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颈鳞癌新突破!
前言:备受瞩目的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uropeanSocientyforMedicalOncology,ESMO)于2018年10月19日当地时间11点50分在德国慕尼黑MesseMunich拉开帷幕。ESMO2018的会议主题是“Securingaccesstooptimalcancercare”。10月22日重磅研究新闻发布会,由BranislavBystricky教授主持,2项关于头颈部肿瘤重磅研究亮相。继续为您带来最新报道。
LBA8_PR-KEYNOTE-048研究:一线应用pembrolizumab治疗复发/转移性头颈部鳞癌的3期临床试验
【研究者】BarbaraBurtness
BarbaraBurtness
研究背景
KEYNOTE-048是一项关于一线应用pembrolizumab单药或联合化疗,对比EXTREME方案治疗复发/转移头颈部鳞癌的开放的随机3期临床试验。复发/转移头颈部鳞癌的一线标准治疗方案为EXTREME方案。
二线应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embrolizumab或nivolumab可以延长生存。PD-L1阳性肿瘤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更敏感。研究目的是为了对比pembrolizumab单药或联合化疗是否优于目前的标准EXTREME方案(针对所有患者以及生物学标志过表达的患者人群)。
研究方法
主要的纳入标准为:鳞癌(口咽,口腔,下咽,喉咽,),复发/转移头颈部鳞癌不可局部治愈,未接受过任何系统治疗,ECOGPS0或1,肿瘤组织接受PD-L1检测,口咽部P16表达状态已知。
分层因素包括:PD-L1表达状态(TPS≥50%或<50%),口咽P16的表达状态(阳性或阴性),ECOG评分(0或1)。纳入患者被随机1:1:1分配到pembrolizumab单药组(P组)---pembrolizumab200mgQ3W,共35周期,pembrolizumab联合化疗组(P+C组)---pembrolizumab200mgQ3W,共35周期,联合卡铂AUC5或顺铂100mg/㎡加5-FU1000mg/㎡/d连续4天给药,6个周期(每3周),或者EXTREME组(E组)—西妥昔单抗250mg/㎡Q1W,联合卡铂AUC5或顺铂100mg/㎡加5-FU1000mg/㎡/d连续4天给药,6个周期(每3周)。给药至疾病进展或毒性不可耐受,6个周期(C),或者24个月(P)。
首要研究终点为对PD-L1阳性评分(CPS)≥20,CPS≥1和所有阳性患者中,分别比较P组,P+C组对比E组的PFS和OS。最终PFS分析时间和中期OS分期时间截止为2018年1月13号(最短随访时间17个月)。
研究结果
共有882例患者,随机分组后,P组有301例,P+C组有281例,E组有300例。CPS≥20的患者P组的总生存由于E组(N=255;中位14.9vs10.7个月;HR0.61[95%CI0.45-0.83];P=0.0007;在CPS≥1人群中(N=512;中位12.3vs10.3个月;HR0.78[95%CI0.64-0.96];P=0.0086)。
对所有患者人群,P组的总生存不劣于E组(N=601)。CPS≥20的P组患者PFS并没有延长(P=0.5)。针对每一个分析计划,没有对P组vsE组的PFS进行分析。确定的ORR(PvsE)分别是23%vs36%(CPS≥20人群),19%vs35%(CPS≥1人群)以及17%vs36%(总人群),中位DOR为分别为20.9vs4.2个月,20.9vs4.5月以及20.9vs4.5月。
3-5级的药物相关急性毒性反应分别是17%(P)vs69%(E)。总人群的OSP+C组并不劣于以及优于(原摘要为noninferiorandsuperior)E组(N=559;中位13.0vs10.7个月;HR0.77[95%CI0.63-0.93];P=0.0034)。在这次分析中,CPS≥20和≥1的患者人群中P+C组对比E组OS并没有得到显著升高。P+C组的PFS并没有延长(P=0.2)。确认的ORR在P+C组和E组分别是36%vs36%,中位DOR分别是6.7vs4.3个月,3-5级药物相关的急性毒性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1%和69%。
研究结论
一线治疗复发/转移性头颈部鳞癌患者,PD-L1CPS≥20和≥1P的人群中P组的OS显著优于E组,并且在总人群中的安全性P组并不劣于E组。P+C显著改善了总人群的OS,且安全性和E组相当。P组和P+C组患者的治疗反应是可持续的。这些结果为pembrolizumab和pembrolizumab+铂+5-FU作为治疗复发/转移头颈部鳞癌的一线标准治疗方案提供了数据支持。该研究将会继续以便获得最终的OS结果。
临床试验编号:NCT02358031
LBA9_PR–对比Cetuximab和顺铂在接受根治性放疗的HPV阳性,低风险的口咽癌患者的疗效
【研究者】HishamMehanna
BarbaraBurtness
研究背景
人乳头瘤病毒阳性口咽癌(Humanpapillomavirus-positiveoropharyngealcancer,HPV+OPSCC)的发生率正在迅速增加。这是一种有显著特征的实体肿瘤。然而,目前的标准治疗(顺铂+放疗)引起显著的毒性反应,而这些毒性反应将会影响到这些年轻患者几十年。Cetuximab是一种表皮生长因子因抑制剂,被建议可以用作降级治疗的选择,以减少标准治疗(顺铂)的毒性。但是尚无随机临床试验数据支持。
研究方法
在这项国际多中心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中,低复发风险的HPV+OPSCC的患者被随机分组到接受放疗(70G/35F)联合顺铂(100mg/m2,3次)或者联合cetuximab(400mg/m2首剂剂量,之后250mg/m2,每周给药)。研究终点包括3-5级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数量,总生存和生活质量。
研究结果
从2012年11月到2016年10月,3个国家(英国,爱尔兰和荷兰)的32家头颈部疾病治疗中心共纳入了334例患者(166例患者分配到顺铂组,168例分配到cetuximab组)。被随机分组的患者中,其中80%为男性,平均年龄为57岁。其他因素在两组之间保持平衡。在顺铂组共发生了10例复发和6例死亡事件,而在cetuximab组发生了29例复发和20例死亡。
2年总生存在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顺铂组vscetuximab组为97.5%vs89.4%,p=0.001,HR=4.99,95%CI1.70-14.67),2年复发率在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顺铂组6.0%vscetuximab组16.1%,p=0.0007,HR=3.39,95%CI1.61-7.19)。
此次报告中,顺铂组对比cetuximab组,不良事件的总事件数(5.37vs5.45),每个患者急性或晚期严重3-5级毒性反应,或毒性总级别(29.15vs30.05个事件/每个患者),都没有显著差异。顺铂组的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显著高于cetuximab组(162vs95例)。
研究结论
选择cetuximab替代顺铂有损肿瘤控制的效果,并且也不能减轻治疗毒性反应。顺铂联合放疗仍是HPV+OPSCC的标准治疗方案。
临床试验编号:ISRCTN33522080
文章源自找药宝典,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同类文章排行
- 30岁戒烟成功,因肺癌死亡的概率不到2%:有5种症状的人,快戒烟
- 国家癌症中心首次公布各省癌症高发地图
- 乳腺癌的治疗模式与发展
- 跨国药企牵手本土医药融合加速,礼来本土化创新之路行深致远
- 肿瘤患者如何降低感染风险?
- 肺癌放疗进展盘点
- PE-cfDNA检测EGFR敏感突变适用于临床实践
- 食管癌全程优化管理迎接免疫2.0时代!
- PSMA PET成像让前列腺癌无处遁形
- KEYNOTE-394:让最大限度延长中晚期肝癌的OS成为可能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