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预防的头等功臣---科学饮食
近十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恶性肿瘤发病率及死亡率呈持续上升趋势,一直高居我市居民死因第一位。恶性肿瘤的病因和形成过程极为复杂,在基因、环境、膳食、生活方式等诸多影响因素里,膳食因素在癌症的预防和治疗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
所谓疾病,重在预防,癌症也不例外。流行病学的研究资料表明,近40%的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与膳食因素有关。因为消化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超过65%的免疫细胞都存在于肠道内,尤其是对肠癌的预防,其中也包括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和乳腺癌等。而在人体所需的四十多种营养素中,与癌症发生有关的可能包括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为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摄入的不合理。明智的说,预防癌症应从饮食入手。
平衡膳食:防癌的先决条件
作为健康四大基石之一,什么是“合理膳食”,很多人在认识上仍存在误区。如认为“新鲜、味美的食物就一定营养丰富”,“多吃蔬菜,少吃或不吃肉类就一定是健康的饮食”等等。其实,某一种或一类食物只能提供特定的营养成分,并不能满足人体日常所需的全部营养。食物要多样化,单一的饮食模式会导致营养素摄入的过多或过少,使机体营养失衡。这种失衡的后果是促使癌症的发生和发展。因此,防癌的前提是树立“平衡膳食”的观念,并用这一观念来指导我们的日常饮食。
平衡膳食的核心就是使食物中的各种营养素之间的比例适当,避免某种营养的过剩或缺乏。如何才能做到平衡膳食呢?按照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每天必须保证摄入以下四大类食品:(1)谷薯类;(2)蔬菜水果类;(3)鱼、禽、肉、蛋、乳和豆类;(4)油脂、食盐类。应做到主食粗细搭配,副食荤素搭配,不挑食偏食。
高脂肪饮食:导致大肠癌的“罪魁祸首”
随着汉堡、炸薯条等洋快餐的流行,人们摄入的脂肪越来越多。国内外很多研究的数据表明,高脂肪饮食是诱发大肠癌的高危因素。由于很多致癌物是脂溶性物质,易溶解在脂肪中,故摄入的脂肪越多,溶解和吸收致癌物的可能性就越大。另外高脂肪饮食会使肠道胆汁酸分泌增加,胆汁酸对肠道粘膜有潜在的刺激和损害。如果长期存在这种刺激和损害中,可能会诱发肿瘤细胞的产生,从而导致大肠癌。
过多的脂肪还容易导致超重和肥胖。研究表明,超重和肥胖是多种疾病的基础,其中也包括大肠癌。因此,预防大肠癌还要使体重保持在理想状态。可通过“体质指数(BMI)”来计算:BMI=体重(公斤)/身高(米2),正常值为19~24,超过24就应该引起重视了。
蛋白质:摄入量因人而异
蛋白质与癌症之间存在着一种非常微妙的关系,经科学证明,蛋白质既能抑制癌症的发生,又能帮助癌细胞生长,关键取决于蛋白质摄入的质和量。
蛋白质能预防癌症的发生,有数据表明,经常食用适量大豆制品(植物中的优质蛋白质)的人,癌症发病率会降低一半以上。这是因为大豆蛋白含有丰富的异黄酮,可抑制因荷尔蒙失调所引发的肿瘤细胞的生长。此外,蛋白质能制造多种抗体,增加人体的免疫力,提高自身的防御能力。但摄入过量蛋白质,不但无法抑制癌症发生,反而会促进癌细胞的生成和扩散。如有研究显示,摄入蛋白质增加到正常需要量的2~3倍时,肿瘤发病率明显升高。蛋白质摄入量过低或过高,都不利于癌症的预防。
