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患儿救命药恢复供应!满足临床一年用量
11月21日,记者从国家卫计委获悉,经国家卫计委、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两部门协调,用于治疗白血病的国产短缺药品巯嘌呤已于11月20日恢复供应。浙江浙北药业生产的批295万片已完成生产检验并已做好了发货准备,约可满足临床一年用量。
据悉,巯嘌呤主要用于白血病和绒毛膜上皮癌等肿瘤治疗,尤其是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后期维持治疗。此前,有媒体报道称“白血病患儿遭遇廉价国产药短缺,进口药一瓶超千元”。李克强总理近日对此作出批示,要求“切实加大国产廉价药生产供应保障力度”。
据国家卫计委药物政策与基本药物制度司副司长张锋介绍,近两年建立的短缺药品监测网络前期已经监测到巯嘌呤的短缺风险预警。今年8月,国家重点监测的139个短缺药品中就有巯嘌呤。
国家卫计委会同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等部门对巯嘌呤的短缺情况立即开展了相关信息核查。结果显示,目前,国内有巯嘌呤原料药批准文号生产企业3家,但仅1家实际在产;制剂生产企业6家,但仅2家企业近两年实际在产。2016年下半年,在产的1家企业因原料药价格上涨过快采购困难停产;2017年上半年,在产的另1家企业——浙江浙北药业因GMP认证停产,导致巯嘌呤出现供应较大程度短缺。
经国家卫计委、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两部门与有关企业多次会商协调,加快GMP认证审批程序。近日,浙江浙北药业已恢复巯嘌呤生产供应,批295万片已完成生产检验并做好了发货准备。
张锋介绍,在139个短缺药品中,国家卫计委会同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等有关部门通过市场撮合和加强供需对接、协商调剂等方式,已经解决了大部分药品的短缺问题,但还有一些药品短缺亟待解决。
下一步,国家卫计委将会同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等部门,加强会商联动,建立长效机制,健全完善短缺药品监测预警体系,尽快搭建短缺药品多源信息采集和供应业务协同应用平台,加强供需及时对接,强化生产供应关口前移,尽快实行短缺药品清单内药品及其原料药停产备案制度,切实加大有效生产供应保障力度。
来源:中国医药报 记者:于娟
本文为转载,我们不对其内容和观点负责。
同类文章排行
- 30岁戒烟成功,因肺癌死亡的概率不到2%:有5种症状的人,快戒烟
- 国家癌症中心首次公布各省癌症高发地图
- 乳腺癌的治疗模式与发展
- 跨国药企牵手本土医药融合加速,礼来本土化创新之路行深致远
- 肿瘤患者如何降低感染风险?
- 肺癌放疗进展盘点
- PE-cfDNA检测EGFR敏感突变适用于临床实践
- 食管癌全程优化管理迎接免疫2.0时代!
- PSMA PET成像让前列腺癌无处遁形
- KEYNOTE-394:让最大限度延长中晚期肝癌的OS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