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纤维增生性黑色素瘤(DesmoplasticMelanoma)是日光照射地区人群中最常见的一种罕见的亚型黑色素瘤,这类黑色素瘤通常很难治疗,因为肿瘤会对化疗产生耐受性,而且其还缺少一些常见的可靶向作用的突变,而这类突变在其它类型的黑色素瘤中比较常见。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莫非特癌症研究中心(MoffittCancerCenter)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促纤维增生性黑色素瘤患者或许会对免疫激活的抗PD-1/PD-L1疗法表现更为敏感。
克利夫兰诊所的研究人员首次确认了基因HSD17B4和致命的治疗抵抗性前列腺癌之间存在着机制上的联系。 来自克利夫兰诊所·勒纳研究所癌症生物学部的NimaSharifi博士领导了这项研究,该研究表明缺乏该基因某种亚型的男性更容易患上治疗抵抗性的致命恶性前列腺癌。 Sharifi博士及其同事早期的研究发现基因HSD3B1突变会导致前列腺癌更耐受治疗、更容易增殖。他们发现这个基因突变会改变男性的治疗结果以及总生存率。 在现在这项发表于CellReports的研究中,Sharifi博士和他的团队研究了一个相关基因(HSD17B4),过去的研究表明该基因可以编码让雄性激素失活的酶。由于雄性激素对于前列腺癌生长是必需的,因此使之失活应该可以预防癌症进展。但是研究人员却发现这些酶在晚期前列腺癌病人身上表达水平更高。
前列腺肿瘤被科学家们称为“懒瘤子”,即前列腺肿瘤生长速度很慢,因此,患前列腺肿瘤的男性往往不会因之死亡。但一旦恶化形成前列腺癌的话,则会变得十分致命。根据最近发表在《NatureCommunications》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中,来自BIDMC的研究者们揭示了导致前列腺肿瘤恶化的遗传机制,而且表明高脂饮食或许是促进其恶化的关键因素。
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索尔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阻断细胞对特定营养物质的摄取成功抑制了癌细胞的生长,文章中研究者所采用的方法基于健康细胞能够利用24小时的周期循环来调节营养物质的产生,他们对小鼠机体中的胶质母细胞瘤进行了相关研究,当阻断细胞所能获取的资源时,癌细胞就会被饿死,而正常细胞则并不会受到影响。
癌症免疫疗法,即通过激活患者的免疫系统抵抗癌症,是如今癌症治疗领域革命性的突破。然而,临床试验结果表明只有一小部分患者对该疗法有阳性的结果,因此,不同类型癌症的差异性或许是免疫疗法广谱性不足的原因。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ancerCell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圣犹大儿童医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了引发横纹肌肉瘤的细胞类型,横纹肌肉瘤是儿童中最为流行的软组织癌症,此前研究人员认为,这种癌症或许起源于未成熟的肌肉细胞,因为在显微镜下肿瘤看起来非常像肌肉,然而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起源于未成熟祖细胞的癌症在正常情况下或许会发育成为血管内皮细胞。
多聚嘧啶通道结合蛋白1(PTBP1)也被称为hnRNP1,属于广泛表达的核内不均一核糖体蛋白(hnRNP)家族。它的主要功能是结合靶基因的mRNA,调控其可变剪接或mRNA的稳定性。许多研究已经证明PTBP1异常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PTPB3是该家族中一个研究相对较少的成员。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MolecularCancerTherapeutic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Bellvitge生物医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在卵巢癌的转移过程中发现了一种关键的细胞受体,相关研究或能帮助研究人员利用该受体的抑制剂作为治疗多种恶性突变形式卵巢癌的新型疗法。
最近一项研究或许能够帮助找到治疗癌症以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新疗法。
作为一项严重的全球性健康问题,肝癌(HCC)是癌症相关死亡率的第二大原因,肝癌(HCC)难治已是众所周知!全球每年约有782,000例新发病例,造成的死亡人数约为746,000例。而中国约占全球新发HCC病例和HCC相关死亡人数的50%。
【基因融合引发某些癌症】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CUMC)的研究人员发现,两个相邻基因的融合可导致线粒体过度运动,增加可用于猖獗细胞生长的燃料量,从而导致癌症。他们还发现,靶向这种新发现的癌症途径的药物可以阻止肿瘤生长,无论是在人类癌细胞还是脑癌形式的小鼠中。
(香港–蒙特利尔–2018年1月3日)-AngiochemInc.与北京盛诺基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盛诺基)的全资子公司Xinogen(香港)PharmaCo.Ltd.(“Xinogen”)达成了一项许可合作协议,以促成ANG1005在中国的发展和商业化来治疗由乳腺癌引起的脑转移。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ScienceAdvance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名古屋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纳米线设备,该设备能通过对尿液进行测试来实现对癌症的检测;细胞间能通过一系列不同的机制来互相“交流沟通”,其中有些机制是我们所熟知的,比如在动物之间,捕食威胁能够有效驱动去甲肾上腺素的产生,去甲肾上腺素是一种血液中的特殊激素,其能促进心脏和肌肉细胞开启“战或逃”的反应。
日前,一项发表在国际杂志ProceedingsoftheNationalAcademyofSciences上的题为“RSK2drivescellmotilitybyserinephosphorylationofLARGandactivationofRhoGTPases”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夏威夷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阐明了在癌症转移发生期间某些癌细胞是如何被转移的,相关研究或能帮助科学家理解癌症的扩散机制,同时还能帮助开发出有效治疗癌症的新型疗法。
2018年1月2日讯/生物谷BIOON/--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肯塔基大学Markey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鉴别出了一种新型的生物标志物,或能帮助研究人员促进当前药物更加有效抵御特殊类型的癌症。
【术前正常化的CEA可能帮助预测结肠癌进展】JAMA肿瘤学杂志12月21日在线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结肠癌患者术前癌胚抗原(CEA)水平升高,切除后正常化的风险并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