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希替尼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
奥希替尼在二个临床试验中有54%的患者出现血小板降低,1.2%的患者发生3级或4级血小板减少症。
患者发生血小板减少症时可引起凝血功能障碍,表现为粘膜(鼻粘膜、口腔粘膜、牙龈、胃肠道粘膜、泌尿生殖道等)出血、瘀斑和紫癜等症状,严重者还可能导致内脏出血和颅内出血,危及生命。血小板减少症还可能导致乏力。
处置方法
药物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分为二类:免疫性药物诱导血小板减少症(DITP)和非免疫性药物诱导血小板减少症(DTP)。
DITP的典型表现为血小板计数迅速下降,通常发生于药物治疗后5~14天,最低可下降至<20×109/L,常伴有皮肤黏膜出血。停药5~7个半衰期后,血小板计数才开始回升。如果患者在停药时有出血症状,可使用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1g/kg,连续2天),糖皮质激素通常无效,危及生命的出血可输注血小板。
DTP的典型表现为血小板计数缓慢下降,一般不会低于20×109/L,停药后迅速回升。
患者服用奥希替尼期间,如果血小板计数迅速下降,并低于50×109/L时,排除其它原因后,应暂停奥希替尼。等血小板计数回升至100×109/L以上时,再重新服用奥希替尼。
如果血小板计数下降速度缓慢,而且不低于50×109/L时,可继续服用奥希替尼,并采取食疗、保健品或药物等措施干预。
食疗:30g花生衣加入500mL水中,煎至约150mL,每日3次,每次50mL。
保健品:速愈素和海参等。
药物:利可君片,每日3次,每次20mg,联合其它升白药物比如鲨肝醇片等效果更好。
文章源自:老马希望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同类文章排行
- EGFR 阳性 III 期不可切除肺癌治疗进展
- 阿替利珠单抗在中国获批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三周年
- 中国肺癌靶向治疗新药重要研究进展
- dostarlimab-gxly获批用于治疗dMMR复发或晚期子宫内膜癌
- retifanlimab获批用于转移性或复发性局部晚期默克尔细胞癌
- 晚期前列腺癌PSMA诊疗一体化治疗新格局
- 达拉非尼联合曲美替尼获批!BRAF V600E突变型低级别神经胶质瘤患儿迎来首个全身治疗方案
- 莫博赛替尼为EGFR ex20ins突变NSCLC患者带来生存突破
- 从T-DM1纳入医保,看HER2+乳腺癌规范化诊疗
- 腹膜转移癌拥有光明的未来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