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癌筛查是预防结直肠癌最有效的方法
结直肠癌在中国发病率排名前三,但结直肠癌是诸多癌变中为人类了解最全面、研究最彻底的一类,且还是为数不多的几种看得见、治得好的癌变。《“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倡“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的理念,早癌筛查是预防结直肠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将“健康中国2030”上升为国家战略,健康管理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据《中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有429.2万例癌症新发病例和281.4万癌症死亡病例。研究发现,人们身边的致癌物有很多,比如每天吃50克的加工肉制品,患结肠癌的风险会增加18%。那么,平日爱吃加工肉的人要如何排除隐患和担忧呢?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倡“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的理念,全面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其实,我们不需要惧怕结直肠癌,它的形成需要漫长的时间,从最初单个细胞出现异常并长成息肉,到最终发展为结直肠癌,大约需要10到15年时间,绝大多数息肉都可以在早期通过常规筛查检测到,并在发生癌变之前切除。
年轻人也可能患结直肠癌,但50岁之后患结直肠癌的几率会显著增加。不过,对于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结直肠癌筛查,是预防结直肠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专家表示,肠癌高死亡率完全可以避免。但是,目前中国肠癌早诊率低于10%,因为早期肠癌患者几乎无任何不适症状,不会主动就医。肠癌的发展有一个渐变过程:增生→小腺瘤→大腺瘤→重度非典型增生→早期腺癌→晚期腺癌,而早期发现的治愈率可达90%以上。
由于对肠镜检查的恐惧,中国目前只有不到10%的适龄自然人群进行肠镜检查。这很显然,市场急需一种无痛、无创、非侵入的早期肠癌检测手段来有效遏制肠癌死亡率的大幅度上升。近年来,针对结直肠癌的粪便脱落细胞的分子DNA检查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粪便脱落细胞检查是一种先进的粪便检查方法,具有很强的特异性(这意味着检测的准确率更高)。精准诊断是精准医疗时代的最重要技术基础之一。未来,“互联网+”或让癌症筛查实现居家自助
同类文章排行
- EGFR 阳性 III 期不可切除肺癌治疗进展
- 阿替利珠单抗在中国获批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三周年
- 中国肺癌靶向治疗新药重要研究进展
- dostarlimab-gxly获批用于治疗dMMR复发或晚期子宫内膜癌
- retifanlimab获批用于转移性或复发性局部晚期默克尔细胞癌
- 晚期前列腺癌PSMA诊疗一体化治疗新格局
- 达拉非尼联合曲美替尼获批!BRAF V600E突变型低级别神经胶质瘤患儿迎来首个全身治疗方案
- 莫博赛替尼为EGFR ex20ins突变NSCLC患者带来生存突破
- 从T-DM1纳入医保,看HER2+乳腺癌规范化诊疗
- 腹膜转移癌拥有光明的未来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