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粒酶:癌细胞不死的关键?
膀胱癌细胞系是在Anschutz医学院获得,Cech研究小组和同事们采用这些细胞系,是因为它们的细胞运作方式适用于各种不同的癌症。膀胱癌本身就是个不小的威胁。根据美国国立卫生院的报道,仅2014年这种癌症就导致1.5万多人死亡,同年确诊了近7.5万新增病例。治疗这种癌症并不容易,其包括一些联合化疗、细菌生物疗法或完全切除膀胱。
这一研究小组与科罗拉多大学的两个学院合作,从Anschutz医学院获得了独特的膀胱癌细胞系。Cech实验室还采用一种方法检测了细胞内的TERT蛋白质分子数量以及酶活性的微小改变。
利用这些工具,该研究小组突破当前的技术限制测量了细胞内的分子变化。计算机分析数据进一步证实了研究结果:高端粒酶水平可以预测患者的膀胱癌是致命的还是不致命。在未来的某个时候,医生们或许可以检测癌症患者中端粒酶的活性,根据癌症的严重程度来开出治疗计划。利用这一技术,端粒酶可成为某些癌症的一个生物标记物,Cech希望他的研究将为医疗诊断公司开发一种可以在医生办公室很容易使用的测试提供所需的知识。
“我们希望这项研究将推动制药公司去寻找一些端粒酶抑制剂,延缓癌症及将它改变为一种更加可治疗的形式。我们还很有兴趣想看看,这一研究是否适用于其他的癌症类型,这将为采用一种药物来影响许多不同种类的癌症创造一个机会,”Cech说。
文章摘自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同类文章排行
- EGFR 阳性 III 期不可切除肺癌治疗进展
- 阿替利珠单抗在中国获批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三周年
- 中国肺癌靶向治疗新药重要研究进展
- dostarlimab-gxly获批用于治疗dMMR复发或晚期子宫内膜癌
- retifanlimab获批用于转移性或复发性局部晚期默克尔细胞癌
- 晚期前列腺癌PSMA诊疗一体化治疗新格局
- 达拉非尼联合曲美替尼获批!BRAF V600E突变型低级别神经胶质瘤患儿迎来首个全身治疗方案
- 莫博赛替尼为EGFR ex20ins突变NSCLC患者带来生存突破
- 从T-DM1纳入医保,看HER2+乳腺癌规范化诊疗
- 腹膜转移癌拥有光明的未来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