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母细胞瘤,到底是什么病?
近期女童之死,牵动着全国人们的心,视网膜母细胞瘤这一疾病,也广受人们关注。那么,无情地夺走女童性命的视网膜母细胞瘤,到底是个什么病?视网膜母细胞瘤初发时会有哪些症状呢?视网膜母细胞瘤能否被治愈?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什么病?
视网膜母细胞瘤,其实是一种恶性肿瘤。恶性肿瘤我们听说过很多,如肺癌、乳腺癌、胃癌、宫颈癌等,这些癌症大多都发生在成年人群中。然而,视网膜母细胞瘤比较特殊,它最青睐的人群是3岁以下的儿童,专向年幼无知的儿童下手。
关于视网膜母细胞瘤发病的原因,目前还没有公认的定论,临床发现,有6%的患者是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引起的,有25%是因为遗传突变,剩下的94%都是散发病例。还有人认为,病毒感染也是视网膜母细胞瘤发病的重要原因。
视网膜母细胞瘤,如何尽早发现?
3岁以下的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由于无法向外界表达出自己的视力障碍状况,所以这种疾病在早期是很难发现的。只有当疾病发展,肿瘤增殖突入到玻璃体时,家长才能察觉到小孩眼睛出现的白瞳症、瞳孔散大、斜视等异常情况。
我们都知道,正常的瞳孔是黑色的,而罹患视网膜母细胞瘤后,患者通常会出现白色的瞳孔,白瞳症用肉眼一般很难察觉,除非病情已经很严重。如果担心自家小孩有患病的可能,可以借助手机摄像头进行检查。
拍摄时,注意要取消摄像头的“消红眼”功能,并开启摄像头,如果照片中小孩的瞳孔呈现红色,说明正常,而如果眼睛出现白瞳、红眼反光消失、眼位不正、眼部红肿、虹膜颜色改变等现象,就要赶紧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了。
视网膜母细胞瘤可以治愈吗?
如今治疗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方法包括:外照射放疗、冷冻疗法、激光消融与化疗、眼球剜除术等,不同的患者可根据自身病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
根据临床表现,视网膜母细胞瘤可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眼内生长期、青光眼期、眼外期、全身转移期。视网膜母细胞瘤是否能治愈,与多种因素相关,如肿瘤的大小与部位、诊断的迟与早、治疗方案是否合理等,若疾病越拖到后期,治疗难度越大,死亡风险也越高!
因此,对待视网膜母细胞瘤,应该及时预防,如果是有家族史的婴幼儿,家长应尽早带小孩去医院做相关检查;如果是新生儿,就应该及早开展眼科评估与筛查工作,早期干预,提高预后。
文章源自:癌症俱乐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同类文章排行
- EGFR 阳性 III 期不可切除肺癌治疗进展
- 阿替利珠单抗在中国获批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三周年
- 中国肺癌靶向治疗新药重要研究进展
- dostarlimab-gxly获批用于治疗dMMR复发或晚期子宫内膜癌
- retifanlimab获批用于转移性或复发性局部晚期默克尔细胞癌
- 晚期前列腺癌PSMA诊疗一体化治疗新格局
- 达拉非尼联合曲美替尼获批!BRAF V600E突变型低级别神经胶质瘤患儿迎来首个全身治疗方案
- 莫博赛替尼为EGFR ex20ins突变NSCLC患者带来生存突破
- 从T-DM1纳入医保,看HER2+乳腺癌规范化诊疗
- 腹膜转移癌拥有光明的未来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