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定于3月28-31日的SGO(美国妇科肿瘤学会)因全球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肺炎疫情而取消线下会议。3月28日,SGO官网正式公布本届年会的所有摘要,当中有不少精彩的内容,小编挑出重点,速来看看。
日前,VBL Therapeutics公司宣布,其基因疗法VB-111,在治疗对铂类药物产生耐药性的卵巢癌患者的关键性3期临床试验OVAL中,取得积极的中期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VB-111治疗组CA-125蛋白水平得到缓解的患者比例提高10%以上。血液中的CA-125蛋白是卵巢癌的特异性标志物。
小野制药(Ono Pharmaceutical)与百时美施贵宝日本子公司(Bristol-Myers Squibb K.K.)近日联合宣布,双方已在日本提交了一份补充申请,寻求批准抗PD-1疗法Opdivo(欧狄沃,通用名:nivolumab,纳武单抗)联合Yervoy(ipilimumab,易普利姆玛)和有限疗程的含铂双药化疗(platinum-doublet chemotherapy),一线治疗不可手术切除的、晚期或复发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
对国内肺癌患者而言,EGFR突变是最常见的驱动基因突变,约40%-50%的肺腺癌患者具有该突变;而在欧美国家,只有10%的肺腺癌患者具有EGFR突变。因此,EGFR突变常被医生戏称为“上帝赋予中国肺癌患者的礼物”。
最近,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Vanderbilt-Ingram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MYCN蛋白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并确定了可能的干预措施,可用于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尽管目前尚无直接靶向MYCN蛋白的治疗TNBC的方法,但研究人员发现,BET抑制剂在过表达MYCN的模型系统中对TNBC有效,与另一种已知癌基因MEK的抑制剂相结合时作用尤其如此。 MYCN是众所周知的癌基因,在癌症恶化的过程中起作用,但通常仅与神经内分泌癌有关。
抗癌疗法令人沮丧的一点就是,目前并没有一种药物适合所有癌症患者,大多数药物都能对某些患者群体有效,但对相同类型癌症的其它患者似乎并没有治疗效果,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识别出了新型的标志物,其或能帮助预测哪些患者对免疫疗法能产生更为积极的反应。
根据丹麦奥尔胡斯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发表的一项新研究,通过去除腹腔网膜脂肪组织中的巨噬细胞,有可能阻止卵巢癌的扩散并减少肿瘤的发生。 相关结果发表在最近的《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杂志上。
抗癌疗法令人沮丧的一点就是,目前并没有一种药物适合所有癌症患者,大多数药物都能对某些患者群体有效,但对相同类型癌症的其它患者似乎并没有治疗效果,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识别出了新型的标志物,其或能帮助预测哪些患者对免疫疗法能产生更为积极的反应。
【1】Cancer Res:鉴别出子宫内膜癌中的关键蛋白 或有望帮助开发新型靶向性疗法 doi:10.1158/0008-5472.CAN-19-1382 雌激素在男性和女性机体中(包括健康组织甚至癌症中等)扮演着多种关键角色,在乳腺癌和妇科癌症中,雌激素会向肿瘤发送信号来指导癌细胞失控生长,近年来,多项研究都阐明了雌激素在乳腺癌中的癌症生长促进角色,在子宫内膜癌中,雌激素在肿瘤生长过程中扮演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然而关于如何影响乳腺癌的发病的见解似乎并不适用于子宫内膜癌的治疗中。
【1】Nat Biomed Engin:在特殊益生菌的帮助下 每天吃西蓝花就能有效预防癌症 doi:10.1038/s41551-017-0181-y 结直肠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一种癌症,尤其是发达国家;尽管早期结直肠癌啊患者的5年生存率相对较好,但结直肠癌一旦发展到晚期阶段,患者的存活率往往相对较低,而且癌症复发的风险也会大大增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科学家通过研究开发出了一种新方法,其能把细菌和蔬菜的混合物掺入到一种靶向系统中来寻找并杀灭结直肠癌细胞,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上。
3月26日,基石药业公布2019年年度业绩报告,其他收入840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其他收益及亏损6.37亿元,同比减少14.1%;研发支出为13.96亿元,同比增长64%。年内亏损为23.08亿元,同比增长28.7%。 公告显示,其他收入增长主要由于银行存款和定期存款的利息收入增加所致。年内亏损增加主要系研发开支及行政开支增加所致,这部分被利息收入增加所抵销。
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是包括宫颈癌、肛门癌、口咽癌在内的几种癌症的主要病因,每年全世界有近30万妇女死于宫颈癌。尽管疫苗为预防HPV感染提供了可靠的第一道防线,但它们无法预防所有HPV亚型的感染,具有一定局限性,且目前也没有专门抑制HPV感染或传播的药物。因此,研究人员仍在继续寻找抵御该病毒的其他选择。
3月26日, Ipsen公司宣布终止Palovarotene(帕罗伐汀)治疗多发性骨软骨瘤(MO)患者的临床试验,同时重启帕罗伐汀治疗14岁以上进行性骨化性纤维发育不良(FOP)患者的临床试验。
国内药企发力,3个国产新药接连获批上市 近两周(3.14-3.27)有3个新药获批上市,其中有2个化药1类新药,为银谷制药的苯环喹溴铵鼻喷雾剂及豪森药业的甲磺酸奥美替尼片;1个中药5类新药,为五和博澳药业的桑枝总生物碱片。 表1:近两周(3.14-3.27)获批上市的国产/进口新药
美国多家机构组成的大型研究团队发现,可以利用机器学习来检测人类早期肺癌。该小组在《Nature》杂志上发表的论文中描述了他们的工作,包括测试机器学习系统及其在血液样本中发现循环肿瘤DNA(ctDNA)的能力。
3月25日,国际医学期刊《JAMA Oncology》在线发表了由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肿瘤放化疗科谢丛华教授及团队针对肿瘤患者新冠肺炎感染风险的一篇题为《SARS-CoV-2 Transmission in Patients with Cancer at a Tertiary Care Hospital in Wuhan》的回顾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