据评估,中国35-74岁人群的监测参与率为37.5%~62.3%。尽管制定了国家监测指南,但由于中国人口众多且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实施全国范围内的HCC监测计划仍充满挑战。Clinical and Molecular Hepatology期刊发表了一篇题为“Urgent Need for Education o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Surveillance Among High-Risk Population in China”的文章,评估了中国高危人群中HCC筛查与监测的现状,揭示了患者对筛查与监测的认知误解,并强调了提升公众对HCC早期诊断和筛查认知的教育的紧迫性。
背景
在中国,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仍是主要的风险因素,但包括丙型肝炎、酗酒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等其他病因也日益普遍。且HCC起病隐匿,早期缺乏典型症状,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处于中晚期2。定期监测和及早发现HCC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国际指南建议对高危患者每半年进行一次腹部超声波检查,并可进行甲胎蛋白(AFP)检查。中国的指南也建议对高危患者每6个月进行一次包括超声和AFP检查。然而,一项荟萃分析显示,全球仅有37%的HCC病例是通过监测确诊的,患者不坚持监测是主要障碍,主要是由于缺乏认识和教育。
研研究设计
为了评估高危患者对HCC筛查与监测的认知情况,研究者于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在中国的两家门诊对292例慢性HBV感染的高危患者(包括136例肝硬化患者和156例非肝硬化患者)进行了8个项目的问卷调查。
结果显示,患者对HCC筛查与监测存在认知误区。一方面,患者高估了HCC筛查与监测的效果,61.6%的患者认为筛查和监测能够预防HCC的发生,这种误解可能会引发不切实际的期望和潜在的失望。同时,41.8%的患者期望监测能将5年死亡率降低60%甚至更多,这一预期远超临床研究证实的实际效益。76.0%的患者未能认识到腹部超声在HCC诊断中存在较高的漏诊率。
另一方面,低估筛查与监测的重要性的情况也很普遍。60.6%的患者认为只有在出现症状时才需要进行筛查与监测,但早期HCC通常是无症状的。这种观念可能会导致诊断延误,错失最佳治疗时机。此外,38.4%的患者认为他们不需要进行定期监测,这一发现凸显了加强患者教育的迫切性。
本研究显示,患者教育水平与HCC筛查和监测认知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在初中及以下学历的患者中,正确回答问题≤3个的比例为61.5%,而在有学士学位的患者中,该比例仅为11.3%。这一差异体现了采取针对性教育干预措施的必要性,尤其是对于教育水平较低的患者。同时,患者对于HCC筛查与监测的时间间隔也存在误解,17.5%的患者认为每年或更长时间的间隔就足够了,这与指南推荐的每6个月进行一次相悖,可能会导致诊断延迟和较差的筛查与监测结果。
研究者认为,这些发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首先,迫切需要针对不同教育背景的人群制定全面的HCC监测教育计划。在强调筛查与监测重要性的同时设定切合实际的期望值。其次,医疗服务提供者应积极为高危患者提供长期护理和教育,这可能需要医疗保健服务系统的改进。第三,开发更准确、便捷的HCC筛查与监测工具至关重要。尽管超声仍是主要监测工具,但由于其在某些患者群体中的局限性,有必要开发和探索替代或补充方法。
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研究在三甲医院的两个中心进行,可能限制了结果对中国其他医疗环境或地区的普遍适用性。其次,问卷内容虽然全面,但可能无法全面反映患者对HCC监测的理解,且由于参与研究的医生人数较少,未能询问参与者对HCC的实际监测情况。封闭式问题可能会导致回答偏差。第三,横断面设计无法评估患者的知识随时间或教育干预后的变化情况。第四,研究者没有探究患者误解背后的原因。未来多中心纵向研究采用混合方法可以解决这些局限性,更全面地了解高危人群对HCC监测的看法。
结论
该研究揭示了中国慢性HBV感染高危患者对HCC筛查与监测知识的缺乏。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改善医疗服务和加强监测策略来弥补这一不足,可能会显著提高早期发现率,从而最终降低HCC相关死亡率。未来的研究应侧重于开发和评估有效的教育干预措施、优化针对不同患者人群的筛查与监测方案,并探索新型筛查与监测技术以克服当前的局限性。
同类文章排行
- 重视肝癌高危人群教育,推动肝癌早筛早诊早治
- 复发的造釉细胞型颅咽管瘤应用托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后稳定
- 两款新药获批,结直肠癌和乳腺癌治疗再添“新武器”
- 晚期脑转移NSCLC的治疗策略
- KRAS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现状与未来展望
- T-DXd为HER2阳性乳腺癌脑转移患者带来治疗新希望!
- “成都造”新药获批上市!用于鼻咽癌治疗
- 免疫治疗时代下,小细胞肺癌敏感性复发与难治性复发截断值的再评估
- 肺癌患者新希望,奥赛康创新药利厄替尼片获批上市
- 中链脂肪酸可阻断Akt/mTOR信号通路、调控Bcl-2家族蛋白、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