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精准随访有望大幅降低肺癌患者术后各部位的复发风险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在手术切除后,如何进行有效的术后随访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焦点。长期的复发监测可能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为此,研究团队基于10年的随访数据,提出了一种针对不同部位的个性化随访策略,旨在为完全切除的NSCLC患者提供更合适的术后监测方案。
研究方法
研究分析了2008年至2013年间接受手术切除的2,359名NSCLC患者的复发模式。通过确定复发率低于5%的时间点,研究团队为每个部位制定了潜在的随访终点,并提出了相应的随访策略。
研究结果
在中位随访111.0个月的时间内,41.8%的患者(985人)出现了术后复发。研究发现,复发模式与多个因素相关,包括磨玻璃密度成分、性别、组织学类型和病理TNM分期。对于纯磨玻璃结节、肿瘤实性成分比例小于0.5或病理类型为鳞状腺癌的患者,未观察到复发。在胸部、脑部和骨骼中,非鳞状细胞癌患者的复发率高于鳞状细胞癌患者。在腹部和颈部,男性患者的复发率高于女性,尤其是在病理分期为III期的患者中。
结论与应用
基于十年随访数据分析,研究团队开发了个性化的随访策略。该策略通过在线工具可视化,帮助确定基于临床病理特征的更佳监测时长。这一策略有望大幅降低各部位的复发风险,为NSCLC患者提供更精准的术后管理。
文章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同类文章排行
- 惊!精准随访有望大幅降低肺癌患者术后各部位的复发风险
- 6个“秘诀”,让更多晚期肺癌活过5年、10年
- 癌症如何利用免疫系统加速扩散
- NPRL2基因疗法治疗耐药性非小细胞肺癌的潜力
- 冷冻消融诱导肺腺癌中Treg细胞和TGF-β通路的调节:对增强抗肿瘤免疫力的意义
- 重磅!28名患者中3名完全缓解:卢比替定与K药联合治疗复发性小细胞肺癌
- 靶向NT5E:肺腺癌治疗的潜在突破
- 医保局新回应!集采药质量不行?胃癌患者还能买到进口药吗?
- 二代ALK抑制剂作为一线靶向治疗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面临较高的脑转移负担
- 全球一个抗PD-1单抗用于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