正常合理的蛋白质摄入量是多少呢?数据表明,成人每日摄入量应按照1克/公斤体重来计算。比如一个体重60公斤的成人,每日摄入蛋白质60克就算适度。这些蛋白质中,既要有动物蛋白又要有植物蛋白(动物蛋白与植物蛋白比例1/3),且优质蛋白(如鸡蛋、牛奶和鱼肉等为优质蛋白质)应占到总蛋白量的1/3。动、植物蛋白互相补充可使人体氨基酸种类齐全,比例合适,有助于身体健康,从而达到防癌的目的。
维生素和矿物质:发挥重要作用
维生素和矿物质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虽然它们的日常需要量很少,可以说是微乎其微,但它们在防病治病中发挥的作用却不可小视。诸多的科学研究均表明,维生素A、C、E、β-胡萝卜素及微量元素硒等在预防恶性肿瘤方面都有潜在的作用。其中已多次证实维生素C能够阻断致癌物亚硝基化合物的形成,起到防癌功效。摄入大量新鲜蔬菜和水果,可以补充丰富的维生素C。此外,蔬果类食物还是矿物质、膳食纤维和天然抗氧化物的丰富来源。
目前确有证据显示,大量进食蔬菜和水果能够预防包括恶性肿瘤在内的多种慢性疾病。蔬菜和水果品种繁多,所含营养成分也不尽相同,建议遵循食物多样性原则,多选用红、黄、深绿色的蔬菜和水果,往往它们所含有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更为丰富。为预防恶性肿瘤,建议每日进食一斤蔬菜(其中绿叶菜300克)和两个水果。应注意的是,水果一般作为加餐(即在两餐中间)食用,如上午十点或下午三点,不提倡在餐前或餐后立即吃水果,以免影响食欲导致营养素摄入不均衡。
膳食纤维:预防癌症的健康卫士
膳食纤维通常是指植物性食物中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的那部分物质。多项科学研究表明,不少疾病的发生与缺少膳食纤维有关,增加膳食纤维能显著降低结肠癌的发病率,也能有效预防直肠癌。膳食纤维可以稀释或吸收粪便中的致癌物,加快食物残渣在肠道的通过时间,使致癌物质浓度相对降低,致癌物质与肠壁接触时间大大缩短。同时膳食纤维还能减少脂肪、胆固醇在肠道的吸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肠癌的发病机会。因此,建议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绿叶蔬菜(如芹菜、韭菜等),未经加工的豆谷类(如黄豆、红豆、糙米、燕麦等)。另外,早上喝碗粗粮粥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但应注意的是,膳食纤维并非“多多益善”。过量摄入可能会致腹胀、消化不良,也可能影响其他营养素如蛋白质的消化和钙、铁、锌等元素的吸收。美国防癌协会推荐标准:每人每日30~40克。
除上述五点外,在饮食方面还应注意:
食物要讲究天然与新鲜,尽量减少食物中致癌物的摄入,如不吃或少吃煎炸、熏烤、腌制类和隔夜的剩菜等食品。忌吃霉变食品。忌长期大量进食动物内脏类食物;常吃水果(如柑橘)和蔬菜,特别是十字花科蔬菜(如西兰花、菜花、卷心菜、甘蓝等);如饮酒,宜适量,不饮用烈性酒;适量选用目前被认为有潜在抗癌作用的食物,如香菇、洋葱、大蒜、绿茶、芦笋、猕猴桃、茄子等。
虽然目前癌症是可怕的,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尊重科学,应用营养膳食成分的手段提高自身的免疫功能,将使人类最终达到战胜癌症的目的。
同类文章排行
- 30岁戒烟成功,因肺癌死亡的概率不到2%:有5种症状的人,快戒烟
- 国家癌症中心首次公布各省癌症高发地图
- 乳腺癌的治疗模式与发展
- 跨国药企牵手本土医药融合加速,礼来本土化创新之路行深致远
- 肿瘤患者如何降低感染风险?
- 肺癌放疗进展盘点
- PE-cfDNA检测EGFR敏感突变适用于临床实践
- 食管癌全程优化管理迎接免疫2.0时代!
- PSMA PET成像让前列腺癌无处遁形
- KEYNOTE-394:让最大限度延长中晚期肝癌的OS成为可能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