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I:新研究找到乳腺癌转移途径!
乳腺癌可以根据某些特殊的模式转移到其他器官,这是一项由瑞典卡罗林斯卡研究所、瑞典皇家理工学院(KTH)和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的,他们通过研究癌细胞DNA对病人乳腺癌的转移途径进行了总结。相关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JournalofClinicalInvestigation》上。
乳腺癌是瑞典最常见的癌症。瑞典每年有几乎2000人死于乳腺癌。当乳腺癌转移到其他器官(如骨骼、大脑和肝脏)时,就意味着死亡的来临。
腋窝淋巴结中的转移灶是乳腺癌转移至其他器官的重要风险因素。此前未知的是是否这些转移灶进一步将癌症转移至其他器官以及癌细胞采用哪种途径转移。
在这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研究了20个病人的乳腺癌组织、腋窝淋巴结及其他器官的转移灶中癌组织的DNA。通过一种叫做下一代测序的新技术,研究人员绘制了乳腺中的癌细胞和其他器官的转移灶的关系。这使他们找到了癌症转移的途径。
这项研究表明癌细胞从乳腺癌组织中转移到腋窝淋巴结以及其他器官。下一步的转移灶通常从这些器官中转移。
“我们最重要的发现是腋窝淋巴结的转移灶似乎并不会进一步转移到其他器官,因此尽管这些转移灶可以展现出癌症的恶性程度,但是并不是它们引起了转移。”JohanHartman说道。他是卡罗林斯卡研究所肿瘤病理系副教授,也是该研究的领导者之一。
他们还发现某些情况下乳腺癌中的癌细胞会同时在不同的器官形成转移灶。研究人员还揭示了乳腺癌的不同区域会引起身体特定的组织形成转移灶。
总之这些数据可以帮助医生决定何时、何处以及取多少组织用于确定肿瘤的恶性程度以及最佳的治疗方案。
“这项研究也验证了早期证明癌症治疗需要个性化的研究。我们希望这将在未来为转移性癌症的治疗做出贡献。”JohanHartman说道。(生物谷Bioon.com)
同类文章排行
- 30岁戒烟成功,因肺癌死亡的概率不到2%:有5种症状的人,快戒烟
- 国家癌症中心首次公布各省癌症高发地图
- 乳腺癌的治疗模式与发展
- 跨国药企牵手本土医药融合加速,礼来本土化创新之路行深致远
- 肿瘤患者如何降低感染风险?
- 肺癌放疗进展盘点
- PE-cfDNA检测EGFR敏感突变适用于临床实践
- 食管癌全程优化管理迎接免疫2.0时代!
- PSMA PET成像让前列腺癌无处遁形
- KEYNOTE-394:让最大限度延长中晚期肝癌的OS成为可能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