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匹木单抗说明书
伊匹木单抗(Ipilimumab)作为CTLA-4抑制剂类药物,其说明书内容需严格遵循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信息,涵盖适应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及禁忌证等科学数据。本文基于药物说明书与临床实践,解析其核心信息,旨在为医患提供客观、规范的用药参考。
一、适应症与作用机制的科学依据
伊匹木单抗当前获批适应症包括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黑色素瘤的辅助治疗、晚期肾细胞癌联合治疗方案,以及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型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二线治疗。其作用机制通过阻断CTLA-4与B7配体结合,解除T细胞活化抑制,临床前实验证实可使肿瘤微环境中CD8+T细胞比例提升3倍以上。在关键Ⅲ期临床试验CA184-024中,黑色素瘤患者术后辅助使用伊匹木单抗,5年无复发生存率达40.8%,较安慰剂组提升11.5%。
二、用法用量与剂量调整原则
标准推荐剂量为3mg/kg,静脉输注每3周一次,连续4个周期,输注时间需超过90分钟以降低输液反应风险。对于体重低于50kg或肝功能异常患者(Child-Pugh B/C级),建议减少剂量至1mg/kg。若发生≥3级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如重度肠炎或肝炎),需永久停药并启动糖皮质激素治疗。联合用药方案中(如与纳武利尤单抗联用),剂量调整为1mg/kg,每3周一次,共4次,随后转为单药维持治疗。
三、禁忌证与风险管控策略
对本品活性成分或辅料过敏者禁用,自身免疫性疾病活动期(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禁用。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需严格评估用药风险,动物实验显示其具有胚胎毒性。用药期间需监测肝功能(ALT/AST)、垂体功能(TSH、ACTH)及肠道症状,基线检查异常者每2周复查一次。临床数据显示,约18%患者因免疫相关毒性需中断治疗,其中结肠炎(10%)、皮疹(7%)和肝炎(5%)为最常见严重不良反应。
总结
伊匹木单抗的临床应用需严格遵循说明书规范,结合患者个体特征制定治疗方案。建议在首次用药前签署知情同意书,明确告知免疫治疗相关毒性的延迟性与可逆性特征。随着真实世界研究数据积累(如中国人群肝毒性发生率较欧美高2%-3%),未来说明书可能进一步优化剂量推荐与监测指标,医患应持续关注官方修订信息,确保治疗安全性与有效性平衡。
中国癌症药物网药师温馨提醒:患者要在医生的建议下选择癌症药物网进行治疗,更多药物详情请咨询中国癌症药物网药师,全国统一免费服务热线:400-700-0899,肿瘤专科药师为您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用药指导。
同类文章排行
- 伊匹木单抗是什么药
- 伊匹木单抗价格
- 伊匹木单抗一年费用
- 伊匹木单抗说明书
- 伊匹木单抗是靶向药还是免疫药
- 伊匹木单抗的功效和作用
- 伊匹木单抗多少钱一支
- 肾癌可以用安罗替尼吗
- 肝结节可以吃慈丹胶囊吗
- 输尿管上皮癌用替雷利珠单抗有效果吗?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