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PD-1/PD-L1药物添加二甲双胍可激活NSCLC患者外周免疫细胞的抗肿瘤免疫反应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常见的肺癌类型,其治疗已经整合了多种免疫疗法,但获得持久疗效依然是一个重大挑战。免疫治疗的耐药机制复杂,涉及肿瘤细胞与免疫细胞之间的微妙平衡。目前,FDA批准的二甲双胍(metformin)作为一种常用的降糖药物,逐渐展现出其在抗肿瘤免疫反应中的潜力。最近的一项研究探讨了二甲双胍如何通过增强抗PD-1/PD-L1免疫疗法的效果,共同激活NSCLC患者的外周免疫细胞。
研究设计与方法
该研究中,科研团队采用癌症和免疫细胞的共培养模型,专注于评估二甲双胍联合抗PD-1/PD-L1治疗对不同类型的NSCLC细胞的抗肿瘤免疫反应的影响,特别是在LKB1基因突变型(LKB1mut)和野生型(LKB1wt)细胞中。
研究中进一步分析了二甲双胍对这两种细胞的转录组谱,利用批量RNA测序技术,以揭示药物诱导的基因表达变化。此外,来自晚期NSCLC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样本也被纳入分析,以评估二甲双胍的疗效。
主要发现:二甲双胍的抗肿瘤效果
研究结果显示,二甲双胍显著激活了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cGAS-STING通路和干扰素信号通路,增强了它们的抗肿瘤能力。具体而言,联合治疗的免疫细胞在作用于LKB1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时表现出协同作用,显著降低了肿瘤细胞的集落形成(P<0.05)。
与此同时,NSCLC患者的单核细胞在共培养中显示出活力下降,且这一变化与LKB1状态无关,这表明无论肿瘤细胞的基因状态如何,二甲双胍和免疫疗法的联合使用都能增强免疫反应。
3D共培养模型的验证
此外,研究还利用了自肿瘤来源的类器官和3D共培养模型进行验证,这进一步证实了二甲双胍联合免疫治疗在不同免疫细胞亚群中的抗肿瘤活性。通过这些实验结果,科研团队强调了二甲双胍作为免疫治疗增强剂的潜在生物学机制,揭示了其在NSCLC治疗中的新维度。
结论:临床意义与未来方向
总之,这项研究表明,二甲双胍在激活NSCLC患者的外周免疫细胞方面具有显著作用,增强了抗PD-1/PD-L1免疫疗法的疗效。这不仅为NSCLC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希望,还为进一步研究二甲双胍的抗肿瘤机制开辟了新的方向。未来的临床试验有望将这些发现转化为实际的治疗策略,提高NSCLC患者的长期生存率。
文章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同类文章排行
- 抗PD-1/PD-L1药物添加二甲双胍可激活NSCLC患者外周免疫细胞的抗肿瘤免疫反应
- 替莫唑胺:或成复发性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选择
- 肿瘤靶向治疗耐药后怎么办?
- 芦康沙妥珠单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崭露头角
- 重磅!脑转移小细胞肺癌用上塔拉妥单抗临床获益率高达90%,或可推迟全脑放疗!
- 二期研究揭示K药联合同步放化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率显著提高
- 可吸入脂质体递送奥希替尼和DNA:治疗肺癌的创新策略
- 胃癌容易复发!一旦格局打开,妥妥拿捏癌细胞!
- 埃万妥单抗联合拉泽替尼与奥希替尼:EGFR突变晚期肺癌的成本效益分析
- 疾病控制率达64.86%!新一代溶瘤病毒VG161重启晚期肝癌治疗新机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