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拿体表肿块不当回事 不痛不痒也可能是肿瘤
26岁美女演员徐婷因患淋巴癌于近日去世,生前徐婷称是因住进装修完不到三个月的新房子甲醛中毒而患淋巴癌的。其实,近年来淋巴癌在名人圈里频频出现,李开复、罗京、微软联合创始人保罗·艾伦等都患上过淋巴癌,他们有些甚至是青壮年,为什么青壮年会成为了恶性淋巴肿瘤的高危群体呢?专家称淋巴癌为“最会伪装的病”,看似普通的发热、盗汗、体重减轻等,有可能是经过“伪装”的淋巴瘤造成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判断和应对呢?
淋巴癌的学名叫恶性淋巴瘤,是原发于人体内的淋巴结和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目前淋巴瘤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淋巴免疫功能的下降以及失衡,细菌、病毒的感染以及环境的污染都有可能成为致病因素。“一旦免疫功能障碍,无法识别和清除体内的癌变细胞,患上淋巴瘤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科主任姜文奇说。
淋巴瘤“最会伪装”,不少人确诊时已到了晚期淋巴瘤的症状不特异,看似不严重,早期容易被忽视;淋巴瘤早期的临床表现隐匿,主要以发热、盗汗、无痛性浅表淋巴结肿大、体重减轻等症状起病,这些症状与感冒、炎症等“小毛病”非常类似,不易引起重视。
另一方面,早期淋巴瘤如果出现浅表淋巴结肿大,也无痛无痒,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和重视,随着淋巴肿大不断增大增多,患者才会到医院就诊,等到确诊时已属于晚期,丧失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装修材料中的甲醛是恶性肿瘤的诱因之一
我国的淋巴癌发病率正以每年3%~5%的增长速度攀升,有年轻化的趋势,30~40岁人群的发病率也在增高。年轻人的免疫系统容易受到外界多种因素的影响,而青壮年正处于事业的打拼阶段,往往容易忽视生活质量和健康作息,长期如此使免疫系统功能受到打击而下降,淋巴组织无法正常清除癌变细胞,易患上淋巴瘤。
除此之外,生活环境和工作场所被污染与淋巴系统疾病也是有关的,比如装修材料和家具中所含的甲醛,也有可能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成为淋巴瘤等恶性肿瘤的诱因。爱熬夜、工作压力大等以健康为代价的坚持会成为一个诱因,尤其对恶性淋巴瘤这样的免疫系统的肿瘤而言,免疫系统功能的低下更会成为诱因。淋巴肿瘤可侵犯全身各组织器官,而除非是表浅淋巴瘤或皮肤淋巴瘤,淋巴瘤早期的症状体征并不明显,因此建议40岁以上的人每年都进行一次全面的身体检查,早排查早诊治至关重要。
化学因素是导致淋巴瘤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临床中确实看到经常使用并接触化学制剂、农药、装修涂料的人群,特别是儿童易患淋巴瘤或白血病。目前公认的含苯或者有机溶剂的化学品都可能导致淋巴瘤。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或少接触这些化学制剂。
触摸自检可发现淋巴瘤
表浅部位0.5厘米以上大小的淋巴瘤,能通过触摸自检发现。人们可以自行检查如耳后根、下颌部、颈部、锁骨上窝、腋窝、肘窝、腹股沟等部位的淋巴结。如发现自己体表有进行性增大、无明显原因和无痛性的肿块,尤其触觉上有如橡皮般韧性的肿块,建议到大型的肿瘤医院和肿瘤专科接受详细地检查。
淋巴瘤治愈的机会有多大
淋巴瘤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而且所有淋巴瘤都是恶性的。至于患了淋巴瘤之后是否必死无疑,杭州市肿瘤医院放射科主任邓清华表示,一是得看淋巴瘤的种类,二是得看发现的时间。
淋巴瘤是最复杂的肿瘤,有几十种,而且每一种还有不同的亚型,不同的种类和分型预后千差万别。不过业内公认将淋巴瘤分为两大类,一类叫霍奇金淋巴瘤,治愈率可达80%以上,不过这类淋巴瘤只占所有淋巴瘤的10%左右,另一类非霍奇金淋巴瘤,治愈率就说不准了。至于发现时间对预后的影响,早发现早治疗预后肯定会相对好一些。
邓清华主任打了个比方:人体的淋巴系统就像保护人体的“防御长城”,淋巴瘤就好像是长城上的“卫兵”(细胞)出现了投敌叛变。这时,如果发现得早,及时处理“叛军”,病情就是可控的。李开复、李显龙、保罗·艾伦就是积极战胜淋巴瘤最好的案例。
徐婷不想承受化疗所带来的痛苦,她选择接受中医治疗,那么中医在治疗淋巴瘤方面到底能有多大的作用?
浙江省中医院肿瘤内科主任郭勇说:目前还没有证据证明单纯中医中药可以治愈肿瘤,对一些现代医学不能治疗的晚期病人中医药有一定的控制症状作用。
在肿瘤治疗上,中西医结合治疗近年来呼声很高,这是在现代医学治疗的基础上中医发挥补充治疗的作用,减轻放化疗所带来的副作用,放化疗结束后中医进行维持治疗,调理康复从而减少肿瘤的复发。
同类文章排行
- EGFR 阳性 III 期不可切除肺癌治疗进展
- 阿替利珠单抗在中国获批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三周年
- 中国肺癌靶向治疗新药重要研究进展
- dostarlimab-gxly获批用于治疗dMMR复发或晚期子宫内膜癌
- retifanlimab获批用于转移性或复发性局部晚期默克尔细胞癌
- 晚期前列腺癌PSMA诊疗一体化治疗新格局
- 达拉非尼联合曲美替尼获批!BRAF V600E突变型低级别神经胶质瘤患儿迎来首个全身治疗方案
- 莫博赛替尼为EGFR ex20ins突变NSCLC患者带来生存突破
- 从T-DM1纳入医保,看HER2+乳腺癌规范化诊疗
- 腹膜转移癌拥有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